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因历史上"岁岁丰收"而得名的常熟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活跃农村经济、致富广大农民"的总目标,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注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收到了较好效果。一、融合发展的现状截至2015年底,全市农村一、二、三产业交融发展的农业企业共有18家。初步调查表明,这18家企业有六个特点:一是分布面广。全市11个镇(区)中10个镇(区)都拥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企业。二是颇具规模。这18家农业企业,2015年固定资产8.16亿元,当年销售收入15.89亿元,实现  相似文献   

2.
一、南宁市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主要症结   (一 )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南宁市是我国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枢纽,对发展二、三产业具有区位优势。可是,南宁市的这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第二、三产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一是农村二、三产业严重失调。据农经部门统计, 1999年南宁市农村经济总收入为 117.5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为 53.07亿元,占总收入 45.16%;第二产业收入为 29.33亿元,占总收入 24.96%;第三产业收入为 30.34亿元,占总收入 25.82%;其它收入为 4.77亿元,占 4.06%。二是农民收入的来源仍然以农…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吴县市构筑起以新城区为中心的城镇群体,增强了城镇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加快了二、三产业向城镇集结和农村劳力向城镇转移,全市城镇人口已占总人口的40%左右。小城镇的加快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基本实现现代化产生了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199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40亿元,财政收入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3元。一、切实搞好规划立足高起点、面向现代化,切实搞好规划的制定和完善,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吴县市小城镇规划起步  相似文献   

4.
<正>一、青浦区乡村振兴发展现状与基础(一)乡村振兴经济基础坚实近几年,全区经济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3亿元,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99.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2.4亿元,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1亿元。这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为乡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八市是广东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近十几年来,该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同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据统计,到1992年八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730.27亿元(现价,下同),第二、三产业占81.3%,而农业仅占18.7%。在农村劳动力投放中,第二、三产业占57.4%,而  相似文献   

6.
海城市是我省农村改革专题试验区。从1988年开始,以小城镇建设作为城乡经济一体化总题的予项目进行了试验。经过5年来的试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基点,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农村城镇群体,促进了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一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是我国农村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从目前国力和地方财力看,依靠国家投资发展农村城市化是比较困难的。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大批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且有一部分敢想敢干、有经营头脑的农民进城务工经  相似文献   

7.
上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上海通过积极培育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优质农产品及农业品牌、建设休闲观光农业与美丽乡村等举措加快推进上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庞大的一、二、三产业的组合集群,增添了上海农业的产业内涵,拓展了综合发展空间。一、上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一)产业融合的新型主体初步形成1.家庭农场迅速崛起。上海坚持以家庭经营、规模适度、一业为主、集约生产为基本特征,大力促进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休闲农业就高度体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理念,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有效载体之一。近几年,南通市通州区坚持"政府推动、政策驱动、市场带动、产业联动"的发展策略,推动了休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三大产业相融合。当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旨在促进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知提出,在用地政策上,要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用地自办、入股等  相似文献   

10.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建设好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小城镇,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投资环境的改善,通过招商引资,筹集资金,为小城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能带动农村商贸、饮食、金融、交通、通讯等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文首先分析了阜阳市一、二、三产业和农业结构水平、变化速度及结构效益,其次提出了“十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二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三是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发展林牧渔业;四是调整品种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五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六是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七是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村经济》2000,(2):23-25
一、探索的成效 锡山市(原无锡县)有耕地74.88万亩,总人口99.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15万人。199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0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5.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42元。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从本地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同时,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动摇。特别是我市198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以来,我市的农业现代化道  相似文献   

13.
加强管理促进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刘伟,王瑞奇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在农村改革和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它对改善和加强集体资金管理,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5月,上海自在青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这是青浦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蛙稻米"品牌、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一大举措。这对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使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数说     
331亿元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331亿元。一是安排257.5亿元支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统筹推进。二是安排30亿元支持河北、浙江等17个省份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三是安排15亿元支持河北、山西等17个省份开展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四是安排奖补资金19亿元支持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适时启动。五是下达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9亿元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六是下达  相似文献   

16.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地处宁夏平原北部,人均耕地面积4.02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农业人口净流出现象严重,在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过程中,平罗县将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综合改革协同推进,充分发挥了土地制度改革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作为国际著名的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GDP总量为3933亿元,其中郊县1180亿元,占30%,但是,农业总产值仅为207亿元,只占郊县国内生产总值的17.5%,而种植业仅仅占6.8%,上海市政府面对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为推动处于基础地位的农业与国际接轨,围绕江总书记发出的“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在总结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1999年10月,做出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这一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避免大规模的农业富裕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把城镇化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我国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兵团要针对目前困扰经济发展的结构单一,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等因素,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促进兵团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兵团经济,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荣成市现辖26个镇、920个村,69万人。1994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9.34亿元,名列全国农业生产百名大县首位。1995年预计可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10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人2600元。农村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99O年的55:32:13调整到目前的32:48:20,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格局。 一、发挥优势,培植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加深对农村十年改革成就与当前农业形势严峻性的认识回顾十年,我省农村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十年改革成就的基本标志:一是改革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扩大生产者的经营自主权,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农村商品经济。粮食生产跨上了一个新台阶,1988年总产由1978年的223亿斤增加到261亿斤。农产品的商品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商品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二是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进入了流通领域,推动了购销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农村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育。三是农村产业结构作了相应的调整,种植业和农业内部的五业关系,日趋合理,二、三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