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企业浪潮在全世界风起云涌。党的十六大报告特别提出:“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这说明党和政府已经强烈地意识到,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更加迫切需要顺应世界潮流,实施大企业战略。形成大企业的最优策略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企业集团就纷纷提出了在21世纪进入“世界500强”的时间表,但至今尚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究其原因,并非企业不尽力,关键是缺乏卓有成效的发展策略。国际经验表明,大企业几乎都是走外延扩张之路,即合并形成。企业合并是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并购整合融资模式的财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验表明,绝大多数的国际知名大企业都是通过持续的并购整合而快速成长起来的。根据这一国际大企业的成长经验,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通过并购增长模式也很快发展起来,比如唐万里三兄弟的德隆国际、郭广昌的复星集团、顾雏军的格林柯尔、鄢彩宏的“鸿仪系”等民营  相似文献   

3.
管洲 《企业研究》2006,(5):69-71
“成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状态。企业成长不仅表现为企业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和扩张,更表现在企业结构和质量的改善和更新。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只是成长的结果,企业结构的创新以及质量的提升才是成长的核心内容。“成长并不等同于追求大的规模或是更大的市场份额,成长不是短期收入的增长,而是企业附加价值的长期增长,而这来源于创新以及持续竞争优势的发展。”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对企业恰当地选择特定的方式、路径(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企业成长不存在固定的模式,是企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周丹雅 《企业世界》2007,(12):28-29
十七大报告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代了以前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意义深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环保”,成为十七大的热点。节能减排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我国一项长远战略,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海正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重要出口创汇企业,是一家在国际医药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的国际化医药企业,同时也是一家用能、排污大户。在融入国际医药行业的进程中,公司较早地重视了节能减排工作,在降低万元产值能耗、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相似文献   

5.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一论断非常正确。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历史时期,着眼于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的目标,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新特点,立足我国企业发展基础,培育、发展面向21世纪的大集团、大公司,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它的发展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未来,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关系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改革措施不到位,政企关系、各方面经济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策上也存有不完…  相似文献   

6.
企业战略联盟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参与全球竞争,这一“双赢”战略已经成为各大公司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然而,各公司在考虑战略联盟选择时,如何经过复杂的考虑作出最后决策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战略联盟分析,提出了联盟选择需考虑的因素和层次分析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入世”在望,中国企业将直接面对世界企业的挑战。但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是,能够与国际大公司相抗衡的“重量级选手”极为缺乏,从而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要摆脱这种不利处境,就是要尽快构造出若干个能够与国际大公司相抗衡的“重量级选手”。国际经验表明,通过内涵式扩张而成长起来的巨型跨国公司是十分罕见的。事实上没有一个大公司不是通过企业重组成长起来的,也可以断言,靠常规式的改革与传统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我国不可能塑造出若干个能够与国际大公司相抗衡的巨型企业。因此,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总统和世界贸易总干事都一致表示,要在年内解决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的问题。这对我国的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桃战。对此,我们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与国际接轨的大文章。从当前来看,必须以强化经营理念入手,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水平。一、外向经营理念。“复关”意味着100多个缔约国将对我国开放市场,这就给我国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为了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我国的企业也应主动进入国际市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中锻炼成长。因此,企业应摆脱墨守陈规、守株待兔、被动挨打的消极…  相似文献   

9.
杨磊 《现代企业》2011,(3):26-27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并购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呈现出范围广、数量多、并购金额大、跨国化等一系列特点。企业并购是企业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产权交易的活动,是企业根据发展战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加快发展的一种有效的资本运作形式。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国外许多著名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无不是通过并购进行扩张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历史沿革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对外资企业采取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税收政策,这对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和国际经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背景下,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那么,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两税分离”和“两税合并”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入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企业面对着更强的国际竞争对手挑战,迫切需要尽快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经营与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成长起来,已引起国外同行们的普遍关注。“海尔—中国造。”就令欧盟市场惊呼“狼来了。”。探讨中国企业快速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做法,看到知名企业创新出国际成功经营七大递进策略,对于指导我国企业做强做大,加快融入全球化,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提升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2.
杨卓 《活力》2006,(4):56-57
美国著名经济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在《通向垄断和寡占之路——兼并》的论文开篇就说:“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靠内部扩张方式发展起来的。”这句话说了:在竞争性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够保持和增强它在市场中的相对地位。才能够生存下去。那么,这就需要企业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去实现它。经济学家给我们指出了这种有效的经济措施就是兼并。它是企业竞争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也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进入了加速成长阶段。但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是,许多企业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成长之后,纷纷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甚至有些企业提前衰亡。企业如何突破成长瓶颈实现持续成长,这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亟待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张彦宁同志的文章《时代呼唤世界级中国企业家》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回顾了我国企业家的成长历程,总结了我国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和历史作用,探讨了我国企业家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对当前我国企业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促进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推动我国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能不能持续做大、做强?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成长?怎样提升企业经营理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意识?本文通过对企业成长过程中通常遇到的两个战略困境问题的分析,提供一些参考思路。一、“做事”与“做成事” 我国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6.
鉴于快速成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和需求,金蝶国际隆重发布了金蝶K/3快速HR应用软件包,为企业全面快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金蝶国际总裁徐少春曾经精辟的指出,成长性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人”和“组织”的管理方式的不同。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在不同的企业,可能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和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世纪,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这也为我国国内的对外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成长环境。但目前我国的经济体系发展相对落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使得各类因素阻碍了我国对该直接投资项目的发展。本文即是对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对外投资的理论,说明我国目前对外投资发展的现状,并针对于企业层面、投资国内因素、东道国因素这三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纵观西方企业管理发展的历程,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即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管理的重心相应地发生阶段性的转移,这不是人为的或偶然的。其大致的路径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企业内部的“生产”;20世纪60年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向企业外部的“市场”转移;到了20世纪70年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又转移到企业内部的“理财”: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管理的重心是“战略”。西方企业管理重心转移路径的规律性对我国企业成长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格局,也为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动力。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税收权益的分配问题逐渐凸显。在国际税收争端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为视角,着力分析国际税收争端的传统解决机制,论述相互协调程序和仲裁程序的局限性以及完善方式,对国际税收争端的国际司法解决程序的适用提出见解,最后针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税收争端解决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机制和针对性的政策,力求为我国税收争端解决机制作出建设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走出一条以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支撑支柱产业、以支柱产业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已经成为也仍将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可行的途径。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受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委托,开展了“我国主要行业发展大企业的国际比较研究”。该项研究以国际比较的视野、以较长的时间跨度,从产业和行业层次上探讨了我国发展大企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