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副专员任洪昌的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河北省地图. 而督察北京局乃至整个国家土地督察系统的土地例行督察正是发端于这个省.2008年7月至8月,督察北京局对河北省沧州市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例行督察.督察一方,带动一片.如今,土地例行督察已经成为全国土地督察系统的主打业务.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土地例行督察工作规范>发布,规定"例行督察对象一般确定为地级市行政区域",例行督察事项涉及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实施和执行,建设用地审批、供应和利用,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执法监管等情况,几乎覆盖一个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方方面面.而国家土地督察机构,配齐了总共才有360名工作人员,一队人马进驻一个被督察区域的时间也不过区区数周.  相似文献   

3.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成立一年来,对发生在北京、河南、云南和大连等地的四起典型土地违法案件进行了专项督察,并向有关省市发出了整改意见书,目前整治工作已基本到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组建之初的如此举措,形似"亮相",  相似文献   

4.
尹明 《中国土地》2012,(3):30-31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作出的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对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工作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三项核心业务中,例行督察、审核督察工作已经实现了常态化,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而尚未定型的专项督察工作,在提升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工作能力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陕西省环保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厅文件精神,华州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华州区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整改工作,并于9月11日下发了《关于印发渭南市华州区大鲵水生野生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整改方案的通知》。整改通知下达后,区政府督察室会同华州区大鲵水生野生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整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全力以赴抓整改落实。一是督察各责任单位制定各自整改方案、整改目标、时限、任务、措施、明确人员及责任、限期完成整改任务的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6.
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市场市场化的作用效果,为充分发挥土地督察制度效应,促进土地市场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具有显著作用,例行督察比专项督察的效果更优。(2)由于实行专项督察,2007年和2008年被督察区域土地出让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了5.71%;2008年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被督察区域比未实行督察时期提高了17.39%。(3)土地督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但是在强度和广度上还存在差别。今后还需结合土地市场的建设,借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同时完善健全土地督察制度,使土地督察制度更充分地发挥制度效用,进一步促进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资讯     
<正>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张德霖:对于土地督察权力的有效监督和约束,须探索标准化的例行督察区域选择方法,对违法违规用地情况等进行综合比对,筛选问题突出的地区作为例行督察备选地区,减少督察选区的人为因素。同时,建立标准化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分类办法,规范土地督察内业审核与外业核查的关键环节、要件和流程,确保不因督察工作人员的变化造成问题认定不清或遗漏。  相似文献   

8.
数说     
<正>土地例行督察7年共督促地方政府补充耕地33.44万亩国土资源部发布最新数据称,2 0 0 8年~2014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已在2275个县(市、区)开展了土地例行督察工作,覆盖了全国79.7%的县(市、区)。通过例行督察,督促地方政府补充耕地33.44万亩,补划基本农田111.19万亩,复耕土地26.49万亩;督促追缴土地出让金1064.97亿元,发放征地补偿费101.45亿元,落实社保资金45.27亿元。  相似文献   

9.
<正>为落实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全省自然保护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8月1-3日,省水产局副局长张汉中带队,赴十堰市丹江口市、竹溪县和襄阳市南漳县等地督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整改、湖库拆围及农业环保整改工作,相关市县政府、水产、畜牧、环保等单位负责人参加。  相似文献   

10.
"限制监管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监管机构在监管程序设计设置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目前,我国在进行土地督察过程中采取的土地例行督察、审核督察、专项督察、巡视督察和警示督察等形式,虽然都有一套相对规范的程序,但在程序设置中行政相对人参与不足是个突出问题.因此,借鉴国外增设装置程序的经验,探索完善土地督察程序的形式,对于推动我国土地督察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装置程序的内涵 日本行政法学家芝池义一将行政程序分为两类:作为过程的程序和作为装置的程序.其中,作为过程的程序关注行为活动的流程,即行政机关从开始进行某种行为到完成所必经的过程.例如,监管过程中涉及的立项、起草、征求意、审查、审批和发布等环节流程;作为装置的程序是指为了实现作为过程的程序所难以实现的目的,而以法律手段设置的程序环节.例如听证会、咨询委员会、监管影响评估等.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针对监管机构被受监管企业"俘虏"的现象,一方面开始减少相应的监管机构,另一方面从程序上更加强调监管过程的透明、公开和相对人参与,特别在"传送带模式"、"专家治理模式"、 "利益代表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两种程序机制:协商制定规章程序和以成本一收益分析为核心的监管影响评估程序.笔者认为,我国土地督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和建立土地督察影响评估程序.  相似文献   

