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首先,就是要让经销商赚钱。如果卖你的产品不赚钱,什么都是空的;第二,不但要让他赚钱,还要使他得到成长,得到别人的认同,这样才会产生忠诚度;第三,还要和他交朋友,多交流沟通。通过交流,传播你的价值观,最后达成相互认同。”  相似文献   

2.
人们总记不住你说了些什么,也记不住你做了些什么,但人们永远记得你让他们体验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记者:传播越来越重要,但是它的效果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您认为呢? Joe Duffy:是的。如今的媒体传播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有效果了,因为现在有多种传播形式可以选择,所以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对于广告来说,最重要的是吸引住人们的目光,让人们有更多精神层面的沟通和理解。从广告创意的角度讲,某种程度上人们的审美变得敏锐起来,他们可以很容易地看透一些创意,很多广告片已经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在他们眼里这些  相似文献   

4.
刘安青 《新商刊》2000,(11):35-35
群雄并起的时代,在中国商品市场上已经到来。传统经济学的三个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现在已不再是问,题,最令人关注的是:怎样把你生产的都销掉。纷纷纭纭的同质商品,如何让消费者对你青睐?唯有两个字:服务。成长起来的中国厂商们渐渐熟悉了市场的游戏法则,他们为了进一步成长,在营销大战中不遗余力,因而也产生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营销方略。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灵魂     
我们最重要的财产就是全体员工,他们就是公司.你可以取代我们的技术、数据、声誉和客户,但你不可能复制出聚在一起的这群人和他们共同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 ——布隆贝 文化伴随着人类的诞生、成长与发展,从远古社会蹒跚而来,时至今日已经蔚为大观,文化是人类(或特定人类群体)在特定环境中,因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适应改造环境,以及在适应和改造环境时彼此相互适应、相互改造的过程中,在自发和自觉的交替中经过创造、尝试、选择、提炼而逐渐共同认可并沉淀为心理习惯,可以通过符号来传播和遗传的共同价值观,以及由这种共同价值观决定并反作用于这种其同价值观的群体行为模式(含生活模式)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一切人化物.  相似文献   

6.
林莹 《中国广告》2014,(1):22-23
记得是6年前,本刊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品牌营销的专辑,题目就叫“品牌,你到底要什么?”。那么.在市场环境、传播环境与消费群都已经产生巨变的今天,品牌在营销传播上的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对于广告服务有什么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情绪波动也表现在我们体内的化学变化上。譬如,你今年本来是要被提升的,但后来听说有了变化,在你的大脑中,多巴胺和新肾上腺素(两种激素)开始激增。结果是:你极度兴奋,想跟人打架,甚至想飞起来。 我们应该有情绪,只是不应该让情绪控制了我们。 情绪坏甚至可能是  相似文献   

8.
招商者如此之多,翻开报纸,打开电视,铺天盖地都是招商广告,而成功者却是如此之少,你有什么办法让你的“应招者”从人头攒动中一眼就认出你来?你有什么招数让他们对你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9.
曾有人说,这是一个埋藏创意的时代。客户的要求、产品的特性、消费者的需求等等,让你无暇应对!但事实上,现在恰恰又是一个创意极度匮乏的时代!什么是创意?更准确地说,什么是广告创意呢?在灵智精实整合行销传播集团的峰会上,他们为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理念——Creative Business  相似文献   

