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抚育采伐是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的期间,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进行的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目的树种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一部分用材的一种作业方式。本文浅析了森林抚育间伐的种类、强度、目的、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2.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我国《森林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森林采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对森林采伐数量的控制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项制度与林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总结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我国《森林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森林采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对森林采伐数量的控制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项制度与林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总结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改革过程中依然面临林权流转不规范、林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林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和林业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障碍。总体看,应在经济先发地区推广林地"均股均利"政策,在经济后发地区继续推行分林到户政策及构建林业发展和森林碳汇联合组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完善林业服务体系,强化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规范林木采伐限额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政策失灵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是我国最主要的森林宏观调控政策,它对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从现实来看,执行情况并不理想,超限额采伐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政策低效运行的原因,据此提出提高我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政策有效性途径。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过量的采伐,致使森林大量减少、环境不断恶化。通过加强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减少森林消耗,使不断锐减的森林得到遏制,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7.
鸡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全县国有林场林业经营总面积115106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为109016公顷。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森林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使原有的林木采伐计划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规范林木采伐计划分配和使用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耕有山、造方便、林好管、树好砍”,调动和释放林农经营森林积极『生,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整体效应。探索传统的林木采伐指标分配方法,增强采伐指标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既是林业行风建设的需要,又是当前林业配套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林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试论森林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人类依赖森林而生活,享受着森林的思赐,理应爱护森林。然而,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很多方面使森林生态体系遭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破坏。更有甚者,极少数人,不顾法纪,乱砍滥伐,盗运哄抢林木,给森林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人类为了保护森林,也为了本身的生存,必须从现在起,正视这个问题,加强对森林的保护。今后的主要任务不是造林而是护要,是要还森林的本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森林经营方式由过去的以采伐为主向以管护和培育为主的转变,人工幼林的保护更加受到重视。目前,林区害鼠的频繁大发生,对林木的危害十分严重,全国每年的人工林鼠害发生面积在80万hm^2左右,这与我国过去的采伐方式不合理、造林及育林措施考虑鼠害的因素较少有直接关系。林木鼠害治理是一项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应依据害鼠分布和数量变化规律以及林木鼠害的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黑龙江省森林采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蔡亚林 《经济》2007,(12):111-112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近日表示,我国目前已基本遏制森林资源过度消耗的局面,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继续保持“双增长”势头。 统计显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已累计减少森林采伐消耗6.1亿立方米,超限额采伐势头得到基本遏制。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采伐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按森林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伐区区划和设计、山场作业及组织管理等森林经营活动,把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以达到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的目的。综述了我国森林生态采运的理论,回顾了国内外森林生态采运研究的进展,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危害林木的病虫害种类很多。虽然病虫害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防治森林病虫害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本文主要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4.
李雅坤 《环境经济》2022,(20):63-67
盗伐、滥伐等非法砍伐林木以及污染、破坏林区生态环境的行为,是森林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为了遏制森林破坏和森林退化,除了从源头严厉打击非法破坏森林的行为外,我国还应当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森林是人们生存离不开的生态环境,要想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应从细微处着手,扎扎实做好林业生产的各项工作。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应通过严格控制森林采伐而进行环境保护。过去实行简单的采伐方式,一律皆伐,整座山连片进行,不考虑包括水土保持在内的其他因素,这样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又不利于林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应转变森林采伐方式,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条件。采伐方式的转变,除了带来生态效益外,也给林农及林业采育场带来观念的冲击及长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疏伐是在幼龄林郁闭以后至成熟龄前的一个龄级的林分内,为调节目的树种个体间的矛盾而进行的森林抚育采伐。随着人工林营造面积的日趋扩大,森林经营集约度也日益提高,对于森林的抚育间伐,特别是疏伐,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疏伐分为上层疏伐法、下层疏伐法、机械疏伐法、强度疏伐法、定性疏伐法、定量疏伐法。  相似文献   

17.
一、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生态采伐 1生态采伐的原理与假说。(1)经营的林分与天然干扰所形成的林分越相似.乡土树种和生态过程持续的可能性越大。(2)森林与之有机体对生境的需求表现在:①保持在不同生态系统和景观中斑块的大小,演替系列、林分特征和结构的多样性;②保持在景观水平上的各生态系统之间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森林及相关有机体的扩散与迁移;③提供有效的森林面积,以保持森林内部的生境条件和防止过多的边缘生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试析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研究中的几种干扰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目前影响在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研究的几个干扰因素进行剖析。其中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环境难以进入市场的原因;在林生态环境资源并不是都重要计量;森林生态环境的价值既是哲学的价值也是经济学上的价值;森林的生态环境转移与它的价值转移没有实现统一;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使用的概念需要明确和统一;在林生态环境资源的监测和统计;影子价格理论在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中应用的合理性;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生产的投入产出进行过程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到及时解决,将有助于在林生态环境计量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视角分析,认为导致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中的林权抵押贷款困境的原因为信贷约束,而信贷约束主要是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时的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匹配造成的。林权抵押物价值保全风险和处置变现风险是金融机构承受的主要信贷风险。因此,打破林权抵押贷款困境,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重要举措为大力发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和适度放宽林木采伐管制。  相似文献   

20.
袁红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3,(25):145-147,192
分析导致中国森林保险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发现按"亩"计算保险金额和保险费为核心内容的森林保险制度缺陷是阻碍森林保险业发展的关键原因。加大森林保险政策扶持力度和森林保险技术研究,增加森林保险财政补贴,建设保险目的林木资产价值批量评估系统,改革现行森林保险制度,设计以"林木资产评估价值作为计算保险费和保险金额、损失理赔费计算依据"为核心内容的森林保险制度,是破解森林保险困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