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各级有关部门就组织评选现代化企业管理优秀成果,但实际上,至今天我们也未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这是因为,我们至今尚未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我们仍然沿用着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淘汰了的泰罗制。泰罗制是在100年前建立起来的企业管理体系,其体系框架是“以定额管理为基础.以经济奖罚为手段。”泰罗制是为解决劳资关系对立、有组织的怠工问题而创建的。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两大特征:一是短缺经济,只要将产品生产出来就能卖掉;二是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体力劳动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2.
走遍大江南北,我国企业的管理虽然形式各异,但其管理体系和管理平台仍然普遍采用“以静态定额为标准,以经济奖罚为手段”,这就是泰罗制。有的企业甚至连泰罗制都未达到。企业是在泰罗制的基础(平台)上制定各种具体的管理制度、方法,执行的是泰罗制的规则——以经济奖罚为手段。  相似文献   

3.
流程管理(BPM)是流程再造(BPR)的发展和完善。流程再造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被称为继泰罗“科学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TQM)之后的“第三次管理革命”.流程再造对企业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等进行彻底的重塑.以达到绩效的飞跃(Michael Hammer,James Champy)。但实际情况表明.超过90%引入流程再造的企业都失败了或者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主要原因之一是流程再造对企业所产生的较强的震荡。而流程管理减弱了流程再造给企业带来的震荡,  相似文献   

4.
刘文瑞 《新远见》2012,(6):54-61
自从管理学诞生以来,咨询和培训就如影随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企业经营实践中提供咨询和培训的需要,才催生出了管理学。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罗,其正式身份就是咨询培训师:管理学体系的构建者法约尔,在他退休后也把一腔热血献给了培训事业。如果了解管理学诞生时期泰罗的“赔钱赚吆喝”.法约尔在”管理教育”方面的宏伟设想与实践,就不难看出这一学科诞生阶段培训与学术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5.
没有人怀疑“员工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这句话,可如何释放员工的潜力、提升员工的绩效呢?我认为:只有差异化绩效管理方法才能使企业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也就是用绩效管理推动组织变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抓住三个重点:组织变革是目的、绩效管理是手段、两者的连结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付丽微 《商贸与会计》2001,(2):35-37,39
在西方,责任会计与泰罗制的“科学管理”相适应而产生,又随着“行为科学”渗透于管理领域而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责任会计”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并在企业中逐步得以应用。实践证明,责任会计在企业管理中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企业中大力推广责任会计制度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管理体制中的薪酬主要作用是企业对员工完成岗位工作的经济性回报,是企业给员工生存的必要保障。薪酬具有三个功能:补偿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种新的薪酬管理模式——宽带薪酬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此,许多企业管理者都在探索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他们纷纷从产品线、市场线和管理线三个平台着手,或改进技术或调整组织结构。而改变员工行为.提高其绩效从而有效促使组织绩效提高,也成了当代管理者们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基于这一背景,研究者们于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90年代后,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管理由于没有经历过泰罗制洗礼,经常表现出先天的不足,普遍性的弊病,就是管理不严,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员工操作马虎,缺乏做精做细的素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为我们解决上述弊端指明了方向:不是补泰罗制的课,而是在落实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推行精细化管理,进而构建精细化执行文化。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实施效果不明显:绩效管理项目实施目标往往定得很大很空,未能理解绩效管理近期与远期目标的差异和实现路径,出现了“经营与绩效管理两张皮”、“绩效管理无用论”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外管理》2011,(10):56-57
→以上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在多年对中国上市(或欲上市)公司“观千剑而识器”后的深刻感慨。→2009年,在《中外管理》关于《新泰罗时代》封面专题的采访中,陈鸿桥说:“从现实情况来看,泰罗的‘科学管理’是我国企业最薄弱的环节!”当连中国管理学界都对泰罗抛诸脑后时,泰罗对于中国的实践价值,却并未因时间长河的流淌而弱化。  相似文献   

12.
走出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阶段的企业管理中 ,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 ,重视人本管理 ,轻视科学管理 (这里所说的科学管理主要是指 2 0世纪初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甚至大有取代科学管理之势。这是一种偏见 ,应当引起重视。科学管理思想的特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对泰罗思想的丰富和补充 ,而不是对泰罗思想的否定。如果说 ,今天泰罗制已经不作为一个独立学派而存在 ,那是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它已经不再是某个学派的财产 ,因为它的基本学说已经渗透到所有学派观点之中 ,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实践性。泰罗认为管理实践先于管理理…  相似文献   

13.
会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会计制度现存的”高层财政高聚钱.基层财政长官预算,人大批准流于形式,政府采购质次价高、工程招投标暗箱操作、责任追究不力”等弊端。减少政府弹性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实现财务绩效的公开和透明。使会计制度建立在政府公共管理需求之上,构建高效、民主.公开的政府公共管理体制。会计改革的主要方向是:确定会计目标、界定会计主体及选择会计基础,预算管理体制及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相适应.真正体现公共财政绩效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改变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体、权责发生制为补充的“弹性决策、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管理史,大体可分为早期的原始管理、近代的泰罗制科学管理、现代的行为科学管理.进而步人人性化管理。现代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决非偶然,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一、引 言“文革”期间 ,革命大批判的矛头曾指向早已去世的美国发明家、工程师、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正是由于“革命大批判”的需要 ,笔者有幸“合法”地拜读了泰罗的有关专著和发表的重要学术文章。从那时起 ,笔者就对这位自学成才刻苦钻研的双料工程师 (技术工程师、管理工程师 )肃然起敬。笔者现在撰写本文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表达对泰罗刻苦钻研现代工业化管理的敬意 ,而是将泰罗制的世纪之行与 2 1世纪的工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理念结合起来 ,以便得出我们应当领悟的结论。可以豪不夸张地说 ,泰罗 ( 1856.3.2 0— 1915.3.2…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选择了体现先进管理理念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但是.是选择多个管理体系独立运行.还是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应该是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绩效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绩效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绩效结果进行滞后的“刺激-反应”式管理:在设定考核指标与具体指标值时,不能体系化地解释企业绩效产生的因果关系,同时.绩效管理的运行缺乏一套保障自身有效性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徐刚 《审计月刊》2007,(10):56-57
一、预算管理是"人本管理""泰罗制"将劳动过程的标准化与经济奖惩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成功地解决了工厂经营效率问题,第一次将企业管理从蒙昧带入科学,然而"泰罗制"是机械式的管理,管理过程中没有注重人的作用。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应实现"人本管理"。人是预算的制定者、预算信息的利用者、预算的执行者,也是预算制  相似文献   

19.
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最关键的就是管理体制的转型。而企业管理体制转型的核心是,从以生产管理为核心转向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功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最大收益。要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泰罗制与知识管理的现代管理方法似乎看来格格不入,但是泰罗制在知识经济时代却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