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央行频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和国际实践经验都指出,不宜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但是中国央行动用存款准备金工具的频率要远高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金融市场特征决定了存款准备金相比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效率高、调整成本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工业化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一国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功能和作用正发生变化,许多国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取消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优化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准备金付息制度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在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扭曲效应很弱。因此,它赋予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以新的内涵和工具功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转型期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且可以将准备金付息制度打造成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相似文献   

4.
因存款准备金制度软化、存款准备金减少带来了货币政策低效或无效的局面。通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各项贷款征收法定准备金,构建了一个准备金政策新框架,可用来分析货币政策的需求结构效应,以实现针对性地调节总需求结构。并且,实行贷款准备金政策可以消减存款准备金的制度缺陷、重建准备金制度的威力、强化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货币政策操作程序这一有效的分析框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涵义、特征和研究目标,并探讨了其对研究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选择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我们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进历程,并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为超额准备金程序.  相似文献   

6.
金融系统的亲周期性在金融市场上的表现是信贷和资产价格的繁荣—萧条周期,并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结合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国际性软化发展趋势,提出贷款准备金政策操作框架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准备金制度,目的是通过差异贷款准备金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与总量效应和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机制,以及逆周期性调节。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韬 《时代经贸》2007,(8Z):27-28,30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开始论述,进而分析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通过分析中国货币供给现状,结合货币供给量(M2)的变化,对央行实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有效性检验。得出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有效性,并通过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给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焦继军 《经济问题》2001,(11):29-30,40
法定准备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的关系并不确定。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中介目标,法定准备金存在的基础即被削弱,随着央行宏观金融调控方式的转变,中国法定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电子货币对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制度下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已经给传统货币政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存款准备金政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电子货币改变了传统的货币结构,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数,在放大货币乘数效应的同时加大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并加剧了存款准备金政策对经济的冲击,从而增加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率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关注2003年以来中国货币市场中“被动储备”和“被动投放”并存的格局,以及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并对这一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1.
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手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商业银行准备金由人总行直接管理以后,基层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对农村信用社准备金缴存工作的管理。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对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中仍存在制度执行不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1当前对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的现状1·1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缴存的管理近几年来,人民银行除了从规章制度和检查落实两方面对准备金缴存的管理外,还由《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对准备金缴存实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2.
黄安仲 《当代财经》2006,(10):41-46
利率和货币量哪个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目前许多文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不涉及货币政策工具与利率以及货币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研究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前提,即货币政策工具和利率以及货币量之间存在明确的、稳定的关系,从而保证利率目标或者货币量是可控的。基于法定准备金操作的研究表明,法定准备金操作和货币量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而和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导致利率和法定准备金操作关系不确定的主要原因,则是IS曲线斜率正负性的不确定性;同时,对现阶段中国IS曲线斜率稳定性的实证研究表明,其斜率正负性是不稳定的。因此,利率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杨盛昌 《经济师》2008,(5):249-250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在央行调控流动性过剩中虽得到了空前的运用,却效果平平。文章在阐述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原理的同时,从我国的金融体制、经济政策的视角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频率、高强度地采用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了探讨,提出:偏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接受,存款准备金政策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日常工具。  相似文献   

14.
马龙飞 《当代经济》2016,(11):12-13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国家通过央行来调整或规定银行等机构存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用来控制和改变银行的创造能力,来达到控制社会货币的需求、供给以及银行的资金流动,这是我国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是通过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实现.本文主要从法定存款准备金调节宏观经济的一项经济政策,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政策背景为线索,来研究从开始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存款准备金对我国的经济方面进行的宏观调控,再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判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田淑兰李佳敏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强制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一是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应向谁缴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直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调整、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常规性货币工具,特别是近些年,为了冲销外汇占款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规模和频率都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这种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空间已经不大,必将被利率为主的价格工具逐步替代,在这一过渡时期,对现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推进差别准备金利率,扩大商业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资产的种类,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利率,完善Shibor的形成机制,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经济师》2009,(3):201-20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着重时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和通胀压力,流动性过剩现象严重。央行采取了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以及其它货币政策工具来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缺陷也逐渐显露。本文追溯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变迁,分析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相关理论,从流动性的角度利用剑桥方程对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进行了简要的测算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过于猛烈,该政策被称为货币政策工具当中的"巨斧",中央银行很少通过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我国的货币供给。然而,从2007年4月到2011年1月,四年时间内我国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15次调整,使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9%上升到19%,尤其从2010年1月18日到2010年5月2日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内,中央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3次调整,这使得存款准备金政策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对"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对中小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在银行拆借市场、银行放贷规模、银行套利行为、银行准备金头寸、货币市场银行利率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演变和作用,并以此来分析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