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过境俄罗斯的CPC管道出口的哈萨克斯坦原油数量占全哈原油出口总量的近80%。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哈国原油出口业务面临多重困难。2022年6月7日,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正式宣布,自2022年6月份起,哈萨克斯坦出口原油将使用新的品牌“KEBCO”,以强调原油产地为哈萨克斯坦。作为哈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KEBCO品牌的成立将可能带动哈国能源领域系列变革,对哈国能源出口避免制裁风险、扩大市场影响、实现多元化出口、提升出口效益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中国石油企业在哈国上游投资项目应紧密跟踪市场变化,把握机遇,审慎评估风险,稳步推进在哈投资原油出口效益和议价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石油市场现状及石油出口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原油和成品油市场现状以及原油进出口情况,并对其2010年石油需求和供给能力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 投资与合作 哈萨克斯坦与阿塞拜疆达成跨里海原油输送项目原则协议 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公司与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索科尔(SOCAR)就跨里海原油输送项目达成基本原则协议.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斯坦石油工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2007年,哈萨克斯坦国家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包括哈属里海水域在内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48亿吨.在哈14个州中,有6个州发现了油气田.哈萨克斯坦原油产量在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油气工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8年共生产原油及凝析油7062万吨,生产天然气332亿立方米,其中约有85%以上的原油用于出口.随着里海海上油田的投产,哈萨克斯坦的原油年产量将超过亿吨.近年来哈通过技术改造、兼并收购等措施大力提升炼油业发展水平.面对国际油价的变化,哈政府采取更加务实的油气资源和财税政策,及时调整油气政策以保障本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任雁群  徐之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3):27-32,109
2012年7月哈萨克斯坦《长输管道法》正式生效,之后哈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政府命令对该法进行完善和细化。该法律旨在保障哈萨克斯坦国家能源及生态安全,保证哈国境内原油和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可靠及高效运行;并以法律的形式优先保证哈国内用户对原油及天然气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出口销售。该法规定了在长输管道领域哈萨克斯坦政府拥有国家优先权,并提出了国家运营公司的概念。该法规定的国家优先权、国家运营公司及长输管道油品接入顺序将影响中方股东对合资公司的掌控,并可能对哈萨克斯坦通过中哈原油管道向中国方向输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24日,迄今中国最大的原油储备库一一中国石油集团位于新疆鄯善的国家级原油商业储备库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10座单罐容积10万立方米的大罐开始注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新疆鄯善原油储备库工程总规模为800万立方米,总投资65亿元。其中一期工程规模为100万立方米,占地面积为480亩,投资8.56亿元,主要储存西部原油管道(鄯善-兰州干线)输送的新疆原油和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于2008年3月1日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网站发布的新闻稿,该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了两项油气领域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石油集团称,一项协议是关于扩建两国间现有的原油管道,另一项是关于联合开发哈萨克斯坦的乌里赫套气田。该公司未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两家国有公司去年11月签署的一份协议中曾提及联合开发乌里赫套气田,但尚不清楚此次协议中是否添加了新的内容。根据去年11月签署的协议,  相似文献   

8.
政策要闻     
《国际石油经济》2008,(6):80-82
巴西上调燃料油价格;埃及议会批准提高燃料价格议案;俄罗斯决定大幅上调电力和天然气价格;越南开征矿产开采环保费并提高原油出口关税;哈萨克斯坦正式开征原油出口税  相似文献   

