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企业性质理论总的可分为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等三大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契约理论对企业性质的不同理解,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它们的局限性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企业契约均衡的产物,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受到了来自非正式契约的约束,而这种非正式契约就是企业文化。本文将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企业文化的契约性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叶甲玮 《金融纵横》2009,(10):22-26
本文首先基于企业契约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银行的特殊契约性质进行了分析。接着从功能主义观点的角度,通过对银行和金融市场之间的比较分析,深入理解银行的性质。笔者认为,银行与企业一样,也具备契约性质,她是一种降低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契约安排。但是银行不能替代金融市场,也不会被金融市场所湮没,她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将由原先的竞争为主转向相互补充促进的"螺旋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金融契约理论研究述评——资本结构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企业契约理论的出现,金融学家开始从契约经济学角度考虑信息非对称因素,引入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研究,而形成金融契约理论.该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基于完全契约的金融契约理论,然后发展为基于不完全契约的金融契约理论.后者克服了前者的许多缺陷,但后者在有关经济主体风险态度及分析结果的运用对象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契约,由不同的要素资本拥有者所组成的一个特殊的市场组织形式.由于这个契约的不完备性导致了所有权问题的重要性.在对技术资本性质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资本应该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分享  相似文献   

6.
企业契约性质 管理会计系统职能及其设计原则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贺颖奇 《会计研究》2004,26(6):53-56
本文从现代企业契约的性质出发 ,重新认识和讨论了管理会计的职能以及管理会计系统设计的原则等基础性理论问题 ,试图为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与产权关系密切。本文在对现有内部控制理论文献回顾与评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不完全契约的性质,运用产权理论,系统研究了内部控制的本质、对象、目标、内涵、功能、存在的制度性原因和框架构成等基础性内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企业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在企业的起源和性质、企业的规模和变迁以及企业内部委托权安排和剩余分配等基本观点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是由于两者的分析方法、研究的出发点以及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存在着差异,但在契约、交易和企业类别演化上,两者的观点又有共同性.  相似文献   

9.
企业边界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个理论难题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经典的理论流派。鉴于涉及企业边界的现实经济问题是复杂而动态的,关于企业边界的理论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化。而从契约的角度梳理关于企业边界决定的理论学说,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和分析,或许可以使我们对企业边界的模糊化和动态化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郑军  杨兴全 《辽宁财税》2003,(12):12-13
从代理理论的视角看,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接点,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就会产生一定的代理成本。由于股权融资契约和债权融资契约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两种融资契约产生的代理成本必然不同。本就债权融资契约产生代理成本的方式及其降低的融资政策选择进行分析,以期为降低我国企业债权融资契约的代理成本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傅玉苹 《投资与合作》2023,(11):142-144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而契约视角是解释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理论。文章深入探究了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契约视角下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以期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舒丽 《金卡工程》2009,13(3):186-186
本文介绍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历程,论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从企业产权契约的角度对企业本质进行了深刻揭示,透过企业产权契约演进这一新的视角将有助于正确把握财务管理目标的变迁.分析表明,企业应根据适合环境和相应企业产权契约模式的企业目标,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而现代企业产权契约的多元激励需求必然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趋近于利益相关者主权模式.  相似文献   

13.
突破传统委托代理中最优契约理论分析范式,本文引入契约参照点理论,基于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多维薪酬契约参照点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薪酬契约参照点正向调节了高管主动离职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且外部薪酬契约参照点的调节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以及薪酬契约参照点的调节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机理检验发现,高管主动离职通过道德风险效应影响了企业绩效。本文的结论丰富了高管主动离职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拓展了薪酬契约参照点的研究范畴,为减少高管主动离职和提高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保证会计准则有效执行的制度安排。本文在梳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性质为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的联结,并进一步提出了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框架体系: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结合,即被动履行机制与主动履行机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剩余索取权属于企业理论的重要研究范畴,本文在对剩余索取权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经济学界目前存在的三种看法以及分析它们三者的优缺点,同时也展望了未来剩余索取权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会计契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契约变迁,最后本文阐述了剩余索取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在威廉逊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探讨了公司绩效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契约理论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会计和企业契约的关系以及会计在企业契约中的特殊作用,归纳总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契约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非理性的缔约主体、对契约各主体的评价难度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等。最后,从契约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剩余索取权属于企业理论的重要研究范畴,本文在对剩余索取权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经济学界目前存在的三种看法以及分析它们三者的优缺点,同时也展望了未来剩余索取权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会计契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契约变迁,最后本文阐述了剩余索取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在威廉逊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探讨了公司绩效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从交易成本的争议入手过渡到新制度经济学建立在交易成本分析基础之上的企业的契约理论的形成是本文的核心。在对该理论的研究成就和发展历程考察的基础上,对该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给予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契约理论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后果。本文以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我国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优化企业契约、促进效率型的会计政策、实现缔约各方利益最大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的制度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控制与产权关系密切。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结合企业的不完全契约的性质,从产权的视角对内部控制的本质、对象、目标、内涵、功能、产生的根本前提和存在的制度性原因等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