10.
招商者如此之多,翻开报纸,打开电视,铺天盖地都是招商广告,而成功者却是如此之少,你有什么办法让你的“应招者”从人头措动中一眼就认出你来?你有什么招数让他们对你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1.
正记得是6年前,本刊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品牌营销的专辑,题目就叫"品牌,你到底要什么?"。在市场环境、传播环境与消费群都产生巨变的今天,品牌在营销传播上的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对于广告服务有什么新的要求?本期专辑《品牌,你现在要什么?》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洞察品牌主在数字环境下真正的传播需求。这些需求的揭示非常重要,因为它意味着广告传播的新的市场规则。纵观不长的的中外广告历史,可以发现,每一次市场规则的变革都会导致一大批强势公司的衰落,同时,促使另一批公司崛起,成为新的强势公司。举例来说,传统的品牌内容集中于产品与营销,而广告公司更热衷于推荐有效的强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出生的、伴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称为"Y世代"。Y世代的员工与上一代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他们逐步成为企业里的骨干力量,但他们有自己的工作特点。例如,由于Y世代员工的成长背景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愿意用那些用起来顺手的人。当你具备了被人信任的基础,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渐表现出你的踏实、聪明和细致的时候,你就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工作机会去接触那些你没有接触过的工作,这时候,你也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机遇。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自复旦大学金融系毕业后,我先是去做了管理咨询。十年后的创意,我在高中时就有了。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我看到一篇文章这样说:你希望自己十年后发展成什么样,十年后成为这样的话,你八年后应该做什么,再往前推,你七年后应该做什么,再推到今天,你就知道当下该怎样发展了。我做十年后的逻辑,是基于人们对梦想的欲望。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只不过它和  相似文献   

15.
如果问到大品牌。你可能会随口说出很多。微软、耐克、可口可乐……。但你听说过“双林”阀门、“非常小器”指甲钳、“比好”玩具吗? 回答“是”的人可能不会很多。与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巨星比起来。他们的光芒可能很微弱。但如果你读过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成长的经历,你会和我一样心生感慨:若干年后。谁又能保证这些企业中不会出现又一个微软、耐克、可口可乐呢? 在采访的过程中。听者常常被他们深深吸引。不仅是因为他们曲折起伏的创业故事。更重要的是。在前途未卜的征程上。他们的坚持和执着闪耀着光辉和美丽。令人敬佩动容。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愿意做一个记录者。讲述这些动人的故事。传播他们活生生的商业理念。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上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16.
同人于野 《商界》2013,(6):80-82
落后者向领先者学习根本就不是竞争的常态,领先者不敢玩的你敢玩,领先者不敢赌的你敢赌,这才是落后者在竞争中的常态,也是落后者的"特权"。关于创新,有一个广泛存在的错误看法,那就是以为越是先进的国家,领先的公司,牛B的个人,越容易也越应该搞创新。似乎应该让这些国家、公司、个人去领导时代潮流,而落后的国家、公司和个人则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向别人学习上。具体到中国当前,那就是有什么新东西新思想应该让美国先玩,等美国玩好了,证明确实好使了,我们再上马。  相似文献   

17.
唐和燕 《销售与管理》2006,(5):48-48,49
生活的改善,人们的闲钱多起来;高校扩招,就业困难,人们的创业意识空前提高。如果你有点闲钱,投资什么项目最划算?如果你有一个好的项目,如何将它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18.
日复一日,大家在安静、枯燥的桌面前坐了这么久了,该厌倦了吧?有没有想过让你一度呆板、沉闷的桌面活动起来呢?假如开机后大家可以看到一双漂亮的眼睛在对你秋波暗送或是别的什么有情趣的动画,这样你对你的电脑是不是会更加爱惜(别有一番滋味),而她也将更具有你的个性,你肯定会引以为荣啊。下面就和我一起,让你的电脑桌面动起来吧!  相似文献   

19.
《连锁与特许》2008,(6):54-55
消费者不会记得你说过些什么,也不会记得你做过些什么,他们只记得自己体验到了什么。 “互动”一词时下正流行,例如“网络互动”、“互动游戏”、“互动之星”比比皆是。这些名词听起来既时尚又前卫,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消费者也似乎无从体会究竟“互动”为何物,“互动”有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20.
张琳 《光彩》2010,(5):54-55
不拼实力拼创意,用创新的模式、创意的产品面对市场,用娱乐化的方式去传播自己"十月妈咪驾到,你们统统站到一边;十月妈咪驾到,你有什么问题;十月妈咪驾到,我先抬高自己;十月妈咪驾到,谁让我强过你!"自信、俏皮的漂亮妈咪,霸道、可爱的准爹地,欢快的歌曲和炫彩夺目的FLASH让沉闷的地铁瞬间生动起来。大家在被这首有些热情、有些搞笑的FLASH逗得乐不可支的同时,忍不住想知道"谁是十月妈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