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就是基金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管好、用好基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推广试行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社会现实问题,但是由于新农合筹建资金能力较弱和基金总额小的情况,造成新农合在实施中保障水平有限,农民的受益率也较低。本文着手于以上问题,提出通过保障新农合基金有效管理等方法来提高新农合的保障水平等。  相似文献   

3.
柴丽霞 《时代经贸》2011,(22):206-207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文件,统筹推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厦门市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实施了已近七年,在七年间,随着政府资助力度的逐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资金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如何使用好这么庞大的资金,使老百性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惠是政府各部门一直在研究的问题。而乡镇卫生院作为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且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中间力量,在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宝丰县乡镇卫生院近几年的医疗数据为依据,对乡镇卫生院在新农合制度下如何健康发展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邱浩杰 《发展研究》2011,(12):109-111
《社会保险法》规定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立、机构职责、经费保障,明确了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要作为社会保险管理和经办服务的重要支撑,对社保经办机构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体现了《社会保险法》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建设,应由中央明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职能及机构整合后名称、机构性质、机构规格,业务职能、人员编制,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相对独立、信息化、标准化目标基本实现,专业化程度达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农合作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项创新制度,从建立之初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问题和缺陷.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对新农合的医疗基金支出、国家总体财政支出,对新农合的参合率有显著性影响.可以通过提高农民参合率,增加政府补助额,健全基金管理机制和提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吸引企业人才流入的方法解决资金筹集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8年初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实施,加强了对新农合基金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对新农合基金核算向着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实施,新农合会计制度的一些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就目前新农合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会生 《经济研究导刊》2013,(27):196-196,222
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有效运行是全面实现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重要手段。社保经办机构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建立科学的社会保险基金核算制度、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方式、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如何提高社保经办机构会计人员的素质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8日,广西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从2012年1月1日起,全区新农保制度实现了全覆盖,然而,新农保制度既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广西在新农保制度全覆盖推进中会遇到地方财力不足、经办机构建设与信息化建设滞后,形成了庞大的需求与微弱的公共服务的矛盾,因此,广西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后,探索借鉴"宜兴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  相似文献   

10.
何永东 《经济师》2023,(2):95-97+100
在新时代背景下,卫生健康系统作为重要的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和经济规模逐年加大,经济活动监管任务不断增加,发挥好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尤为重要。通过对东台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近年来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与现状探索研究,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内部审计新措施,探寻内部审计工作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经济管理水平、资产管理质量、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精细化程度不高、审计深度不足、信息化利用度低、人员培养不足等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对策。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简称。为了保证顺利实施新农合制度,对合作医疗基金加强财务管理,对内部进行强化控制。本文试着从新农合基金的财务管理现状加以分析,旨在与同行沟通交流,探讨会计电算化在新农合基金管理中的的应用,从而使新农合制度更加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以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基础,并基于清华大学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新农合专项调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分析,形成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对于农民就医行为的综合性分析.本文发现:新农合的普及显著提高了参合者的健康水平,并明显改善了参合者“小病拖、大病扛”的状况;同时,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明显上升,县级以上卫生机构的就医比例有了一定的下降,基本在逐步实现分级诊疗的构想.新农合在调整农民分级诊疗的同时也反映出农民的就医能力依旧较弱,负担依旧偏重.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一项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近几年审计而言,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但是在新农合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农民"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2003年试点至今虽参合率很高但其主观续保意愿并不强"为背景,根据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实际调查资料,从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制度主、客观特征三个层面,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新农合"续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满意度、"新农合"报销比例和报销便利性、家庭中拥有老人和小孩的数量、农民文化水平、农民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收入水平这些因素对农民续保"新农合"有显著影响,其中:具有定点医院的服务满意度对农民"新农合"续保意愿的影响最大,说明"新农合"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是否能满足广大基层农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要,是"新农合"发展的基础;家中拥有老人和小孩数量的影响次之,说明对拥有老人和小孩较多的家庭更加需要"新农合"为其提供医疗保障;"新农合"报销比例和报销手续的影响居三,报销比例的多少和手续难易程度将决定农民从续保"新农合"的受益程度;农民个体身体状况的影响排序第四;家庭收入水平的正向影响居第五;文化水平的正向影响居第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的内涵以及社保基金征收体系内控监管制度转轨的条件,探讨了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制度成功接轨改革创新思路的策略,提出了只有通过社保基金征收创新与制度体系完善改革,加强经办机构内控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社保基金征收与合理化运行的长效机制、规范化管理运行模式,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省级社保基金统筹管理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继英 《当代经济》2010,(14):32-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是一项利民惠民的重要举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新的制度,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果基金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将会严重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不利于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为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安全以及有效运用,因此,提高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郑学温 《新经济》2013,(17):61-64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从1987年恢复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确定了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已经明确提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并逐步实行全国统筹的战略思想,但还没有对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的统筹方式做出处规定,也没有对社保经办机构及公共服务的职能做出专门规定,这种状况对社会保险工作的顺利展开和社保经办机构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制约。本文对我国社会保险经办体制现状的研究,能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经办体制抛砖引玉,实现理顺体制,提升效能,服务社会的目的。维护参保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使社会保险制度平稳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纵览我国医疗卫生体系近些年发展与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信息系统的功能日益健全,会计的信息化应用逐渐普及,成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信息化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医疗卫生机构会计的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极大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也带来了不少挑战,需要相关工作者尽职尽责,为改进工作进言献策,以期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刘燕 《当代经济》2010,(11):26-27
正社会保险内部控制制度,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建立和组织实施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措施,形成自我约束、自动预警、自行纠错的机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社会保险业务和基金管理的主体,也是政府和群众的沟通的窗  相似文献   

20.
黄寅桓 《经济视角》2012,(3):121-122,124
本文阐述了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的内涵以及社保基金征收体系内控监管制度转轨的条件,探讨了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制度成功接轨改革创新思路的策略,提出了只有通过社保基金征收创新与制度体系完善改革,加强经办机构内控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社保基金征收与合理化运行的长效机制、规范化管理运行模式,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省级社保基金统筹管理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