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曹明  刘霭怡 《特区经济》2014,(8):130-132
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创业板成立时间较短,投资者相对不成熟,且创业板公司属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技术、市场和管理的风险,这些特征决定了创业板不同于其他市场板块的IPO抑价特征。本文选取间接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通过对创业板2012年发行上市的74家公司数据的研究发现:中签率与抑价率显著负相关,首日换手率与抑价率显著正相关,发行市盈率与抑价率负相关但不显著。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邓小钊 《魅力中国》2010,(26):39-40
在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的现象是最突出的,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我国创业板IPO抑价有其独特的原因。本文选取创业板已经上市的80支股票作为样本,对影响其IPO抑价的因素及其对抑价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实际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中签率,首日换手率,发行前净资产利润率等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抑价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IPO抑价理性回归,促进创业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4.
宋健 《湖北经济管理》2014,(23):138-140
本文用2009-2013年A股上市的887只股票,研究了承销商声誉、需求、政府管制和其他发行特征等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发现需求对IPO抑价的影响最大,需求越大,IPO抑价率也越高,承销商声誉几乎不显著,政府管制显著,且有正向的影响.其他的发行特征表明:发行价格越低,IPO抑价率越高,承销商选择认购也会提升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5.
林略  罗滕学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86-90
我国核准制包括通道制和保荐制两个阶段,IPO价格行为包含IPO抑价和IPO长期表现失常两个过程。文章对我国核准制下IPO价格行为的表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核准制两个阶段的IPO价格行为区别明显,保荐制下IPO抑价率与三年累计超额收益均低于通道制;通道制主要受到市场和行政发行方式等外部因素影响,保荐制则主要受到发行公司自身规模和财务状况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这些现象说明,保荐制的实施提高了新股发行定价效率,保证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使投资者的行为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理论和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可能影响IPO抑价的3个解释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我国IPO抑价率较高的结论,分析了导致IPO抑价率较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完善IPO发行的市场化机制;第二,倡导健康的价值投资,培养理性的市场投资者;最后,坚持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股市IPO高抑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选取2014~2018年上证A股IPO公司为样本,运用OLS方法,比较不同杠杆率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营杠杆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但财务杠杆、联合杠杆和资产负债率与IPO抑价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说明降低经营杠杆是解决IPO高抑价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18个月间在A股市场IPO上市的501只股票为样本(其中195只为创业板IPO股票).利用随机前沿方法证明一级市场定价在研究选取的时间段内无效率,从而将IPO抑价分为来源于一级市场和来源于二级市场两个部分在证明了抑价存在的基础上,文章选取不同的指标构造多个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解释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抑价的具体来源,并分析了影响抑价率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9.
刘双凤 《中国经贸》2013,(16):125-127
我国创业板市场自从2009年10月开板以来,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承担着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任务,而且还是海内外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投资对象。但是,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IPO定价问题一直颇具争议,其各月的IPO抑价率有着较大的波动,整体水平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板市场的健康正常发展。为此,必须对创业板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IPO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相关解决对策,从而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创业板IPO市场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创业板历经进10年筹建已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板,同年10月31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同日上市,这标志着创业板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纵观该板上市股票,股票出现高抑价的现象比较普遍,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在上市之初股价大幅上扬,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06%,其中金亚科技首日涨幅高达209.7%。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与IPO发行价格、上市首日换手率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志刚 《中国经贸》2011,(20):100-100
创业板IPO存在高市盈率发行和新股首日抑价现象,影响到了投资者利益和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在现行发行询价体制下,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出发,探究其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市场股票上市,其疯狂表现引发了人们对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问题的再度热议。IPO抑价是指一只股票在首次公开发行后,第一天的收盘价远高于发行价的现象。IPO抑价问题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只是抑价程度有所区别。我国股市被认为是世界上IPO抑价程度最高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IPO抑价问题普遍存在于全球股票市场,而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明显.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本文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我国IPO抑价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内外IPO定价有效性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基础上,确定IPO抑价程度作为衡量新股定价有效性评价标准,并将其设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另外,选取新股IPO中的募集资金净额、首发市盈率、上市市盈率、上市换手率、发行至上市期间市场回报率等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模型,样本数据来自于2005年-2016年A股市场IPO企业。实证检验结果表明,IPO抑价率与募集资金净额、发行市盈率和发行至上市期间市场回报率呈负相关关系,与上市市盈率、上市换手率呈正相关关系,揭示出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是由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综合影响所致的。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莉 《科技和产业》2012,12(1):105-107
IPO抑价一直都是金融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但至今IPO抑价现象的成因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选取了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3月19日期间在深圳成功的IPO的35家公司中的119只股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权越分散,抑价率就越低,二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周洁心 《中国经贸》2014,(13):79-80
在创业板正式上市的一段时间,IPO高抑价是普遍现象。但2010年5月后,我国创业板市场新股IPO首日跌破发行价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股票市场对资金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但接连的破发并不是解决我国创业板市场前期普遍高抑价的有效方法。 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我国创业板IPO首日收益率从超高到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指出了创业板应担当起改革试点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我国股市IPO抑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雁 《北方经济》2007,(9):20-21
IPO抑价问题普遍存在于全球股票市场,而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明显。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本文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我国IPO抑价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一种常用手段。针对上证A股公司在IPO过程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一事件,本文从IPO抑价的角度,考察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能否对IPO抑价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并不能够显著的降低IPO首日抑价。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公司决策者以及投资者正确理解战略投资者入股的作用和地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影响我国A股市场新股IPO抑价的多因素模型,对IPO抑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IPO发行抑价主要与我国新股发行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够成熟有关。要降低新股的IPO抑价水平.需要提高新股发行的信息披露程度、缩短新股发行日至上市日的时间间隔、增加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规范和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承销商。  相似文献   

20.
新股发行抑价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资本市场。本文以1999年以来沪深A股15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对我国商业银行A股IPO抑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商业银行A股IPO抑价与发行价格和融资总额负相关,与上市首日换手率和每股摊薄市盈率正相关。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IPO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