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县域图形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GIS的空间插值和叠置分析技术,对淮海经济区城镇及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镇、人口较为密集,出现了明显的城镇密集带和人口集聚中心;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明显,苏北、鲁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豫东和皖北地区;通过对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进行空间聚类,将其划分为4个类型区:苏北鲁南片区、鲁中片区、皖北周口片区、豫东鲁西南片区;在概括各类型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空间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更加注重对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作为城镇体系的基础,其等级的划分也应综合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引入城市综合势能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测算指标体系,以势能测算结果为基础,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四川18个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在结合城镇建设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四川省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完善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中经济区是以关中地区的行政区域为界限,特大城市西安市为核心,地域内交通干线为轴向,中心城市为节点,联系紧密的综合经济区。关中经济区位处新亚欧大陆桥陇海一兰新线中段,城镇连绵、产业密布,聚集了全省80%的科技实力、73%的国内生产总值,具有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巨大潜能。目前,关中已建成4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和诸多产业园区,成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亮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城市一区域理论,将中心城市影响区范围的划定与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单元的研究结合起来,探讨省内城市经济区边界的划定方法,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青海产业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的宏观背景,青海必须从产业发展和空间结构优化角度,采取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在生态理念主导下,通过促进制度创新、培育特色产业和完善城镇体系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文还分别按西宁城市经济区、东部综合经济区、环湖农业经济区等5个经济区阐述了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首先将区划要素用GIS理论建立数据库,再作一个基于“种子点”的区划系统,然后根据所划分的经济区的特征,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信息数据库并完成经济区综合优度计算机评价系统,对水泥灰岩资源经济区划和综合评价工作的定量化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粮食供求紧张平衡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的基本国情和粮情,从目前看,采取区域推进的方案来发育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可能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笔者构想是:以粮食经济区的产销基本适应为基础,以粮产区为依托,以城市为中心,以合理的交通地理条件为走向,以国家宏观计划为指导,设立粮食经济贸易区。 (一)以粮食经济区的产销基本适应为基础。合理划分粮食经济区是建立粮食区域市场的前提条件,粮食产销能力的基本适应是划分经济区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喀什实例,结合喀什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发展潜力,运用SPSS软件分析并在城市中心性和场强模型基础上,指出在现有人口-产业集聚区基础上构建多层次、高效运转的城镇经济区空间组织体系是增强喀什地区竞争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镇土地级别划分合理性验证,研究和探讨了采用秩和检验法及以价定级检验法对初步划分的城市土地级别进行定量验证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并以淮海经济区某城市为例,对该市初步划定的住宅Ⅰ、Ⅱ、Ⅲ级地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检验方法均能有效地检验已划定的城市土地级别.  相似文献   

10.
研究辽中南经济区城郊经济的发展问题,具有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的普遍意义。不仅对于辽宁在实行市带县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城乡经济网络,划分中心城市经济区的体制改革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在辽中南经济区的城郊乡村经济发展中,探索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城乡融合一体的中国式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也将起到引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1年我国13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与其所在省份经济指标的相关分析、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引领效应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得出结论。(1)开发区引领效应指开发区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2)国家级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引领效应;(3)国家级开发区引领效应的综合得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4)东部开发区引领效应最强,其次为中部,再次为西部,然而其差别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扩散方程的天水市城镇土地基准地价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天水市城镇土地基准地价平衡研究,解决同一区域内不同城镇基准地价客观反映城镇之间的经济差异和地价水平的问题。研究方法:多维城镇土地分等指标体系,非均质地价空间扩散方程。研究结果:天水市商业地价与城镇之间质量及距中心城镇距离成负相关性,商业基准地价平衡前后差异较大,但平衡后地价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结论: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位于“强场强区”内的城镇,其地价主要受中心城镇扩散的影响,而位于“弱场强区”内的城镇,其地价是中心城镇扩散和周围城镇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平衡前后地价变动的主要因素为城镇质量(综合分值)和距中心城镇距离,且与城镇本身的区位交通条件关联较大。  相似文献   

13.
受历史、地理、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影响。四川省城市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水平、城镇地域空间分布和城市等级规模等诸方面。具体为城市化质量水平偏低、建制镇地域分布密度高、城镇等级规模分异大和极核型首位分布。四川省的地形地貌、环状与线状的交通布局、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强烈的政府行为共同构成了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市莲花镇土地生态质量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紧密,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好坏,土地生态质量分区有助于推动两型(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因地制宜地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期工作。文章以长沙市莲花镇为研究区,以其17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评价法,选取植被覆盖度、水面覆盖度、农作物产量、土地裸露度、建设用地干扰度为评价指标,运用线性加权法计算17个行政村关于5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分值。采用总分频率曲线法对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分值进行等级划分,将莲花镇的土地生态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土地生态质量良好区、土地生态质量较好区、土地生态质量一般区及土地生态质量较差区。根据各行政村的土地生态特征及其所处分区等级,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并对今后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县域城镇体系建设是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县的城镇建设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其独特的城镇体系结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分析了闽北山区松溪县域城镇体系历史演变特点,分别从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空间布局结构、职能结构3个方面对县域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求松溪县域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镇体系结构调整的构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客观背景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龙江国有林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国有林区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林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效应为0.394;其次是身心健康状况,影响效应为0.197;最后是家庭工作环境,影响效应为0.18。第二,社会经济环境对国有林区居民的家庭工作环境及身心健康状况都有显著影响,影响效应分别为0.34和0.37;社会经济环境借助对家庭工作环境和身心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进而影响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间接影响效应为0.07。第三,林区居民的身心健康状况对其家庭工作环境有影响,影响效应为0.15,并借助家庭工作环境因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发挥间接作用,间接影响效应为0.03。根据模型拟合结果及黑龙江国有林区客观实际,围绕小城镇建设、经济转型、保障民生等提出改善国有林区面貌、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区域农村居民点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分布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丰富相关研究的方法,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提供科学参考。以甘肃省临夏县北塬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行政村为研究单元,将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叠加分析方法相结合,并选择较优的分析指标农村居民点分离度对居民点分布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临夏县北塬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分离度指标的全局Moran指数为0.1637,并且置信度高于95%,农村居民点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地形、河流、水库、公路和建制镇等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要素因子对北塬地区农村居民点的局部显著性空间聚集和异常特征的形成影响明显,同时发现北塬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2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揭示环境因素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居民点整理可根据主导影响因子的不同而采取差别化的整理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江津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在分析江津市土地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将全市土地划分为三大土地利用区:北部沿江地区、中部丘陵地区和南部中低山地区,并提出各分区内土地利用管制的措施,期望为江津市统筹土地利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大别山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别山贫困地区应立足生态和水源涵养的主体功能,依托山区特色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逐步在大别山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转变山区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