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中价国际价格(现价)指数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标,通过区别农产品大宗商品价格和生产资料大宗商品价格,突出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的结构特征;通过构建价格传导链条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突出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的路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全面揭示出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的存在性及其传导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和路径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股票市场与大宗商品市场的理论互动机理,选取中国内地、香港及美国三地股市和黄金、石油、铜三类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VAR-TGARCH-AGDCC多元模型,从均值溢出效应、动态相关性维度来检验和比较股票市场与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互动特征。实证结果显示:三类大宗商品市场中,黄金市场具有显著的风险分散功能,与股市的相关性持续较低;石油和金属铜市场受金融危机冲击,"去金融化"进程加速,与股市的联动性在后危机时代显著上升。从中美股市与大宗商品市场的互动差异来看,美国股市与大宗商品市场的信息传递和互动关系最为明显,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与大宗商品市场的联动特征相对微弱。这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的重要信号,同时也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防范市场间的风险传染,加强金融监管,维护股票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真是过剩流动性引发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以来,中国的CPI屡创新高,面临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社会普遍认为,此次通胀的形成归结于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流动性的过度投放,故而为控制通胀需紧缩流动性的呼声很高。本文基于1998年1月到2011年4月的月度同比数据,利用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增长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过剩流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性过剩对中国通货膨胀增长的冲击非常小,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通胀增长有更大、更持续的正向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中国通胀增长率的影响,远远大于过剩流动性对通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杜金和 《当代经济》2016,(25):124-125
本文以历史数据为依据,使用现今技术去分析大宗商品的实际价格走势,在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后,发现大宗商品的价格仅存在四个(超级)周期,其中非石油类、石油类周期价格和国际经济周期间变化能够保持相同.而大宗商品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令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故要提出可行性对策进行应对.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对大宗商品的价格数据进行集中式分析,以总结出价格产生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在世界经济稳步增长、世界贸易继续快速增长以及中国强劲需求的带动下,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但涨幅比2004年有所回落。2006年,影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诸多因素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国际商品市场价格虽较2005年有所回落,但仍将在2002年以来新一轮上升行情的高位波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严重,尤其在石油、燃料油、大豆等商品的国际贸易中缺少定价话语权,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期货市场规模较小,不利于参与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企业行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对外议价的合力。我国应不断完善期货市场,逐步形成大宗商品的权威国际基准价格;发展企业联盟,争取国际价格谈判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参与国际定价。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困境成因及解决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因素"日益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中国进出口大宗商品却遭遇"定价权困境",很多商品价格的实际波动幅度大大超出了反映供求关系的合理范围,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在分析国际"定价权困境"成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和政府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战略、优化整合战略、统一联盟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资源节约战略等五个方面加强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能力.  相似文献   

8.
林波 《大陆桥视野》2016,(8):314-315
本文通过分析美元是如何通过大宗商品定价权来掌控世界贸易成为世界定价货币,把美国与日本通过大宗商品定价权的获得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行总结归纳,并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取的方面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争取国际定价权来探讨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利益以及一些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隋建利  杨庆伟 《财经研究》2021,47(8):139-154
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愈发显著.文章运用DCC-GARCH模型,刻画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基于Granger-Geweke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构建动态因果网络,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测度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并追溯中国金融市场的外部风险来源.结果表明:(1)在极端风险事件时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效应显著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概率分布曲线,呈现分布区间扩张、分布中心右移以及峰度迅速下降的态势.(2)在极端风险事件的冲击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增强,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交互冲击具有非对称性,中国金融市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十分有限.(3)追溯中国金融市场的外部风险来源可知,能源、贵金属以及工业金属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强度高于其他商品,中国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承受的外部冲击较强.文章为中国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传染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宏  王丽 《时代经贸》2011,(3):57-61
一、我国大综商品国际市场定价权的缺失2010年5月16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直言"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买卖中都无法控制定价权,如在原油、铁矿石、锑的进出口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成为我们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4月28日,在中钢协三楼的会议室内,中钢协常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美国经济持续好转,中国经济在稳增长与供给侧改革双重推动下显现企稳迹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迎来转机,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本质性变化,价格开始触底反弹.在此背景下,笔者的基本判断是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端将大概率保持低速增长趋势,供给端也将进一步缩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呈现上升趋势,波动频率可能加快,波动幅度亦会扩大.同时,中国因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为有效应对和冲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冲击,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模式转变,积极稳步实施以争取国际定价主导权为中心的有效战略与举措.  相似文献   

12.
