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祖墀 《董事会》2007,(9):102-102
董事会已经逐步认识到了CEO高更替率已成为新的常态,并在这种常态下安排继任计划和预备。  相似文献   

2.
CEO继任经常被视为一次事件而不是一项流程。对那些未能积极投入继任管理流程的董事会而言,等待他们的是高风险、严重的破坏以及持续高涨的成本——卓越的成效与高额回报只属于那些准备好了的董事会  相似文献   

3.
程建岗 《董事会》2011,(1):60-61
作为股东的信托人,董事会及其成员们,如果想不辜负股东们的信任和重托,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与繁荣,就必须在战略决策、企业监管之外,特别重视对CEO的继任计划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黄叙新 《董事会》2007,(12):32-33
如何调节好董事会与CEO的关系会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出现差错,有时会具有极大的危害作用在对全球2500家最大型上市公司的CEO继任情况调查后,近期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得出结论:全球CEO离职的频率仍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2006年离职的CEO不到半  相似文献   

5.
谢祖墀 《董事会》2007,(12):99-99
CEO离职,究竟是董事会的阴谋,还是其自身定位的错误或责任的缺失?据博思艾伦咨询公司近期发布的有关CEO继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2500家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中,离职的CEO多达357名,其中有近1/3属于被迫离职,而这个数字在1995年仅为1/8。  相似文献   

6.
CEO计划内更替率达历史最高水平,且新任CEO大多数都是内部提拔,这说明企业正采用更深思熟虑的方式确保正确的人选走马上任,显示企业希望组建稳定的领导层,把握经济好转所带来的大好形势在经济危机时期,董事会被动地对待CEO更替,并推迟CEO的交接时间。现在,他们积极地制定CEO更替计划,希  相似文献   

7.
张帆 《汽车观察》2013,(11):22-23
<正>据外媒披露称,福特CEO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有可能离开他现在的岗位,未来有望转入美国政府部门就职,也存在担任微软新总裁的可能。同时,穆拉利的老东家波音公司也发出了希望他回归的声音。无疑,穆拉利成为2013年最受欢迎的汽车公司CEO。按照2012年11月福特汽车制定的继任规划,穆拉利将至少担任CEO至2014年底。不过,近日两位匿名知情人士表示,福特董事会已经同意穆拉利早于计划卸任,而现年69岁的他在其丰富的职业生涯中,将获得更多的选择。尽管穆拉利并未公开从福特离职后的去向,但路透社援引消息称,他正考虑从事另一项高端职位,有可能在美国奥巴马政府中扮演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8.
《董事会》2010,(6):22-22
航美传媒5月10日宣布,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郭曼将拿出1300万个人名下股票,用于一个为期三年的人才激励计划,董事会已经原则通过该议案,具体办法将由董事会再另行讨论落实。根据最新股价计算,这笔激励金额约为3250万美元。按照这一计划,股权将用于激励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员工,  相似文献   

9.
谁来任免CEO?     
《董事会》2013,(9):44-45
董事会的首要职责是选任和罢免CEO,然而对大多数中国公司而言,董事会的这项权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行使。这其中重要的原因还是将CEO当作相应职级的官员来看待。  相似文献   

10.
黄叙新 《董事会》2007,(9):98-99
CEO新官上任,如何迅速在头100天里,成功建立、确定并维护与董事会的关系,从而获取董事会的充分信任将是CEO日后能否有效开展工作的关键。CEO与董事会的关系是根据各自的职责形成的,相互依靠,但又互不相同。CEO是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而董事会则更多参与对战略进行批准和提出建议。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公司日常的运营由CEO全盘负责。  相似文献   

