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维·罗森的<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超越传统财政学,成为公共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共财政的研究对象之一.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构建公共财政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改革政府预算制度;建立"纳税人"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财政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我国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出现的低效率的现象表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需要不断完善。文章首先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接着就我国目前公共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我国现实状况出发,以公共服务的供给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从理论上提出了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关系的逻辑矩阵,并运用实际数据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差距以及公共财政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服务中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平等享受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政府应从制度上规范和保证这种权利的实现。目前我国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措施,是逐步实现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级阶段实现城乡人均公共支出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普遍公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初级阶段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最低公平。我国目前处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初级阶段。为此,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框架,是建立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预算体制,建立以实现最低公平为条件的农村公共服务内容体系,建立以平衡政府间公共财力为原则的转移支付体制,建立主体合理、机制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公共财政在理念和实践上愈益趋向民生财政。同时,"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已成为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弄清民生财政建设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开始有所遏制,但由于农村社会发展历史欠账较大以及受体制政策等因素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仍然十分明显,主要体现为投入力度不均等、供给水平不均等、供给质量不均等和成本负担不均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原因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不匹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缺乏有效问责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较为单一。十二五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制定全国和省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二是强化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权责;三是以制度统一为切入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进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财税体制改革;五是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六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政府管理模式单一化和公共服务需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政府自身存在的缺陷,决定了其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直接生产者是低效率的,并且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因此,政府利用公共财政的社会职能,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不但实现了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组织发展,而且有利于建设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平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东霖 《生产力研究》2011,(10):42-43,8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公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领域的基本体现。文章首先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接着就我国目前公共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公共服务均化视角下的财政体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与基本导向。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需要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明确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责,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及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形成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11.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主要内容,是财政在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在对浙江省、江西省和陕西省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第一部分总结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外延及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行性、政府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指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财政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遵循的原则、实现均等化的步骤、需要采取的财政政策与措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2.
李睿熠 《发展研究》2011,(5):101-103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正处于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不仅是党的十七大的战略要求,也是当前新阶段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需要和紧迫任务。本文力求从法律制度视角,对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应遵循统一性、广泛性、适应性和动态性等原则,重点要建立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法、完善公共财政的法律制度、健全监督法律制度、建立评估考核制度、居民权益保障、诉求、救济制度等法律法规内容,进一步提出加强立法、执法监督以及鼓励地方先行探索建立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经验,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创新,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海涛  程岚  秦强 《财经科学》2008,(12):96-104
为居民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我国在城乡之间长期分割运行"二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农村居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在我国国力逐渐强盛之时,中央适时的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举措,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4.
孙戬 《经济问题》2012,(6):107-11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有效的财政政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财政责任划分不明确、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资源配置不均衡、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建立权责明确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改革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5.
张亮  王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2,(12):234-235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以清晰界定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和收入划分为制度基础。在阐述俄罗斯财政体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俄罗斯基本公共服务理念、现状和实践途径,重点总结出对中国实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六屑六中全会和十七人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目前公共财政框架下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不到位、不均等矛盾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社会基本平等、解决民生问题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亦提出,到2020年,沪苏浙要实现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目标,这一重大目标的提出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利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也是实现沪苏浙区域一体化最基本的目的和要求,沪苏浙区域一体化,首要和根本的就是实现其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公共财政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共财政要致力于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使不同区域的居民享有比较均等的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和良好生活环境。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省际间基础公共服务综合水平差距较大,尤其以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同其他省市的差距最大。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是解决中国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根本途径。具体措施有:合理确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和标准,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均等化责任,实现专项转移支付与一般转移支付的有机结合,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谢立新 《江南论坛》2011,(12):47-48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社会公共产品的公平分配和共享程度,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更是普惠妇女儿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西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政府职能不清、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成本高昂、供给体制存在缺陷。西北地区要实现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完善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财政体制,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西北地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加强西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工作,降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  相似文献   

20.
论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适应当前形势,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明确要求.研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的关系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