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施建魁 《科技和产业》2023,23(3):102-109
通过调研获取江西省浮梁县370个茶叶消费者相关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KAP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研究品牌信任、消费认知与购买行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消费认知在品牌信任对消费意愿、购买行为作用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消费意愿在品牌信任、消费认知对购买行为作用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认知对购买行为具有主导作用,而品牌信任对消费意愿具有主导作用;消费认知对品牌信任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购买行为对消费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基于此,从增强茶叶消费者消费认知和提升茶叶消费者品牌信任两方面提出引导茶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上,不管是认知沟通还是体验沟通,互动程度都大幅提升。以淘宝网的消费族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信任、承诺、口碑、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企业应着重激发消费者的认知沟通与体验沟通,改善网站设计的品质而给予顾客更好的互动经验,提升其对网站的满意,强化消费者的信任与认同,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3.
以超市消费者为研究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商店形象、感知价值、消费情感、顾客满意与顾客惠顾意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成商店形象的商品形象、价格形象、氛围形象与服务形象对顾客感知价值存在显著正向影响;顾客感知价值对消费情感和顾客满意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情感对顾客满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费情感对顾客惠顾意愿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影响顾客满意进而影响顾客惠顾意愿;顾客满意对顾客惠顾意愿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明确吸引消费者的跨境电商产品页面内容的价值特性,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优化其品牌产品页面内容,并以此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结合质性研究方法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好的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会使消费者产生在线品牌融入行为;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在线品牌融入在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为提升跨境电商场景下消费者购买意愿,跨境电商企业应重视产品页面价值开发,通过提升产品页面的信息价值、娱乐价值、互动价值与体验价值,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还应关注消费者在线品牌融入,通过提升消费者价值感知与积极情绪,刺激消费者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逐渐从量的消费阶段到质的消费阶段进入情感体验消费阶段,人们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在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的过程中,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企业营销实践活动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许多跨国公司在开拓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成功地运用和实施体验营销策略,将体验与品牌相结合,使其品牌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并形成顾客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6.
顾客心理所有权指消费者将企业、品牌、产品、服务等目标物或其一部分视为"自己的"的一种心理状态,强调顾客对与消费有关的目标物的拥有感。顾客心理所有权超越了实际所有权,被认为是致使禀赋效应发生的根本原因,会影响顾客的产品价值评价与购买意愿;它同时代表了顾客关系发展的终极形式,连接着稳定性最强和盈利性最高的顾客,对顾客忠诚和顾客公民行为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顾客心理所有权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顾客心理所有权的概念、起源和测量、影响因素、影响效应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述评,并对顾客心理所有权在顾客定制、B2B顾客关系、本土品牌、广告等研究领域的未来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卢高怡  陈琴 《特区经济》2014,(3):237-238
本文首先概述了品牌网络口碑与购买意愿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品牌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并构建了相应的模型,同时以手机产品为研究对象,对品牌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品牌网络口碑以及树立品牌信任的产品营销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顾客逆向行为广泛存在于服务消费中,对企业产生了消极影响,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对顾客逆向行为如何影响忠诚消费者重购意愿及其背后原因的研究是匮乏的。一项采用2×2×2混合设计的实验研究认为,顾客逆向行为程度越强,忠诚消费者的重购意愿越低;在同一强度的顾客逆向行为中,高矛盾消费者比低矛盾消费者更易受影响。同时,相比低矛盾消费者,高矛盾消费者的重购意愿更容易受到补救措施的影响。研究同时也揭示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忠诚消费者对服务企业的正面态度、负面态度以及矛盾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宜家”经验对体验营销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经济》2004,(11):58-60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购买服装时,如果一家服装店不能让顾客试穿的话,有很多顾客就会马上离开;购买品牌电脑时如果消费不能亲自试试性能感觉一下质量,大多数消费就会对其质量表示怀疑:购买手机时,如果销售人员不太愿意让顾客试验效果,顾客马上就会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品牌购买意愿的形成机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目前,学者们已从消费者和品牌自身出发,探讨了绿色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但是鲜有学者从生态标签角度出发,因此本文以生态标签为自变量,绿色品牌信任为中介变量,探讨生态标签对绿色品牌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其中消费者怀疑为调节变量。使用SPSS和AMOS软件分析样本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生态标签对绿色品牌信任呈正相关关系;绿色品牌信任对绿色品牌购买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绿色品牌信任在生态标签和绿色品牌购买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消费者怀疑在生态标签和绿色品牌信任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伟军 《特区经济》2014,(7):201-204
以绿色家电和绿色食品为考察对象,从消费者绿色标志认知水平、消费者对绿色标志的信任度和态度三个角度实证研究了绿色标志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二元log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绿色标志认知水平、消费者对绿色标志的信任度和态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品类不同,消费者绿色标志认知水平、消费者对绿色标志的信任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若是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的自我形象达成一致时,消费者会有较高的购买意愿.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一些涉入程度较低的产品,例如手表、电池或手机等,而对于涉入程度较高的产品,则较缺乏相关的研究验证.文章将焦点放在汽车产品上,以探讨汽车广告中的品牌个性、消费者自我形象以及其购买意愿三者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当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真实自我形象之一致性程度愈高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会随之愈高;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理想自我形象之一致性程度愈高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同样也会愈高.  相似文献   

13.
