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热稳定性高、比容量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对LiFePO4的制备方法和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茜 《化工管理》2013,(16):108-109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前景最好的一种能源,其性能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特点、研究进展以及性能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锂动力电池研发取得新进展由中信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锰酸锂正极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100ah单体电池和400ah电池组,近期通过了北京理工科凌电动车辆股份公司电动大巴1000多公里的搭载运行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日前,中信国安技术经济专家委员会举行了锰酸锂正极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应用研讨会。专家认为,该电池组多项指标领先国际水平,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能量大、安全性强及易于安装携带等优点中信国安公司已投资6000万元进口主要精密设备用于锂离子二次动力电池整体性的进一步提高。日本研制出可分解苯的蛋白质日本科学家对…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中含有钴、铜、铝、铁、锂等金属,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一旦进入到环境中,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材料进行回收,既保护环境又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文章概述了几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材料的电化学方法,主要包括电解剥离、电积、电解、电渗析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钠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和容易获得等优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正处于热潮之中,有望在未来利用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储能。文章综述了三种典型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聚阴离子材料、层状材料和隧道型氧化物。由于钠与锂结构相似但半径较大,影响了钠离子的嵌入/脱出过程,目前通过碳包覆和掺杂等有效手段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最后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基于纳米锂合金的锂电池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技术瓶颈和解决方案。最后对纳米锂合金在阳极材料的发展做出展望,指出纳米锂合金阳极材料将成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研发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7.
以废旧锂片为锂源,分别采用水热煅烧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出了含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利用XRD,SEM等技术对样品晶型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具有较好的晶型。水热煅烧法得到的样品呈棱柱状,高温煅烧法得到的样品呈不规则颗粒状。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水热煅烧法制备的样品具有更高的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有了较快发展,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出现提高了电池的比容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脱嵌锂电位,大大降低了和电解液反应的活性,有很多的应用优势,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住主要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锂离子电池使用数量的提升,其报废量也大幅增加,而若是未科学回收锂离子电池,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还会造成锂、锰、钴及镍等有价金属的浪费。在本次论文中就将对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的回收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业》2013,(1):73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张新波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首次设计和开发出了可实用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空气二次电池及电池组,使其可真正应用于电动交通工具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储能领域。据介绍,电动汽车目前多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来源,但其蓄电能力并不尽如人意,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而锂—空气二次电池因具有比锂离子电池高的理论比能量,是最能够取代汽油的电池种类,已成为电动汽车电池的明日之星。然而,现有的锂电池存在能  相似文献   

11.
相比传统镍镉电池、铅酸电池而言,动力锂离子电池具有电能高、电压高、寿命长、便携性以及适应环境性强等特点,是20世纪代表性的新型高能电池产品.尤其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便携性特点(质量轻、高能量、无污染),极大地推动了它的应用范围,从最早的小型移动终端设备(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到目前的电动汽车产品,满足了人类对电能多样化、便捷化使用的需求;但随着动力锂离子电池应用范围扩大,安全性也越来越引人注意.本文通过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为安全使用、维护动力锂离子电池设备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巴斯夫全球电池材料业务部门宣布,已与位于瑞士穆滕茨的科莱恩集团附属公司LiFePO4+CLicensingAG签署技术许可协议,获得磷酸铁锂(LFP)电池材料的全球生产与销售权。巴斯夫由此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获得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和LiFePO4+C授权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LiB)材料的公司。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空气电池"。这种电池蓄电性能优越,其蓄电量是目前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5倍。研究人员之所以把该电池命名为"锂离子空气电池",是因为该电池在为设备提供电能时会释放氧气。据了解,这款新型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是超氧化锂来存储能量,而非过氧化锂。当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就会变成为正离子和氧化物。当锂离子在放电时,锂离子和氧化物就会分  相似文献   

14.
孙赛  邓洁  王晓晨 《中国石化》2023,(11):41-45
<正>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锂离子电池呈爆发式增长;当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增速明显放缓,主流产品均已接近能量密度天花板。正极材料容量提升已达瓶颈,开发应用更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已成为突破这一天花板的关键石墨负极材料目前占据市场主导,硅基负极材料是下一代负极材料主力军在当前负极材料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石化企业可考虑加速推进硅基负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抢占下一代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市场。  相似文献   

15.
锂电池泛指用锂金属做正极,碳材料为负极的两次动力电池,相对而言其比能量、比功率性能优异,能大电流充放电,循环寿命较长。但锂电池有易爆的特点,故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组除了有电池管理系统以外,其电池箱必须具防冲撞耐挤压的功能,一般用具有上述功能的钢材按耐压容器制造。由此使电池组最终的重量增加,比能量下降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纯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中,正极材料要占到整车的10%左右,正极材料是续航里程的制约点2022年中国锂电市场规模658GWh(吉瓦时),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连续两年实现翻番。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带动正极材料市场需求猛增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是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石化企业应抓住正极材料及电池市场需求的黄金增长期,发挥自身优势,布局正极材料产业,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从电池和电子废物中回收纳米材料开创了纳米技术和环境保护的新时代。储能设备中锂离子电池(LIBs)的广泛应用,增加了锂和钴等金属资源的消耗。因此,LIBs的回收是利用锂和钴等元素的全球新兴趋势,并满足这些有价值金属的循环利用,为未来的金属回收过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王雷 《中国石化》2023,(4):61-65
<正>固态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破解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魔咒”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一旦突破产业化障碍,有望颠覆传统锂离子电池产业,可能极大冲击传统电解液和隔膜产业链,进一步对正负极材料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产生影响中国石化很早就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及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态势并提前布局作为核心组件,固态电解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石墨烯与储能产业化取得重大项目突破。该公司研发的石墨烯包覆的低温倍率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宽温电解液等已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申请发明专利8项。1.2亿安时的石墨烯动力电池示范生产线已经投料生产,经过中试试验,电池材料和动力电池耐低温、充电倍率等性能良好,技术水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电动汽车成为人们购车的又一选择。电动汽车的核心是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电压高、比能量大、寿命长、安全性能好,是动力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主要研究内容。文章概述了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归纳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缺陷,并总结了废弃磷酸铁锂的回收利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