11.
土地督察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是否有效及效果大小,为进一步完善土地督察的维护国有土地收益效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的确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每省每年约能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为1604亿元;土地专项督察效果尚不明显,但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具有正向效应。(2)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2008和2009年分别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710.14亿元和2202.82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7%和13%;两年合计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2912.96亿元,约占期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11%。(3)土地例行督察的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效果要显著好于土地专项督察的效果,这可能与两项督察的业务目标和特点不同有关。研究结论: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有效减少了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今后应继续强化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收支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开展针对违规减免和欠征土地出让收入问题的专项督察,以进一步维护国有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12.
<正>为贯彻落实《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全省自然保护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精神,8月31日,湖北省水产局副局长张汉中带领局渔政处、梁子湖管理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再次赴鄂州市,督导梁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  相似文献   

13.
7月12日,国土资源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成立一年来,针对北京、河南、云南和大连等地发生的四起典型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进行了专项督察,向相关省、市发出了整改意见书,目前整治工作已基本到位。针对四起典型案件的专项督察为:  相似文献   

14.
"换地"之虞     
何为"换地" 近期,济南督察局在对某县级市开展例行督察中,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在对这个市2007年11月~2008年4月的卫片监测时段内的变化图斑逐一进行内、外业核查时发现,有8个图斑对应的宗地应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且未履行现行审批制度规定的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程序,就被建设项目占用了.  相似文献   

15.
以土地督察体制改革创新为背景,结合我国土地督察制度,探寻影响9个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职责履行差异的主要因素。以问卷调查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主要影响各地土地督察局职责履行的因素中,"缺乏统一的土地督察评价指标体系"和"地方政府对土地管理的责任履行差异"属于强影响因素,"督察机构工作负荷差异"和"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力居中,而"督察机构队伍建设差异"和"督察机构领导班子能力差异"属于弱影响因素。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所属机构、年龄和职务条件下的影响力认知也有所差异。为减少各土地督察局职责履行的差异,土地督察制度的改革创新应以显著性因素作为重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5日,湖北省农业系统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现场推进会在松滋召开。会议透露:全省共拆除湖泊围栏围网107万亩,全面完成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工作。针对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我省进行逐条整改。截至5月底,全省共拆除围栏围网107万亩,拆除率87.67%。全省109个县(市、区)已全部完成畜禽养殖"三区"划  相似文献   

17.
数字     
《中国土地》2012,(7):5
(2012年6月1日~2012年6月30日)5年8万亩近日,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与山东河南青岛两省一市政府联席会议传出消息,5年来,济南督察局通过开展专项督察,已重点跟踪督办重点案件100多起,督促整改查处违规违法用地8万多亩。  相似文献   

18.
研究构建例行督察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建立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权威化、标准化的监督检查,强化耕地保护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例行督察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是反映和衡量例行督察区域土地利用与管理水平的具体指标,着重考核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合法合规性。根据土地例行督察的目的和特点,考虑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易得性,从耕保、规划、计划、审批、供地、执法、制度建设等方面选取相互独立且反映各方面特征的典型敏感指标,组建例行督察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值的确定来源于:(1)根据管理台账计算而得;(2)根据内外业审核结果统计而得;(3)审核组成员集体打分而得。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土地督察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地督察发现问题的表述、归类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显现,制约了督察的效用,开展土地督察发现问题分类标准研究成为当前土地督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必然.2012年,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对这个课题展开了研究,形成了《土地督察发现问题分类标准》.该标准将土地督察发现问题分为耕地保护、农用地转征收、土地供应、土地利用、土地登记和抵押融资、违法占地与土地执法、相关部门履责、土地管理政策文件、国土部门工作、其他等10个一级类,包括52个二级类、118个三级类.这套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推进土地督察规范化建设,提高土地督察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聚焦用地结构调整,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督察,是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助推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双转变"的重要职责。1年多来,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以下简称西安督察局)把准工作定位,按照"大督察、算大账"的理念,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督察,由此激发了地方政府节约集约用地的内生动力。给典型园区算算账2015年第一季度,西安督察局开展审核督察集中核查,针对青海省5个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粗放浪费情况,进行了重点解剖分析。此前,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