9.
国际原油价格的低位徘徊,促使中石化和中石油近期开始纷纷大规模上马原油商业储备库的扩建。中石化第一个大型原油商业储备库本月将投入使用,并计划再建两个石油商业储备基地。中石油国内最大原油商业储备库也刚在新疆投入运营,开始注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与原油相关的主要税种有矿产资源开采税、出口关税和公司所得税,哈萨克斯坦主要有矿产资源开采税、出口租用税、出口关税、公司所得税和超额利润税。在布伦特油价为80美元/桶,不考虑投资、成本变化的情况下,俄哈两国原油项目承包商单位收入边际所得基本相当,俄罗斯为27%,哈萨克斯坦为30%~31%;在考虑平均投资和成本后,两国原油项目承包商单位收入净所得差距较大,俄罗斯只有11%,哈萨克斯坦却达到26%~30%,两国政府净所得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哈政府以石油税收最大化为导向,则其财税政策变化的空间和可能性远比俄罗斯大。在高油价时,俄罗斯税收对投资成本敏感,项目投资和成本上涨直接导致承包商税后净利润水平下降,降低单位投资成本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而哈萨克斯坦税收对投资成本缺乏敏感性,如果适度提高投资和成本能提高项目储产量,在税后利润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承包商加大项目销售收入能够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环渤海地区的原油资料、炼油工业、成品油市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发3展的趋势和渤海湾油区的含酸油加工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郭沂  杨超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8):59-62,109,110
中哈原油管道目前油源供应区域的产量在不断递减,必须加紧实施管道全线增输改造项目,并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从哈国最具资源潜力的曼格斯套和滨里海油区吸引大量资源,以保障管道的油源供应.目前,曼格斯套和滨里海油区生产的原油出口欧洲/地中海/波罗的海市场的效益优于通过中哈原油管道向中国出口.为有效地吸引哈国西部及里海地区资源长期稳定地配置到中哈原油管道,必须降低管道现行运行成本、提升管道竞争力,并优化哈国原油接收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原油、成品油的消费状况和进出口状况,对与石油市场相关的各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未来10-15年全国成品油消费总量增幅将继续维持平缓增长势头。由于乙烯和对二甲苯需求量的稳步增长,对化工轻油的需求量将会继续增加。建议在原油加工量一定的情况下,应将有限的石油资源优先保证化工产业发展,抓紧实施石油替代和燃料多元化战略,加快替代燃料的开发,尽量减少交通用油的比重。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我国油气管道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蒲明  马建国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3):26-34,105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长度约8.5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4.5万千米,原油管道2.2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8万千米。2010年我国重点建设的管道工程有中亚—中国及西气东输二线、中哈二期、中缅、陕京三线等天然气管道;漠大线及大庆—锦西、日照—仪征、日照—东明等原油管道;甬绍金衢、长娄衡郴、贵阳—桐梓、樟树—上饶等成品油管道。我国已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资源多元化、调配灵活化、管理自动化的产运销体系。天然气管道成为近年来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重点,河西走廊等油气管道走廊带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积极构建省内天然气管网;与煤制天然气项目配套的管道正在加紧设计和建设。"十二五"全国将新建天然气管道4.5万千米、原油管道0.9万千米、成品油管道2万千米,到2015年我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将达到15万千米。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1年,中国石油工业实现了新发展、创造了新业绩:国内原油产量在2010年首破2亿吨的基础上继续微增0.3%;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大关;炼油总能力达到5.4亿吨/年,比上年增长5.2%;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的总长度分别达到2.13万千米、2.04万千米和5万多千米,两个战略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基地投入运行;境外油气权益产量达到8500万吨油当量,国内外资参与合作在建或筹建的多个大型炼化项目有了新进展.我国石油企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资源基础更加夯实,市场份额稳步扩大,资源整合继续推进,战略合作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炼油、石化产业资源的整体集成和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原油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由此产生“石油产业安全”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资源,规避行业风险.已经不是单一地进行某项优化如乙烯原料优化等所能解决的,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同时考虑多条油化产业链的需求,对炼油、石化产业资源进行整体集成和优化,才能做到资源利用的最佳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汽车等支柱产业迅速兴起,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使石油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逐年提高,而原油增长速度相对较低,导致国内石油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为确保我国石油、石化工业长期稳定发展,亟须落实石油资源并优化资源配置。从近中期我国石油供需形势的分析预测入手,探讨了原油配置的区域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缘政治因素在2006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中发挥关键作用。2007年随着全球和美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非OPEC国家原油供给增加超过全球新增原油需求,OPEC剩余生产能力也将增加。因此,全球原油供求因素将不支持油价上涨。预期2007年全年油价不会超过2006年水平,如果不出现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全年原油均价将低于60美元/桶。  相似文献   

19.
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需求和价格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且比较频繁的行业,传统的局部测算工具已经无法适应大型炼化一体化石油公司的整体业务链运营。重组后的中国石油实现了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运营格局,迫切需要科学、量化的决策辅助工具来合理解决资源配置、炼化生产与市场布局的优化问题。大型线性流程优化模型系统立足中国石油总部层面,涵盖了141种原油、69个炼厂、31个成品油销售市场,可对进口原油油种、国内资源配置、成品油流向等进行优化设置。优化模型系统经过进一步的功能拓展还可实现影子价格分析、瓶颈因素分析,能为大型投资项目、战略规划等提供量化的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低硫轻质原油期货合约为例,介绍了国际原油期货合约的基本交易规则,并结合我国期货贸易的开展情况,提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