11.
周君丽 《董事会》2012,(6):38-38
CEO轮值中的共同决策反而造成了华为“真正的CEO缺失”,CEO轮值更像是董事会内部的机制权衡,是董事会成员轮番登场的一个名目,多个CEO等于没有CEO,华为仍旧是在任正非领导下的董事会下发展与前进,当值CEO受限于群体决策而难以在任职的半年期内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芬欧汇川集团2004年1月29日宣布任命JussiPesonen先生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接任的是JuhaNiemela先生的职务,董事会已接受JuhaNiemela先生辞去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职务的要求,JuhaNiemela先生还宣布他将同时辞去在董事会中的职务。JuhaNiemela先生自1996年UPM和Kymmene合并以来一直担任集团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他的领导下,集团达到了卓越的地位,成为全球性的造纸公司,而这一切都是在极具挑战的环境中取得的。而且,兼并Haindl公司以及芬欧汇川进入中国也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这次的任命是集团继任和重组计划的结果,该计划…  相似文献   

13.
严学锋 《董事会》2011,(8):56-57
中山公用(000685)日前在多家媒体上刊登了一则招聘总经理的广告:公司总经理一职自去年11月23日空缺至今——显然,中山公用的这种尴尬相当程度上源自公司CEO继任计划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在好几个这种CEO兼任董事会主席的董事会内任职,因此知道,只有当领导者清楚地了解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差异并谦卑尊重董事会独立性的时候,这样的治理才是最有效的。这种独立性延伸到董事会就表现为其需要有开放的、没有CEO在场的讨论,以确保重要的问题能内部解决董事会治理是一个老生常谈但经常被误解的话题。在本文中,我从内部知情人的角度谈一谈这个问题。多年  相似文献   

15.
杨丹  刘自敏 《董事会》2007,(12):30-31
董事会肩负着决策与监督的职能,在任命企业的CEO后,董事会更多地起到监督、考核的作用,对CEO的每个任期中的成绩进行判定,如果CEO不能达到股东及董事会成员的考核标准,那么董事会就会行使其重大的决策使命——更换CEO  相似文献   

16.
CEO(首席执行官)一度曾经是个十分时髦的称谓,但在日前的“上海企业发展论坛”上,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司长马建堂博士亮出自己的观点:目前在中国国企内还不适合设立CEO这一职位。马建堂说,CEO在美国很流行,兼具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某些职权,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企业的股权高度分散,不会有太大弊端。而对于当前经理和董事会成员过度重合的国有企业占大多数的中国国企现状来说,CEO这一职位无疑会使权力过分集中,不利于减少董事会对企业内部的干预,也不利于减少经理特权,从根本上说不适合现代企业制度。他认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  相似文献   

17.
马军生 《董事会》2014,(5):99-99
正创业型CEO需要明白的是,没有永远的CEO,过去的业绩或贡献已经过去。在这个变革时代,唯有通过不断努力并为股东创造价值,从而获得董事会认可,同时学会尊重公司治理规则,要有"下岗"的心理准备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创业企业引进资本或上市,企业核心创始人(通常为公司CEO)和代表资本权力的董事会之间发生矛盾的新闻也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8.
董事会的一个重要的职责是决定CEO的人选,为什么他们挑选的总是错误的领导人呢?挑选首席执行官是任何公司最重要也是最具风险的大事。然而很少有董事会理解这个过程,他们通常是躲在董事会紧闭的大门后面秘密商定。  相似文献   

19.
陈捷 《董事会》2012,(6):34
4月23日,华为总裁任正非在2011年度财报发布时表示,华为实施轮值CEO制度,并呼吁员工不要百般挑剔这项制度。在《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轮值制度辨》一文中,任正非指出:华为的轮值CEO是由一个小团队组成,但他们的决策是集体作出的。这样是为了规避意外风险带来的公司运作的不确定性。坚持以客户利益为核心价值观的华为董事会,授权一群聪明人作轮值CEO,让他们集体的智慧作出决策,每人任期6个月。这就是华为  相似文献   

20.
仲继银 《董事会》2014,(6):76-78
正金佰利坚持内部培养模式,历任CEO都是从公司内部成长起来的。继任CEO是前任CEO时期的重要项目负责人,也是前任CEO时期公司重大战略决策的参与者,这使公司能够坚持战略决策和方向上的连续性,继任者会选择推进,而不是推翻前任的一些重大战略决策还是造纸公司的金佰利,规模只有行业龙头企业的十分之一。转型为消费品公司后,金佰利遭遇了强生和宝洁这种巨型公司。在与巨头的多次交战中,金佰利都是或平或胜。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