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一、台商来闽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福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两省仅一水之隔.福建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三优势,一直是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截止1992年底,福建省批准设立的台资项目达1927项,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3.84%.协议投资金额为24.99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台商来闽投资经营和办企业有如下特点:1.非公开性投资。因受台湾大陆政策的影响.多数台商都未以公开身份在大陆投资.而以其在第三国(地区)所设立的公司名义投资福建。这类企业表面上看是非台商投资企业,但实际上投资者都是来自台湾的居民。  相似文献   

2.
一、台商来闽投资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福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两省仅一水之隔。福建凭藉天时、地利,更兼人和之优势,一直是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截止1992年底,福建省批准设立的台资项目达1927项,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3.84%,协议投资金额为24.99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福建省台商投资企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979—1987年)自1979年台商在泉州市开办第一家合资企业之后,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渐趋缓和,台商陆陆续续开始在闽投资办企业。这期间台商投资多采取单个,间接,隐弊的试探方式,故具有投资项目少,投资金额小的特点。全省共批准台商投资企业58家,吸收台资金额3968万美元。发展阶段(1988—1989年)这一阶段一方面因为台湾当局逐渐开放工商界人士赴大陆考察;另一方面福建省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多层次格局,吸收外商投资的配套承受能力大为加强。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我国大陆继美国、东南亚诸国之后成为台商投资新的热点地区,并呈现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1、投资迅速增长.随着大陆经济的较快增长,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能源、交通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充分重视,这一切使大陆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为台商投资大陆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投资总额迅速增长。根据经贸部提供的数字:1992年头九个月.台商协议投资额比1991年底的34,3亿美元又增加了29.7亿美元。这样,台资在大陆历年吸收的外资中已位居第三、累计协议总金额已达64亿美元,接近美国65.5亿美元的投资额。另外.台湾排名在前100位的大企业中有三分之二的企业的董事长或高级经营主管纷纷来大陆考察或洽谈投资合作事宜,不难看出台商的投资信心越发增强。  相似文献   

4.
台商对祖国大陆农业的投资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80年代初,台商就开始对大陆农业领域进行投资。目前投资领域主要包括种植业、渔业水产、畜牧业、食品饮料及饲料加工、木竹等,投资项目累计超过4000个,投资金额达20多亿美元,分别约占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与投资总额的16%与11%。当前在两岸入世的影响下,台商对大陆农业的投资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投资区域也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1、目前台商向内地投资和贸易现状 据外经贸部统计,截止1994年底,我们共批准台资项目25000多个,协议台资金额2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近100亿美元,分别占吸引外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12.2%和8.3%。迄今各省、市、自治区都已有了台资企业。 随着台商到内地投资项目日渐增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两岸经香港间接转口贸易迅猛增长。据港英当局统计,1979—1994年的16年中,海峡两岸间接贸易总额500多亿美元,年平均增长40%。  相似文献   

6.
推动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在现代经济社会里,跨地区的贸易、投资活动必然带来相应的资金流动,从而衍生对两地贸易结算、资金汇兑、融资等金融服务需求,这是经济、金融互动的客观规律。自祖国大陆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和深入,规模不断扩大,两岸贸易额自1979年不到1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305.33人美元,祖国大陆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地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至今,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企业已将近5万家,累计合同投资金额497.44亿美元,实现到资272.66亿美元,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占台商对岛外投资的首位。而从祖国大陆吸引外商投资的来源地看,台湾则仅次于香港、日本和美国居四位,按理,如此密切的两岸经济联系必然相应的要求两岸金融业进行密切的合作与交流,为两岸经贸互动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发挥金融的核心与枢纽作用,然而,反观两岸交流合作的现状,我们却发现由于台湾当局的人为限制,目前仍处在低层次的间接的状态,严重滞后于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现实需要,主要体现在:(1)两岸不能直接通汇,两岸贸易结算与汇款通过第三地(如香港)间接进行。台湾当局直到1994年到允许100万美元以下的汇款不必经第三地转汇,祖国大陆地区银行开出的信用证,不必再通过第三地银行转开,但由于金额限制太严,实际意义不大,据台湾有关银行业人士估算,目前在祖国大陆的台商资金融通大约有50%是通过两岸地下机构进行的。(二)两岸金融机构不能直接进行业务来往,台湾地区银行只能通过海外分支机构与祖国大陆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进行金融业务往来,1995年之后,台“中央银行”虽开放台湾地区银行离岸金融业务部分与祖国大陆银行海外行进行业务往来,但仍未突破间接性质,(三)海峡两岸的银行不能彼岸设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去年台湾当局虽然一度迫于外界的压力,开始在内部酝酿开放银行业到祖国大陆设立办事处,但至今一这政策仍未松动,两岸金融交往的严重滞后已给两岸经贸活动带来许多不便和阻碍,两岸汇路不畅给贸易结算和台商资金汇出入增加了不必要的环节,抬高了台商资金营运成本,也导致地下通汇网络的盛行,对两岸的金融监管和金融秩序不利;台湾地区银行的许多重要客户-台商都到祖国大陆投资发展,而银行本身却不能到祖国大投设立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这既不利于台湾岛内银行的业务拓展,也限制了祖国大陆台商的融资渠道,不利于台商的经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一直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首选地。截至1999年9月底,全省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5804项,合同金额107.9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利用外资总额的22.41%和18.51%,台资已成为福建仅次于港资的第二大外资来源。  相似文献   

8.
<正>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大门,是与国际大都市——上海毗邻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级市。 自1990年开设第一家台资企业至今,昆山已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140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60多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30多亿美元,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世界500强企业也已经有23家  相似文献   

