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态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壮大 全市依法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381个,其中供销系统引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32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4706个,人社农户213万户,农民入社率达到30.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专业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各级供销社共发展入社农户1000户以上、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三千型"专业合作社1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化建设上了新台阶,全市供销系统共引领专业合作社创建农产品品牌773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商标237个,入选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品种有320个.  相似文献   

2.
《中国合作经济》2022,(1):33-40
发展现状 土地流转合作社 土地流转合作社以股份制和合作制为基本形式,实行"三权分离",农户按入社土地面积从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目前,土地流转合作社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村集体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整理后通过合作社转租,在土地流转中承担中介作用.二是村集体或农户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并自行运营,这样既增加了入股...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湖北省南漳县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加工能力建设,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完善,在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中,龙头企业与农民已从单一的供收合同关系,发展到多种形式的有机利益联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青州市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农民合作由农户联合向合作社联合发展,由互助合作向产权合作发展,由坐地销售向直供直销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有16家合作社联合社、农民专业合作社920家,入社社员10万余户,农民入社率达50%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36家,流转土地33.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8.2%。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4.1%,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345元,同比增长17%。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州市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农民合作由农户联合向合作社联合发展,由互助合作向产权合作发展,由坐地销售向直供直销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有16家合作社联合社、农民专业合作社920家,入社社员10万余户,农民入社率达50%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36家,流转土地33.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8.2%。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4.1%,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345元,同比增长17%。  相似文献   

6.
《中国合作经济》2010,(11):23-24
2009年8月,由河北省辛集市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的民祥粮棉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短短十个多月的时间,这个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开展粮食和优良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经营,已发展入社农户308户,集中整合全市11个村共计3080亩土地。随着今年小麦的成熟,专业合作社迎来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好收成,同时显示出了良性发展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2009年8月,由河北省辛集市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的民祥粮棉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短短十个多月的时间,这个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开展粮食和优良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经营,已发展入社农户308户,集中整合全市11个村共计3080亩土地.随着今年小麦的成熟,专业合作社迎来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好收成,同时显示出了良性发展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点评库: 读数一:合作社现有职工48人,其中专业人员12人,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以“公司+合作社+农民”的经营模式与农民建立风险利益机制,把松散的农民联结起来,进入市场,成为农民致富的“龙头”。  相似文献   

9.
土地制度作为国家民生建设的根基,一直承载着农业发展和农民生存的基本功能。农民与土地二者的关系始终是深化中国农村改革的主线之一。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历经了由“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置”的变迁过程。“三权分置”对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并行的规定,有利于释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农民收入以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结合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间的博弈综合分析土地流转中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研究重点是土地流转主体之间是否进行流转及地方政府的作用,并建立土地流转的收益模型,分别从地方政府不干预和干预两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当地方政府进行干预时,是否改变土地用途也会对流转主体的利益均衡结果产生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国家征用有利于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发展要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流转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地方政府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监督和宣传,以此来明确土地产权制度,并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进行更加全面且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云南省富宁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发挥引领、带动和服务职能,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引导种养殖大户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9家,其中:规范化专业合作社10个,示范化专业合作社4个。入社农民180户,入社股金567万元,带动农户4.2万人。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业明 《乡镇经济》2008,24(9):55-58
农地股份合作社是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必须优先维护入社农民的土地权益,构建民主平等的内部治理机制,优先安排社员就业。农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民增加纯农业收入的长效机制,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是现行农地制度变迁的重要成果,是农业合作社的高级形式。当务之急是通过立法赋予农地股份合作社以民事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2.
以土地合作社模式进行规模经营正成为黑龙江各级涉农部门和广大农村干部热议的话题,以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在黑龙江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是什么让农民对合作社趋之若鹜?用哈尔滨大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土地流转应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稳定、分权、放活原则和集中、规模、增效原则,通过组建土地流转中心,连接农户、专业合作社和入园企业,公平合理地分配土地流转利益。同时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解决好土地流转纠纷,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5日,北京平谷区金海湖镇洙水村147户农户组成的“北京百合兴盛土地专业合作社”从平谷工商分局正式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北京第一家土地专业合作社,尝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人社农民以土地收益权人股.自愿将总共承包的120亩土地交给合作社集中使用,农民则成为股东享受保底分红。  相似文献   

15.
龙世清 《理论观察》2013,(12):86-87
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县城人口聚集,县城人口聚集带动农村土地流转,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政府的主导下,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利益(尤其是土地经营性收入),可以促进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从而推动农村人口向县城人口聚集.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土地流转发展十分迅猛,农村土地流转及其背后的农民就业、利益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土地流转条件下的农民就业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了土地流转带给农民的利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土地流转发展十分迅猛.农村土地流转及其背后的农民就业、利益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土地流转条件下的农民就业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了土地流转带给农民的利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而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是保证农村土地有序高效流转和有效维护农民土地流转权益的有力保障,因此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势在必行。在阐述了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主要职能、基本模式,以及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之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系统探讨了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安徽省已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施了新一轮土地改革,在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下,一批以土地流转为发展基础的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纷纷成立。在农村地区主要通过大包户(即承包农民的土地100亩以上者)自愿以农作物或现金补贴方式获得农民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同时政府参与引导多家大包户一起加入合作社,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获得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余建斌  韩晶  石敏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08-111,12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保护农民利益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文章基于广州市江高镇大田村的调查,介绍了大田村的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情况,总结了大田村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的主要经验和做法,阐述了该村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的表现。根据大田村的经验和启示,文章提出了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