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简易程序作为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以其诉讼成本较低、诉讼周期较短、诉讼程序较简便等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审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民事简易程序仍存在对平等原则没有足够重视、立法上的粗线条、制度设计不合理、司法实践中的扩大化与混乱性等缺陷,限制了民事简易程序功效的发挥,也影响了其作为民事诉讼程序所应具有的其他价值和功能。本文从简易程序外延的扩大与完善、简易民事案件相关诉讼程序的简化及强化、纠正过于简化的程序规定,以及简易程序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相衔接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对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重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杨柳君  沈雁 《企业导报》2014,(23):148-149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作为与普通程序所不同的一种诉讼程序,具有普通程序所不具有的特点,其运行机制自然与普通程序会有所不同。笔者试从行政诉讼简易程序之启动机制、当事人权利保障机制、设立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转化机制几个方面来规范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运行机制,促使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有效运用于诉讼之中,提高整个行政诉讼领域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澳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通过劳动监察的调解和处罚、检察院的调解和起诉、法院劳动民事案件和劳动刑事案件不同程序的启动,以及民事诉讼程序等的设计,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当事人的权利,稳定了劳动关系,这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督促程序设立实施的十四年来,不但未能有效实现立法初衷,效能更一步步萎缩,时至今日,已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有被荒废之危险。究其原因,可归结于立法方面的若干硬伤所致。为解决督促程序制度现存问题,使其更好的得到适用,笔者从分析督促程序的性质着手,对现行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建议。在此基础上,笔者更大胆提出完善构想,认为应将督促程序并入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5.
刘莉 《中外企业家》2016,(6):158-159
审判监督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争议较多的一个程序,它是独立于审级之外的一种重要的程序制度,不是每一案件必经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又叫再审程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案对民事再审事由作出了重大的修改和完善。其中对程序性再审事由的规定体现了我国立法机关奉行程序公正的立法理念,向构建再审之诉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目的是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有效解决当事人反映突出的"申请再审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宾  张亚琴 《企业导报》2013,(6):158-158
小额诉讼程序起源于美国,后在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了新的发展。我国在早期的法制建设中,初步构建了简易程序,这与广义上的小额诉讼程序并无区别。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事纠纷涌入了我国法院,传统诉讼程序过长的时限性致使众多的民事案件积压,不仅导致了当事人因诉讼迟延产生了严重的损失,更是影响了司法在人们心中的权威地位。随着关于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构建问题讨论的日趋白热化,在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中,我国对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初步规定。2013年1月1日,随着新的民事诉讼法的开始实施,对于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适用问题的讨论非但没有因为法律的初次具体规定落下帷幕,反而随着司法实践的展开而进入更深层次。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争议诸多,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小额诉讼程序的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7.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在司法审判实践与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引起学者关注,它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但是与此同时,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适用过程中存在若干冲突性问题。从完善立法、构建有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的法律体系、对民事案件进行分流以及加强法院的监督职能等多方面入手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在民事诉讼中,法官适时、准确、恰当地行使释明权,有助于司法活动的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效率保障。释明权作为保障案件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提升诉讼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在诉讼活动中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并真正实现平等对抗。具有代表性的德、日、法等大陆法系国家相关法律中,都有针对释明权的确定性规定。本文以借鉴国外立法成功经验以弥补我国相关立法不足为出发点,对我国释明权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2012年我国设立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但设立以来备受争议,其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是否构成诉讼制度体系上的混乱?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是否具有设立的必要?在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中原告的适格标准是什么?抑或是这里的第三人涵盖范围到底有多大?笔者认为为了避免造成制度适用的混乱,应以第三人撤销制度代替案外人申请再审程序,原告的适用标准应以是否具有救济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但同时也要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实现法安定性、程序保障及实质正义等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民事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纠纷案件而适用的程序。本文从民事简易程序的概念出发,阐述了简易程序的价值和功能,提出了设立简易程序的基本构想,对民事简易程序的正当性问题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何炜 《企业导报》2009,(10):146-146
世界各国的法律都对逮捕制度贯以高度关注,从逮捕的主体、程序到逮捕行为的法律效力以及对当事人的救济,西方各国均有较为完善的规定。我国在这方面则显得有些薄弱,不利于当事人人权和具体程序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李伟 《活力》2011,(18):69-69
一、法院加大调解和撤案的措施对民行监督的影响从现行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来看。大量民事案件都以调解方式结案,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民事调解的法律监督职责。而民事诉讼法调解程序也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申诉人对民事调解书提出申诉,  相似文献   

13.
郭妍琼 《企业导报》2010,(4):171-171
英美法制发达国家在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方面很有建树,在强调当事人主导证据收集的同时,为当事人获取收集证据的途径设置了一系列保障程序,并赋予了法官广泛的程序指挥权,使证据收集成为当事人与法官协同完成的诉讼活动。合理吸收有利于构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收集的基本模式和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和采用的一项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原则,它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民商事诉讼领域的延伸,是确定管辖权归属的重要制度之一。在各国的相关立法和国际公约中都明确规定了协议管辖制度。本文主要探讨了国际民事诉讼中协议管辖的基本问题,并针对我国立法在协议管辖制度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继续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实现司法公正的实体价值、程序公正的程序价值,便于法官在此基础做出准确的裁判,在我国设立传闻证据规则意义重大,而且我国目前也己经具备了设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各方面条件。本文建议以西方传闻证据规则为蓝本,确立以"原则加例外"辅之以配套措施的立法模式,构建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传闻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案件在我国现阶段有日益增加之趋势,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劳动争议仲裁机制解决劳动争议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程序保障理念的指导下,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举证责任制度、仲裁时效、仲裁监督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机制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继续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实现司法公正的实体价值、程序公正的程序价值,便于法官在此基础做出准确的裁判,在我国设立传闻证据规则意义重大,而且我国目前也己经具备了设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各方面条件。本文建议以西方传闻证据规则为蓝本,确立以“原则加例外”辅之以配套措施的立法模式,构建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传闻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8.
论股东派生诉讼的当事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辉  欧滔 《企业经济》2005,(9):186-187
股东派生诉讼问题是一个公司法上的问题,也是民事诉讼法上的问题,尤其是关于股东派生诉讼的当事人确定更是当前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各国的立法实践出发,在对各国关于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的立法实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对于股东派生诉讼各当事人的适格条件以及立法形式。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对实现民事诉讼程序的效率性和安定性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保护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合法利益.但证据失权制度作为一个新生的制度,要在我国民事纠纷日益繁杂、 当事人水平参差不齐的司法现状中发挥其真正价值,还需要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上诉状应当递交给原一审法院,上诉费要交多少也由原一审法院确定,民事案件二审程序的最先受理的法院是原审人民法院(一审法院)。民事案件二审的一部分工作要由原一审的人民法院来完成。这种法律设计混淆了一、二审法院的审理职能,既不合乎情理,又有悖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弊病多多,瑕疵多多,应适时修正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