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丁先慧  肖松 《中国经贸》2014,(19):106-108
本文通过建立具有生存不确定性和含有利他主义(遗产行为)的OLG模型,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采用一般均衡框架分析养老保险最优缴费率。通过找出动态均衡系统的稳定条件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一阶条件,解出最优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该缴费率是人口增长率、生存概率、资本收入份额、效用折现因子和社会折现因子的函数。通过合理可靠的参数估计,实证结果表明,最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随着人口增长率的降低而降低,随着生存概率的提高而增加,未来的最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区间应低于目前的养老保险缴费率。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与最优政策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LG模型考察了农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率、集体补助率、地方政府补贴率、基础养老金率和人口增长率对资本积累、人均消费和养老金的影响,并寻求政策变量最优组合。研究发现,提高个人缴费率会增加养老金;提高集体补助率、地方政府补贴率以及人口增长率下降都会增加资本劳动比、人均消费和养老金;提高基础养老金率会降低资本劳动比和人均消费而增加养老金。同时,最优的地方政府和集体补贴率随最优基础养老金率同方向变动。若最优基础养老金率不变,则人口增长率小幅变动会引起最优地方政府和集体补贴率大幅反向变动。根据影响方向和力度,应提高个人缴费率和集体补助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维持现有基础养老金率、相应提高地方政府补贴率,控制人口增长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内生增长的叠代模型,考察中国的部分积累制公共年金对人口总量、经济增长和代际净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个人缴费率和企业缴费率会减少孩子数和代际净转移率、提升经济增长率。在一定条件下,提高个人缴费进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和企业缴费进入个人账户的比例都会减少孩子数、提升单位劳动产出增长率和代际净转移率。选择适当的费率组合以满足一定条件,能够适度控制人口规模,使经济合理快速地增长,并实现子对父的物质支持。  相似文献   

4.
靳文惠 《南方经济》2018,37(6):25-45
在构建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选取相关制度指标来模拟分析在未来预期寿命和生育率变动下,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如何基于参数调整来维持收支平衡。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居民预期寿命增长过快,统筹账户收支平衡受预期寿命变化影响较大;(2)在现阶段的预期寿命和生育率条件下,统筹账户能实现自身收支平衡,而且可在短期内通过阶段性降低缴费率来促进制度长远发展;(3)在长期内需通过提高缴费率或降低养老金替代率来保证统筹账户收支平衡,预期寿命为87.828岁且总和生育率为1.79作为参数调整临界点;(4)以现有制度设计为基准,参数调整临界点之前保证35%的基础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不降,临界点之后保证20%的缴费率不升可以最大程度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房屋总需求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的房产市场刚经历一轮重要的需求上涨阶段,本文在分析需求增长的原因时,指出人口的年龄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房屋的耐用性使消费者面临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因此人口的年龄结构会造成总需求的周期波动。而我国曾出现曲生育率高峰既可以解释当前的需求旺盛,也可以预测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 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世代交叠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现收现付制与生育率、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子女的人力资本引入父母的效用函数。理论模型表明,现收现付制会促进人口增长,降低储蓄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不确定。本文利用中国31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降低了居民储蓄率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占居民收入的份额,不利于经济增长。利用制度外资金来解决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转轨成本问题和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有助于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从而对经济增长有利。另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进入超低生育率阶段,生育率之低直逼典型的少子老龄化国家日本,目前生育政策已开始渐进调整但力度较小,国内相关地区的实践证明,放松人口政策会引起人口暴涨的顾虑。文章根据国家人口战略目标提出了中国近期人口政策调整的建议:迅速放开二胎,未来适时推出鼓励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但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群体不符合人口老龄化中"老年人口的比重提高"这一根本特征;随着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缓冲群体的消失,未来人口老龄化必将影响我国养老保险。与人口老龄化相提并论的养老保险基金问题,是由隐性成本引起的,与人口老龄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人口老龄化没有影响养老保险时做好准备,对应对养老保险覆盖群体老龄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彭兆祺  王璇 《特区经济》2010,(10):126-128
现行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其中,个人账户不具备代际内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属于私人商品。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当期的可支配收入,而且间接影响到其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高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个人账户缴费率只能保障退休人员10年的生活,而目前男女退休职工的算术平均余命已接近17年,因此,随着人均寿命提高且不断延长,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那么退休人口将面临着因长寿带来的生活无保障的情况。本文则通过以现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合理测算,力求得出基于人均寿命提高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是增强养老金支付能力的重要改革举措,也是实现养老金制度安全规范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了养老保险统筹改革对企业实际缴费率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级统筹显著降低了企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率,该结果在更改变量度量方式、排除竞争性解释、考虑异质性处理效应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在不同征管模式、企业类型及地区层面对企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率存在异质性影响,对于社保征收和税务代征模式、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所在地区老龄化程度低和财政压力小的企业影响更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市县政府由于“相对剥夺效应”和“逐底竞争效应”所产生的征管强度不足是造成省级统筹改革后企业缴费率下降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省级统筹改革降低了基金收支平衡,并对中西部省份影响更明显。研究对于加强地方政府征管治理、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为征管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平衡及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育龄妇女生育率不断下降和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现象。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从总体看,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将用于养老,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稀缺性变化将带来资源配置格局的变化。从个体看,预期寿命延长将使追求跨期效用最大化的个人或家庭调整其生命周期内的消费和储蓄、投资行为。大量文献对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体制、政府预算危机以及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对老龄化引起经济个体行为调整,由此对微观金融市场产生的效应则明显关注不够,这种状况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研究南宁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为南宁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资料参考。方法:抽选南宁市富士康公司流水生产线的农民工和南宁市盛亭民工区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通过对比两种类型的农民工,探索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现状、困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文化程度、养老观念,对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和关注深度,政府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均影响其对养老保险的参保。对于政府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将近65%的受访农民工认为“不满意,没有得到实惠”。大部分农民工认为个人缴费比例过高。结论:政府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农民工的收入、企业参保行为、缴费率等情况,加大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知识的宣传,提高参保率。  相似文献   