蒋侃  张子刚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22-125
文章分析了B2C多渠道环境下零售商非价格策略对消费者在线购买行为的影响。实证数据分析显示,在线信任对在线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零售商声誉和渠道协调通过在线信任对在线购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网站互动性和消费者保护对在线购买行为既有间接影响又有直接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展多渠道零售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号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以店铺信誉和在线评论作为前因变量,引入品牌态度作为中介变量,以体验感知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网络口碑视角下消费者回购意愿模型。通过SEM分析方法,对各因素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店铺综合体验星级、店铺评分、在线评论中的评论形式对品牌态度有正向的作用;体验感知对店铺综合体验星级、店铺评分、评论形式、评论相似度与品牌态度之间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品牌态度正向影响回购意愿;在线评论的评论相似度和差评负向影响品牌态度;体验感知负向影响差评与品牌态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董平 《特区经济》2012,(8):215-217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产生内部响应和外部响应,内部响应包括产品评价、知晓企业社会责任和感知企业社会责任动机。外部响应包括购买行为和忠诚。消费者响应直接影响着品牌资产的提升,其中内部响应能促使消费者知晓品牌,提高品牌感知质量,产生品牌联想,进而对品牌产生忠诚,提升品牌资产;外部响应会通过购买行为、体验形成品牌忠诚,提升品牌资产。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怀旧的产生机制与营销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怀旧成为一种较常见的社会现象。文章探讨了怀旧情感研究的几个基础问题,首先回顾了怀旧的概念演化,剖析了怀旧情感的分类,分析了怀旧情感的内化机制与唤起机制,并重点探讨了怀旧情感的营销功能,特别是怀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品牌管理以及营销其他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春芳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128-131
文章运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品牌管理理论,借助情感迁移模型和联想需求模型探讨了品牌延伸中消费者心理机制的作用机理,从而阐明了消费者因素在企业品牌延伸中的重要意义,并由此提出一些基于顾客认知导向的品牌延伸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中国消费者对企业捐赠行为及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探索了消费者对三种不同声誉类型公司(声誉较好、声誉一般和声誉较差)和两种不同捐赠方式(无条件捐赠和事业关联营销)的认知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对无条件捐赠和事业关联捐赠的动机归因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声誉较好的企业参与无条件捐赠不一定能提升其形象,但是参与事业关联捐赠则会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声誉较差的企业参与任何一类捐赠活动都可以有效地改善其负面形象,而且参与事业关联捐赠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王韵迪 《科技和产业》2017,(12):136-140
随着旅游电子商务模式出现,线上临场感成为在线服务渠道给消费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旅游产品的营销产生重要影响。以OTA(Online Travel Agent)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法,研究了线上临场感对消费者购买旅游产品意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TA形式越生动,线上临场感强度也越高,购买意愿也随之增强。对于民宿这一项旅游产品来说,图文描述带来的空间临场感对购买意愿的效果并不显著,有效的交流使社会临场感提高后,可显著提升人们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