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洗钱是一种国际性的犯罪,由于金融机构是资金流动的载体和媒介,是洗钱活动的主要渠道;也就使金融机构处于反洗钱的前沿。本文参考了国际上关于反洗钱的几个有影响的国际公约和我国金融机构现行的反洗钱的法规和措施,对金融机构如何加强反洗钱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尽管近年来我国反洗钱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和显著进步,但与反洗钱国际标准要求和发达国家工作水平相比,目前我国反洗钱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反洗钱工作面临较大挑战。走私活动与洗钱活动的关系虽然密不可分,但现阶段我国海关尚无进出境洗钱犯罪的管辖权,且由于实践中走私罪与洗钱罪无法实现数罪并罚等客观因素,导致海关在当前反洗钱工作大局中显得有些被动,反洗钱工作领域尚有拓展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法制的完善,海关应主动加强反洗钱工作意识,拓展反洗钱工作领域,加强进出境监管力度,争取扩大海关对进出境洗钱犯罪案件的管辖权,在国家反洗钱工作中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入世后,由于各项经济、金融制度尚不健全,给洗钱犯罪留有可趁之机。本文概述了非法洗钱的方式和其资金流向通道,提出打击和预防洗钱犯罪的措施。建立健全金融和外汇管理监管措施和防范步骤,完善我国反洗钱的刑事立法,建立专门反洗钱机制和机构,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协作力度。  相似文献   

4.
洗钱与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洗钱是当今世界困扰许多国家的一种复杂而隐蔽的国际性金融犯罪,它为各种犯罪提供了金融支持。现代金融体系已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我国洗钱罪的立法尚有缺陷并亟待完善,我国加入WTO后如果不尽快建立起一个反洗钱机制,必然会导致洗钱犯罪的严重化,并最终损害我国金融机构的形象和声誉,不利于我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业竞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仍面临恐怖融资和洗钱犯罪的严峻形势,新型洗钱风险层出不穷。我国还存在反洗钱法规不完善、恐怖融资监管机制有漏洞、反洗钱国际合作不力等困境。本文在分析新加坡《国家洗钱风险评估报告》及打击跨境洗钱犯罪的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审视和分析中国开展打击跨境洗钱犯罪行为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冲突与障碍,为破解我国目前反洗钱的各种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逐步开放,反洗钱面临更大的挑战,而相关立法尚不足以形成合力来遏制洗钱犯罪。因此,应完善反洗钱法律,加强监管和防范,完善相关司法程序与制度,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建立有效的金融反洗钱体系,堵住犯罪分子利用金融机构洗钱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反洗钱法》的通过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反洗钱的法律体系,为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提供了较完整的法律支持。一般而言,金融机构是洗钱活动的必经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反洗钱法》将金融机构定位为行政相对人,明确其义务,强调其法律责任,适当保护其权利,以便堵截洗钱的黑色通道,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使跨境洗钱犯罪日益猖獗,反洗钱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我国作为外汇管制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在控制和打击跨境洗钱犯罪活动中首当其冲。面对新的挑战,我国外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有效的反洗钱控制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系统在反洗钱中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依托科技手段建立反洗钱预警体系,明确外汇管理反洗钱的法律制度,使外汇管理部门成为我国反洗钱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公安机关在打击洗钱犯罪方面存在着立案难、侦查难、合作难、协助难和处理难。加大打击洗钱犯罪的力度,必须提高对反洗钱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专门机构,培养专门人才,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作,加强与国外、境外反洗钱机构合作,完善反洗钱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金融领域反洗钱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洗钱活动日益猖獗。金融领域是资金流动的载体和媒介,因此也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对于处在反洗钱活动最前沿的金融机构来说,反洗钱是其与洗钱者博弈的过程,揭示了一种“激励的悖论”。金融机构反洗钱社会收益虽然很大,但其从事反洗钱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收益,是一种典型的外部正效应产品。运用行政的或经济的手段改变反洗钱成本与收益的对比、使其外部效应内部化是从根本上抑制洗钱、促进反洗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青 《全国商情》2007,(8):59-60
电子货币因其便利、安全等新特性,很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下一个安全、高效的洗钱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反洗钱工作现状、电子货币的相关特性和对洗钱犯罪过程影响的分析,对电子货币洗钱活动的防范与监管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洗钱是一种国际性的犯罪活动,近年来已在中国境内迅速蔓延,并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作为犯罪分子洗钱犯罪重要渠道及反洗钱主要角色的银行业,应加强对反洗钱工作的监管,建立健全反洗钱机制。加强账户管理,改进现金管理,以有效地遏制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3.
洗钱是将非法所得的大额资金通过银行账户的转换.变成看来是合法正常的银行存款的行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洗钱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反洗钱行动是一项国际共识的反违法犯罪行为。银行是洗钱违法犯罪的最主要渠道。注册会计师在银行财务审计中.对反洗钱行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实际操作中应充分关注银行会计报表中可能发生洗钱的各种疑点。达到反洗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洗钱是一种隐藏犯罪所得的行为,是社会的一大公害。作为反洗钱中坚力量的金融机构,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金融法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尽快建立全国性的反洗钱机制.加强对洗钱犯罪的防范与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5.
黄娟 《西部金融》2007,(2):56-58
日益猖獗的洗钱活动和更加隐蔽的洗钱方式需要构建有效的反洗钱机制.本文着重概述了美国反洗钱工作的实践情况,介绍了包括货币交易报告、书面守法计划、KYC原则、可疑交易报告等在内的反洗钱体系的运行机制,同时介绍了美国监管当局在反洗钱监管方面的事宜.  相似文献   

16.
反洗钱是税收与金融工作中的重点。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反洗钱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国际、国内洗钱的主要方式,指出了我国反洗钱工作中的难点,为进一步改进反洗钱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洗钱风险分类与管理是当前国际上房地产业反洗钱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房地产洗钱与反洗钱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从国家地域风险、客户风险、服务风险等方面对房地产业洗钱风险作了理论上的分类,并从内部控制、客户尽职调查、监测可疑交易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对房地产业洗钱风险管理予以政策分析,并对我国应用房地产业洗钱风险分类与管理框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洗钱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一项罪名。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打击洗钱犯罪。加深对洗钱罪法律特征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本从洗钱罪的犯罪构成入手,对洗钱罪的法律特征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我国反洗钱立法上的缺陷和司法实践中的障碍,提出了完善我国反洗钱立法,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洗钱犯罪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手法不断翻新。做好反洗钱工作,一方面要熟识反洗钱政策与要求,找出洗钱行为特征与规律;另一方面需要解决好一线员工反洗钱工作中面临的现实困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洗钱活动也越来越猖獗。洗钱已严重影响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虽然目前我国的反洗钱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加强反洗钱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