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上市公司总体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显著,且两者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对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除了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技术业和制造业公司外,其余行业的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沪市1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企业绩效、多角化经营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正相关;高管薪酬差距导致企业多角化经营倾向,然而多角化经营却并不一定导致好的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3.
高管薪酬激励是公司治理中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以201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并就这些因素与高管薪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高管学历、地区和行业因素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有显著影响,而董事会规模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企业内外部薪酬差距会影响企业绩效。针对电子通信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发现: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高管团队—普通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显著倒"U"形关系;高管团队—行业、地区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对不同层级薪酬制定、层级间薪酬差距范围设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蜀秦 《消费导刊》2014,(10):113-113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绩效的相关性,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OLS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持股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但上市公司的薪酬激励机制尚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费用黏性指成本的边际变化率在业务量上升和下降时这两个不同方向上的不均等性,本文研究费用黏性的目的是使企业制定合理的高管薪酬结构。为此,本文选取2005-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高管薪酬结构对成本黏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存在费用黏性,其中:成长期短期货币薪酬会抑制费用黏性水平,长期股权激励会增强费用黏性水平。衰退期,短期货币薪酬会增强费用黏性水平,长期股权激励会抑制费用黏性水平。从研究结论看,不同生命周期要制定不同薪酬结构。  相似文献   

7.
通过以122家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公司经营性资产质量进行评价,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性资产质量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经营性资产质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管薪酬激励政策与经营性资产质量显著正相关。公司应避免股权过于集中以及应加强完善管理层薪酬激励政策来提高经营性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8.
《商》2015,(26):20-21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高管薪酬激励对管理层决策有一定的导向性。本文选取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4年的截面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建议高管薪酬机制的完善与提高应作为基础性的激励机制,以更好地带动其他方面的激励效果,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委托代理理论的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以解决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高管薪酬的支付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相应的业绩?将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挂钩能否激励管理层?本文以2010年-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业绩越好的企业,高管薪酬越高。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股权集中度和政治关联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分析的研究框架,通过对2012-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对政治关联企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显著影响,对非政治关联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并且政治关联程度越低,股权集中程度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越有效.这不仅丰富了影响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因素研究,一定程度上也为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张剑英  王姣 《商业研究》2015,(2):120-126
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对成本粘性现象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与管理者息息相关的薪酬是否会影响成本粘性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研究高管薪酬水平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水平与企业成本粘性水平负相关,即较高的高管薪酬会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水平;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这一影响更为明显。因此,企业有必要制定合理的薪酬水平以降低管理者自利行为,国有企业的监管制度和薪酬体系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是企业寻求长远发展和快速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薪酬制度又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薪酬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激励制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调整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受公司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外上市公司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以国外成熟的上市公司为案例,研究其2011年高管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并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作对比,找出差距,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管团队的经营活动决策受制于自身特征,往往也受制于股东治理机制的影响,尤其是以薪酬和晋升为手段的激励机制。基于代理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提出了高管团队-激励机制-企业社会绩效的研究框架,以2005年~201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社会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probit面板数据提出以薪酬和高管持股为主要特征的激励机制以及其在两者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年龄、性别、教育与企业社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薪酬差距对高管团队年龄、性别以及任期与社会绩效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高管外部薪酬攀比心理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外部薪酬攀比心理能够显著加剧企业违规行为,即高管外部薪酬攀比心理越强,企业违规倾向越大、严重程度越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能够显著抑制高管外部薪酬攀比心理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情境性分析表明,高管外部薪酬攀比心理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正向关系在低货币薪酬、高持股比例或低市场化水平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高管外部薪酬攀比心理与企业违规行为的相关文献,同时为高管薪酬制定以及如何规范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深入研究,是完善薪酬相关理论,优化薪酬激励机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2008-2010年符合条件的煤炭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高管薪酬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总体水平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薪酬差距和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也呈正相关,但在统计上不十分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程秀华 《消费导刊》2012,(4):28-29,20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管薪酬数据披露逐渐透明,离管激励体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以较具代表性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从实证角度研究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设性建议,力求能为建立适合我国企业背景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邹炼 《北方经贸》2009,(3):106-107
以沪深两市A股51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规模、高管持股比例和所在地区经济水平等互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完成了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取57家发电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中披露的企业业绩和高管薪酬的数据,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利用线性回归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研究。发现从整体样本来看,发电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呈显著正相关。但企业对高管层人事管理政府行为较多。应加大对高管人员的市场化管理,构建多元化的薪酬激励结构。  相似文献   

19.
梁红 《上海商业》2021,(4):154-156
以安徽省上市公司2015-2019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出显著正向相关关系,考虑产权性质这一调节变量之后,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较之民营企业激励效果更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间呈现出更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2007-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管理层薪酬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考察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管理层薪酬之间敏感系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薪酬与资本化研发支出强度显著正相关;在研发支出费用化强度更高的公司,管理层薪酬与研发支出费用化强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对于企业盈余,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人并未给予研发支出资本化更高的薪酬激励,即使在研发支出资本化强度更高的公司也是如此,说明委托人无法理性察觉,由研发支出资本化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带来的股东未来财富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