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佳 《经济视角》2013,(2):71-73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茶叶市场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的茶叶生产和营销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茶叶进行品牌营销。即以品牌为核心,创建茶品牌,为茶品牌注入内涵意义,将茶叶品牌传播出去。并重点论述了品牌传播的方式,即:广告传播、事件营销、节日传播、网络营销、"CI"战略、会展营销等。中国茶叶市场只有形成几家知名大品牌竞争的局面并良性循环才是真正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茶·韵     
张晶 《经济视角》2011,(2):53-54
几片茶叶,静静地躺在杯底.等待自己生命绽放的那一刻,注入开水,茶叶似“生如夏花”般绚烂。在杯中随波舞蹈,焕发新意。此情此景,正如刘禹锡在诗中所描绘的“照出菲菲满碗花”。  相似文献   

3.
夏日么么茶     
红娟 《新经济》2009,(6):74-75
茶,是一种文化。唐陆羽在《茶经》中曾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的饮茶习俗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炎夏季节,骄阳高温,酷暑难耐,为自己泡上一杯夏日里的么么茶,淡淡的茶香.丝丝的香甜,细细品味,透心析过,不仅能缓解疲劳,更有消热解暑的功效。本期推荐几款简单而方便DIY的夏日清凉茶,体会亲自冲泡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拯救普洱茶     
滇人 《经济改革》2009,(7):47-50
曾经像一首美妙流行的歌曲一样四处蔓延的普洱茶终于燃烧尽了光辉,那些一度被其“文化”所感染的人们也终于慢慢恢复了理智。是普洱茶出了问题,还是人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5.
古人与茶     
茶与中华民族有着不解之缘。据史籍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盛唐,而集大成于宋代。日渐月积,古人由饮茶嗜好演化出内涵丰富的茶文化。古人饮茶,讲究境界,境界高者,日茶中见性,日品茶酝诗,日茶以参禅。  相似文献   

6.
都市茶风     
茶馆文化,是中国市民文化中极具传统的一种,千百年来,为各色人等津津乐道。这是中国最地道、最醉心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悠悠茶白河     
黔中腹地的茶白河,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坝县,舒舒缓缓汩汩东去。两岸的各族人民像清澈的河水,那么朴实,那么真纯。  相似文献   

8.
茶·韵     
几片茶叶,静静地躺在杯底,等待自己生命绽放的那一刻,注入开水,茶叶似"生如夏花"般绚烂,在杯中随波舞蹈,焕发新意.此情此景,正如刘禹锡在诗中所描绘的"照出菲菲满碗花". 中国是茶的祖先.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把茶文化注入了儒、道、佛诸派思想,独具一格,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相似文献   

9.
沂蒙茶缘     
  相似文献   

10.
茶·韵     
几片茶叶,静静地躺在杯底,等待自己生命绽放的那一刻,注入开水,茶叶似"生如夏花"般绚烂,在杯中随波舞蹈,焕发新意.此情此景,正如刘禹锡在诗中所描绘的"照出菲菲满碗花". 中国是茶的祖先.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把茶文化注入了儒、道、佛诸派思想,独具一格,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相似文献   

11.
闲云茶事     
闫涛 《新经济》2001,(1):102-103
给喝茶找一个理由. 比如说保健,比如说怡情,比如说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或者试试闲云居的见解——喝茶的男人不会变坏,喝茶的女人会更可爱.  相似文献   

12.
借茶论道     
饮茶品茗,谈天说地,体味人生,此乃莫大之幸事。  相似文献   

13.
肖波 《商周刊》2012,(5):66-66
茶中上佳者,可遇不可求。茶痴们多有几样心心念念的茶,但总是碰巧的遇见,却最终几经寻找而不可复得,由此锻炼出淡泊的心性,皆因人生中的不可强求也。  相似文献   

14.
一茶一人生     
蔡钱英 《经济月刊》2011,(3):110-111
人的一生总会为一件事、一个人或是一段情而倾尽所有,甘之如饴,任凭外界时过境迁,外人评头论足,在他看来,也只不过是是是非非擦肩过。江元勋,一个爱茶如己的人,作为正山小种红茶第24代传人,在21世纪的今天,不仅传承了祖祖辈辈的基业,而且开创了新的奇迹——曾经专供外销的正山小种红茶,  相似文献   

15.
《时代经贸》2010,(9):62-66
5600元一斤的极品洞庭碧螺春茶抢在龙井之前登陆京城老字号吴裕泰,带来了春茶的清香,更勾起了人们对今年茶事的好奇,今年吴裕泰洞庭碧螺春茶的特色是什么?还是这个“绿”字,在吴裕泰的柜台上,从外表上看洞庭碧螺春依然是那样碧绿,但绿的内涵却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茶一人生     
人的一生总会为一件事、一个人或是一段情而倾尽所有,甘之如饴,任凭外界时过境迁,外人评头论足,在他看来,也只不过是是是非非擦肩过.江元勋,一个爱茶如己的人,作为正山小种红茶第24代传人,在21世纪的今天,不仅传承了祖祖辈辈的基业,而且开创了新的奇迹——曾经专供外销的正山小种红茶,因"金骏眉"效应成功撬开了内销的大门,走俏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7.
杭城茶馆素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航 《当代经济》2003,(3):10-11
近年来,杭州许多茶馆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杭城众多的休闲生活方式中,上茶馆喝茶可说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杭州茶馆有着悠久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是茶的故乡,杭州又有“茶都”之美誉。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叶研究会、国家茶叶检测中心、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等10多个国家级的茶叶中心总部均都设立在杭州。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坚持以茶叶为依托 ,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小城镇建设三大战略一起抓。目前 ,该镇茶园面积已突破2万亩 ,与茶叶相关产业的社会总产值已达 1亿多元 ,全镇财政收入的 70 %、农民纯收入的 80 %、村镇积累的 90 %均来自于茶叶及相关产业。茶叶产业的蓬勃兴起 ,不仅揽活了一个企业群 ,带富了一方群众 ,而且繁荣了一个小城镇。五山镇独具茶乡特色的山水园林式小城镇建设已被选入全市小城镇建设 2 0个重点镇和全省文明村镇创建示范点之一。以茶兴业 ,全力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五山镇过去是谷城县有名的穷山乡。 90…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经济学,既关注于财富本身又不失于人文关怀,犹如一杯浓茶,虽有几分苦涩,几分神秘,但细品则出三味:一味快乐,二味厚重,三味致用。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2006,(12)
企业简介中国云南思茅德福经贸有限公司于2004年9月在思茅市注册成立,是一家外经贸企业,具有边贸和大贸经营权,经营范围为:机电产品、日用百货、农副产品、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珠宝玉石、茶叶、边贸木材、橡胶、水冬瓜等经济林木种植及加工、矿产品的销售等。思茅德福经贸有限公司预计投资2.9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项目”,并于2005年12月28日与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