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乡村因其特殊性导致了治理的复杂性,对民族地区乡村"三治"进行研究能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文章立足于法理学的研究视角,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的维度,试图架构研究民族地区乡村"三治"的初步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2.
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力补充。随着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求,对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旨在文化软实力背景下,以路径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为基础从"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入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详细梳理以武术为主体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脉络,并结合现实社会的背景,对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现实路径展开细致的分析,进而对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展现出了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开辟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民族文化在“中国之治”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西DS强制隔离戒毒所以民族文化为抓手,推动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发展。以“五伦八德”为主线,坚持开展对戒毒人员的孝亲教育、品德教育、感恩教育、个体辅导,有效地提高戒毒人员服管率。从融合手段、融合平台、融合模式等方面强化民族文化的规约功能,突破民族文化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应用的瓶颈,推动戒毒教育矫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新形势下,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特别是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在民族院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多种形式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维护祖国的团结和稳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作为一个民族,她的存在有一千来年的历史;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德国至今只有100余年的历史(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长达40多年的分裂),所以她是一个迟到的民族国家.在德国文化史上,最初一批伟人是: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年),数学家兼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比起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德意志民族文化史、教育科学史不知要短多少年.当庄子写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格言大训的时候,德意志民族还没有形成;当李白写下"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时,德意志民族才刚是个满月的婴儿.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软实力背景下,以路径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入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详细梳理以武术为主体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脉络,并结合现实社会的背景,对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现实路径展开细致的分析,进而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百年长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国家、民族兴盛发展的践行者。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长安汽车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参与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伟大进程。自诞生之日起,长安就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勇敢地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和振兴民族工业的重任。无论是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自强",还是军工血统的独立自主;无论是"军转民"战略的成功转型,还是自主创新的不懈探索,其背后的源动力,是一代  相似文献   

8.
宋燕  寇越灵 《河北企业》2010,(10):87-87
<正>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己的祖国所形成的最深厚的情感,是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本文以美国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主题,探讨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对于我们进一步创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追求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愿望,而如何看待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教育模式,则是21世纪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27):250-253
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髓支柱。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优秀道德及社会伦理思想,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并结合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表示,有人提出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甚至依法治村,认为这些"治"的背后,是用法律去治老百姓,事实上,法治更重要的是用法律管住官员,严格依法行政。(10月20日《新京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按下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快进键",坚守法治信仰,以法治精神作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主心骨,将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坚守"法治信仰"。各级领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揭示了"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内在契合性。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理解和接受中国梦,从而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之中,是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成长道路的需要,也是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才学与能力的需要。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平衡地追求并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从而将自身的成长需要与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国家民族对大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谋求全面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觉行动,促进"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在实践中统一。  相似文献   

13.
<正>如同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一样,从国家诞生的那一刻起,爱国主义就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字眼,又是一个古老而弥新的话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增强民族凝  相似文献   

14.
文化认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黏合剂",是培养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汉语是中华文化主要的表达符号和传播载体,也是少数民族认同中华文化的坚实桥梁.西汉至唐朝时期西域以汉语为载体,通过推进儒学教育来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关心下一代科技教育,建设创新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通过开展"科技创新进校园"、科技创新进社区"等系列主题活动,探索科技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对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技创新精神,激发青少年一代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爱。  相似文献   

16.
郑立梅 《价值工程》2014,(9):271-272
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目标,高职教育课程如何通过考试理念来引导;通过什么样的考试模式来促进;通过什么样的考试管理流程来约束;通过什么样的考试改革来支持,使考试真正成为人才选拔和教育教学活动效果测评的工具和手段将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刘慧群 《价值工程》2010,29(20):180-181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事业必须必需得到社会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在我国由于民族众多,每个民族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尽相同,因此在国家统一的教育体制中下,各民族对教育的社会支持力也各有差异。尤其在自然环境差异和民族语言差异方面,其教育经费的扩大化,制约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力,严重地影响着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这就需要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使我国的民族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背景 自明治时期的1872年颁布"教育令"以来,日本为追赶美国及其它西方先进国家,不遗余力地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而学校教育的发展又极大促进了整个民族的繁盛.当时,学校教育被认为是主流,而社会教育只充当补充或次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时代的全球化以自由贸易为特征,是给人类带来福祉最大的一次全球化,但是,它比起以分工规模范围最大化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倡议,还存在很大差距。民族过程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民族分离、裂解则世界或区域经济下行,民族融合、相容则国家经济欣欣向荣,民族问题对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民族经济学就是对民族过程的政治、文化效果进行经济学分析,对"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牛勤 《活力》2010,(21):115-116
文化属于精神领域.是一种观念形态,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千百年世代相传的基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本质特征的符号。文化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文化和教育科学文化两方面,思想道德文化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体现。教育科学文化是文化的主体内容.是一个国家,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智力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