9.
<正> 由于台湾岛内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环境恶化及两岸入世造成的机遇与挑战,在外商对台投资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台商对大陆投资则持续增加,而且投资区域与产业结构也发生新的调整与变化。 台商对大陆投资保持高增长 台商已成为大陆利用海外资本的重要来源地区之一,台湾还一度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大陆第二大外资。90年代中期后,由于台当局政策的限制与大陆环境的变化,台湾投资出现停滞,  相似文献   

10.
苏崇铭 《中国外资》2007,(10):29-30
<正>尽管两岸加入WTO以后,两岸之间的经贸关系已日益密切,但是仍受限于两岸特殊的政治情形,造成台商在大陆资金不足的问题,譬如台湾法令规定企业对大陆投资不得超过净值的40%,故需另寻求金融机构管道筹资,而在大陆金融机构方面,由于台商尚未在大陆累积信用,对于台资企业贷款也比较慎重,造成台商在大陆  相似文献   

11.
两岸金融交往若干问题的探讨范起兴一、两岸金融交往的动因和背景(一)两岸经贸联系客观要求金融交往。在贸易方面,两岸经香港的转口贸易额1993年达144多亿美元,其中台湾产品到大陆达129亿美元,大陆产品到台湾只有14亿多美元,台湾方面获得1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台资数额大幅度增加。1987年前来厦台资很少,全市兴办的台资企业仅20家。当年底台湾当局迫于内外压力,有限度地松动了台胞回大陆控亲政策。使来厦台资开始以较快速度发展起来。1988年,厦门批准兴办的台资企业就有87家,协议投资金额达1.4亿美元,使在当年来厦的海外投资中台资跃升第一位。1989年,虽有北京动乱的影响,但台资入厦势头不仅未减,而且有了加快,全年批准台资项目131 项,投资金额4.81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64%和48.5%。进入1990年以来,来厦考察投资环境,洽谈投资项目的台商都比过去有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张平沼 《中国外资》2007,(10):23-24
<正>中国大陆自1979年从事改革开放以来,展现了中国人民勤奋强韧的生命力,令平沼体会到台湾与中国大陆若能结合彼此优势,共同合作,将可创造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因此即自许能为两岸经济发展贡献一己之力。因此平沼自1989年设立"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其后于"立委"任内积极推动立法,于1990年开放台商大陆投资、贸易;在过去几年担任"国策顾问"期间,也深感两岸经贸交流对台湾经济发展之重要性。回顾平沼致力于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及台商权益之维护的这十余年来,虽然一  相似文献   

14.
根在台湾,枝连两岸,花开大陆,果满世界——这是台商投资企业在大陆发展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陆各项便利台商投资的政策效果。作为台商投资重地的江苏省,外汇局近年来推出多项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并主动积极地征求台商的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陈莲 《国际金融》2014,(2):50-52
作为首批赴我国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大陆企业,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四家大型银行的香港分行分别发行“宝岛债”,2013年12月10日在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同步挂牌交易,合计金额为67亿元人民币。发行“宝岛债”是两岸经贸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既有助于扩大岛内“宝岛债”市场规模,为台湾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也为大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有助于其改善负债结构;同时也有利于两岸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被视为两岸金融合作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自从对外经济开放以来,包括台商在内的境外资本,不断投入我国大陆地区市场。晚近十余年来,虽说台湾地区政府对于台商赴大陆投资采取「戒急用忍」的保守管制态度,但终究无法抵挡全球赴大陆投资的热潮。随着越来越多的台商赴大陆投资,两岸经济贸易的纠纷层出不穷,但自从台湾方面提出「两国论」后,两岸官方协商平台即因长期因政治因素的困扰而告关闭,两岸关系长期陷入危机动荡、停滞不前的状态。欠缺正式协商管道窘境下,这些前进大陆投资的台商,非但欠缺政府计画性的辅导及奥援外,其处于陌生的政治、经济、法制、及社会制度下,处境犹如陌生环境下的孤儿。本文爰就现实两岸经贸环境下探讨台商在大陆所容易遭遇的问题及现行的争端解决管道,并侧重介绍两岸经贸争议仲裁制度之发展近况。  相似文献   

17.
<正> 1989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杏林—海沧台商投资区,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48万。区内享受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待遇,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自设立台商投资区以来,台湾的企业界、商业界、金融界纷纷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办企业,投资势头直升猛上,至今年6月份,厦门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310个,协议台商投资8.4亿美元,分别达全国台资项目和  相似文献   

18.
吴方  吴暾 《中国外资》2011,(14):181-182
宝安区是目前大陆台商投资最多、台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及两岸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必将对宝安区的经济贸易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合作协议的基本内容、台资企业在宝安投资情况和宝安区对台湾的出口情况等进行分析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宝安区出口关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冲击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投资北京》2008,(9):38-40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信息统计.2008年7月.共有6支新生的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基金设立.总体规模达到31.36亿美元。同时,共有37家VC/PE机构对26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股权投资.其中已披露投资金额的22个案例涉及投资总额14.20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6455.17万美元。投资案例数量与6月份环比减少3.7%,投资金额环比增长345.1%.单笔投资额巨幅增长,创投市场表现活跃。  相似文献   

20.
宝安区是目前大陆台商投资最多、台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及两岸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必将对宝安区的经济贸易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合作协议的基本内容、台资企业在宝安投资情况和宝安区对台湾的出口情况等进行分析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宝安区出口关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冲击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