正巴克莱等外资投行们近期纷纷撤离大宗商品业务,形成对比的是,中资金融机构仍在伺机进入海外大宗商品业务。据透露,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将增加新会员类别,以吸引更多中资机构成为会员。"来自东方的资本正在取代西方的资本,"LME行政总裁庄敬贤近日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LME亚洲年会上说,"一些外国投行选择离开大宗商品业务,主要是监管要求更加严格,以及改变自身模式所做出的商业决定。"同时,广发金融交易(英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师韶辉在同一场合也称,一方面是外资投行退出大宗商品业务。另一方面亚洲机构仍对进入国际大宗商品业务趋之若鹜,对中资机构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13.
刘宏  王丽 《时代经贸》2011,(5):57-61
一、我国大综商品国际市场定价权的缺失2010年5月16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直言“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买卖中都无法控制定价权,如在原油、铁矿石、锑的进出口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成为我们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12年8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与影响"。国经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张永军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粮食价格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改变国内食品价格上涨放缓的趋势,重要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对国内的影响较为直接,年内国内消费价格上涨势头将继续减弱,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下跌态势很难扭转。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两阶段模型,基于我国代表性大宗进口商品2000-2013年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汇率波动向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其动态趋势及宏微观成因.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对我国大宗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均为不完全传递,长期传递率仅为0.3左右,其程度因商品而异;滚动回归显示2008年以后汇率传递率呈下降趋势,表明人民币的缓慢升值并没有带来大宗进口商品人民币价格的同步下降.究其原因,大宗商品汇率传递率主要受到宏观因素而非微观行业因素的影响,近年传递率下降可由货币供给量较快上升、持续的经济增长予以解释,仅在原油的例子中发现进口原油所占市场份额上升对汇率传递率下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实证研究发现大宗商品价格与货币供给和真实利率存在密切关系,并且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往往要超过通货膨胀的波动幅度。本文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理性预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波动和利率调整通过改变真实利率影响经济主体的存货需求。存货需求波动进一步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超过通货膨胀波动幅度,并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出现“超调”现象。将本模型应用到中国粮食市场发现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很好地支持了本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陈丽芬  刘涛  王微 《发展研究》2023,(10):32-37
报价机构编制发布的现货价格指数是大宗商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国际知名报价机构规范化、科学化、规模化、国际化的成长路径是其能够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发挥影响力的根本。相比于国际知名报价机构,我国报价机构的综合实力仍有差距,与我国大宗商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因此建议以重点品种为突破口,依托超大规模的现货贸易优势培育发展我国报价机构的价格指数,健全报价机构规范发展的制度环境,拓展报价机构价格指数的应用领域,加强报价机构的发展能力建设,推进报价机构国际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上半年,我国物价水平温和上涨,管理通胀预期取得阶段性成效。下半年,受翘尾因素减小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各类物价上涨趋于平稳。但是,不能忽视异常天气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带来的价格上行压力。应积极有序推进资源价格改革,重视对资产价格的管理,建立稳定物价的调控体系,逐步增强我国对大宗商品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VAR方法在某大型外贸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田 《经济视角》2010,(3):54-56
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导致资产损失是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风险,如何定量、系统地管理这种风险对我国的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VAR方法为企业迎接这一挑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VAR方法的概念、参数、计算方法;并结合某大型外贸企业的实例,介绍了如何用VAR方法管理市场风险以及进行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一是建立大宗商品市场信息搜集与报价体系。建立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掌握全球大宗商品的储量(尤指矿物资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详细资料。整合国内现有的涉外机构、金融、贸易、监管、产业宏观部门以及信息组织、行业协会的信息资源,建立重要的大宗商品信息采集、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