13.
田伟 《中国经贸》2014,(20):128-129
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老年人口是影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辽宁省为例,通过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出生率、老年抚养比等因素对结合职工参保率对辽宁省社会养老保险是否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分析,得出在老龄化趋势下,辽宁省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必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4.
吴倩 《走向世界》2012,(22):82-85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几十年后,谁来养活中国?已执行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调整?是否,应放开二胎管制?养老模式如何变革?这些问题无疑都需在新的人口环境和发展背景下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15.
人口和社会保险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口过多是造成我国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老龄化的加速又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政府调控压力也将越来越大。虽然目前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已初步建成,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得到初步保证。但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一些体制等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16.
王艳荣 《发展》2002,(12):40-40
正在甘肃省全面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是规范农村分配关系、强化农税征收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农村税费改革将给农村经济管理带来一系列变革,尤其是对农村财务管理影响较大,有可能带来农村财务制度的重大调整。但是,如果在税费改革前期不重视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将会给未来的工作带来被动,造成“四难”:一是村组与有关单位、个人该结的账目不结清,这些账目到税费改革后将会成为“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村组经济往来难处理;二是村组的债权债务不与有关单位、个人逐笔核对清楚,不办理有关手续,将造成集体债权债务难落…  相似文献   

17.
江惠东 《中国经贸》2012,(24):114-11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务院发布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随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其核心内容是要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能够相互衔接。改革如果是为了解决养老金给付政府财政负担过重问题,只将事业单位列为改革对象,显然违背公平原则;建立个人也要缴费的“公平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必须加快特别是农村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改变传统的福利观念;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个人专户;形成灵活的筹款方式,开征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等直接划到社保基金。  相似文献   

19.
刘莹 《辽宁经济》2002,(1):48-49
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席卷发达国家之后,正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袭来。由于它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生活问题,因而世界各国对老龄化问题十分重视,使得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未来中国城乡养老保险的发展,由于受下个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因素的影响,将面临巨大压力,因此,需要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养老保险对策。 一、在城镇养老保险基金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入个人缴费机制,并实行不同程度的储存积累 1.目前国际上对养老保障基金有三种…  相似文献   

2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城镇化提质增效的核心目标之一,土地权益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使用国家卫健委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研究拥有农村宅基地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证实:(1)拥有宅基地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倾向于不在流入地落户;(2)宅基地面积对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落户意愿的影响不一,对于没有产权住房的、无个人社保卡的或是户籍所在地级别更低的农业转移人口而言,拥有更大的宅基地面积其更愿意市民化,这一影响在有产权住房、有个人社保卡或户籍所在地级别更高的农业转移人口中不显著;(3)农业转移人口购买产权住房或拥有个人社保卡的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拥有产权住房和个人社保卡强化了拥有宅基地对市民化意愿的负向影响,这部分人更看重宅基地的财产和资产保值、增值功能。因此,未来我国应明确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并注意保持政策前后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