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吴智宏 《经济师》2009,(2):55-56
住宅产业化是住宅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同时也是企业组织制度的变革。住宅产业化催生住宅产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这不仅能提高住宅产品的产量、质量和降低其价格.而且为住宅品牌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住宅品牌化也有助于住宅产业集团整合品牌资源以及解决交易环节方面的问题。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住宅消费真正成为我国居民的消费热点,使住宅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地方传真     
《环境经济》2010,(8):70-71
在日前开幕的北京住宅产业化国际高峰论坛上,8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今明2年,北京将有150万平米以上的住宅采用产业化建设,今年则有50万平米的政策房项目试水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可以在建筑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节约能源,是绿色住宅、低碳住宅的实现途径,也符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深圳正式成为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以来,住宅产业化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我国目前商品房主要采用预售模式,因此住宅产业化下商品房预售制度能否仍然适用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首先对目前住宅产业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列举出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住宅产业化下商品房预售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完善制度的建议,力求住宅产业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虚拟组织与住宅产业化组织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住宅产业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逐步改变着住宅产业化的组织模式。通过分析住宅产业化组织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介绍虚拟组织的概念及其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住宅产业化虚拟组织的概念,并构建了住宅产业化虚拟组织结构模型,同时提出了构建住宅产业化虚拟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郑加彪 《经济师》2000,(8):118-119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我国即将全面结束住房实物分配的时代 ,迎来住房商品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新阶段。这对住宅产业化提出新要求。如何适应新时期住户对住房的新要求是住宅产业的新课题。一、新世纪住宅建设要注意超前性和高起点温州的房地产市场经过几次高潮迭起之后 ,现在逐步步入成熟、稳健消费期。成熟、稳健消费期的特征是 :房价平稳、价位合理、品位高档、区位优美 ,使开发建设的楼盘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并具有永久性的建设魅力。在这方面开发研究的领域很宽 ,内涵很丰富 ,涉及到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社会学、风水学等多门…  相似文献   

6.
沈燕  侯箴 《经济论坛》2002,(1):11-12
住房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力量,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传统的住房社会保障的改革也迫在眉睫。一、住房社会保障的几种重要形式及特点l.公共住房。这一住房社会保障操作形式在世界各国都广泛存在,其主要特点是,由国家直接投资、参与并干预住房建设,直接为低收入阶层提供廉价的供出租或出售的住房。如,美国的“公共住房”、英国的“社会房”、日本的“公营住宅”等。最具代表性的典范应属新加坡政府推出的“公共组屋”发展计划。公共组屋由新…  相似文献   

7.
住宅产业化无疑是中国地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近年来,政府部门和各地开发商都在讲住宅产业化,为此本文就住宅产业现代化中的一些概念及相关理论加以探讨,以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晓姣  张慧 《时代经贸》2007,5(12X):230-230
住宅产业化无疑是中国地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近年来,政府部门和各地开发商都在讲住宅产业化,为此本文就住宅产业现代化中的一些概念及相关理论加以探讨,以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代表了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我国住宅产业化的绿色发展,已成为住宅产业面临的重大任务。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与住宅产业化的内在关系,从发展理念、核心技术、产业链条及制约因素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住宅产业化绿色发展的途径,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住宅建设与住宅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强 《经济师》2001,(6):207-207
1996年,联合国提出了世界住房发展的两个目标,一是人人都要有适当的住房,二是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就秘须考虑住房和个居环境,我国在90年代约建有14.6亿m^2的住宅,另一方面基本上没有考虑居住的环境建设,而且住宅建设的质量难以令人满意,亟待解决住宅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住宅产业化的内涵及其在国内的发展,指出钢结构住宅是现阶段最适合实行产业化的住宅体系,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运作体系,并就该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范围的乡镇企业用地、农户住宅用地、农村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农用耕地质量下降对耕地保护带来的挑战都与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和农村公共收支困难有关.深化农村基层政府公共财政体制和乡村公共收支改革,解决农村基层政府公共财政和乡村公共支出困难是解决耕地保护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中论述了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循环经济原则,使住宅产业成为资源节约型产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了我国发展住宅产业化的途径:多样化、灵活可变、可更新,给消费者留有自我创造空间.建议:1、努力将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生产方式的工业化;2、树立整体、系统的住宅产业化观念;3、用整体、系统的观念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各项措施;4、以示范工程、龙头开发企业、示范城市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探索有效推进住宅产业化机制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浅谈建筑经济和住宅的产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住宅发展历程,住宅建筑设计及建设施工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是趋势,美、日、英等国家已走在住宅产业化研究与实践的前沿,而中国的住宅建设尚处在粗放式的传统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研究价值,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城市住宅损毁严重,震后重建迫在眉睫,产业化批量制造住宅成为实现该目标的潜在途径之一,住宅产业化得到空前关注,震后重建的需求和契机成为推动当前中国住宅产业化的进程的又一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现代住宅产业化虚拟建设是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有效方式,加强对传统建筑设计民用住宅的弊端改进,推崇合理化发展趋势,提高施工质量,不断完善住宅功能使用要求,最大限度满足舒适、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镇公共住宅保障制度伴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而不断发展,其建立与完善历程具有明显的曲折性。首先梳理了城镇公共住宅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及特点,继而剖析了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国城镇公共住宅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推崇节能减排的今天,各地都加大了建筑节能的推行力度。那么,作为普通的住房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这一目标?在近日举行的“杭萧钢构(600477股吧)高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技术现场交流会”上,与会的业内专家就此给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采用钢结构。  相似文献   

20.
吴冬 《经济论坛》2005,(14):25-27
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住房分配货币化及住宅商品化的新阶段。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已开始对住宅产业化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住房商品化之后的需求,是这个问题的核心。古今中外,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永远是多层次的,但在此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实物分配,曾经模糊了这种多层次性,因而必然形成住宅建设千房一面的局面。当今,市场经济要求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它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