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绍义 《秘书工作》2012,(10):54-55
“我”本是兵器 在古代,“我”是一种兵器,而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现在的“我”与“伐”、“战”、“戟”、“裁”这些关于战争的字眼长得很像,原因是“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2.
幽他一默     
1.骗子 我有个女性朋友某天在ATM机取钱.卡被吞了,给我打电话。女:“我的银行卡被吞了。”我:“身份证带了没?”女:“带了。”我:“用身份证就能取回来。”三分钟后,她打电话给我:“你个骗子.我的身份证也被吞了!”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想。“中国梦”与每个人中国人不无关系。对于个体来说,处理好“现在我”、“过去我”和“将来我”的关系,梦想才会成真。实践来看,无论是国内企业制订发展战略,还是商学院参与国际认证,“使命和愿意景”这部分最重要,但参与者大都深感这部分最难。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历史厚重、具有“中央大国”心态的民族,习惯思维是“过去我”在将来复兴。可见,厘清“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还须时日。  相似文献   

4.
文怀沙 《中国企业家》2009,333(3):144-144
我曾长期生活在故纸堆中,但我热爱现代化。我欣赏古代的“红烛”,但每晚写作还是愿意利用“电灯”照明。我们的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正在向“富裕”进军。我是现实生活中的“乐道”者,决不是“安贫”者。  相似文献   

5.
《东方企业家》2008,(3):10-10
我读的是经济,最关心的是教育。讲授经济是我的专业,讨论教育则是我的偏爱。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使我忧虑,“知识差距”则使我痛心。近年来我更不断地呼吁:世界上最令我尊敬的两个称呼是:“教育家”与“和平使者”;可惜他们是难出现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周笛 《乡镇论坛》2014,(17):32-33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非常羡慕别的小朋友,他们的爸爸妈妈能来看他们搞活动,我的爸妈却回不来。”“爸爸妈妈,我很想你们。”“我最想要的礼物就是爸爸妈妈快点回到我的身边,一直陪着我,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我最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说我中了大奖。而在此之前我没有买过任何彩票,我可以相信它吗?”“我收到一个邮件,说我银行户头被冻结,必须提供相关资料才能解冻,这其中会有诈吗?”“我被人骗走一笔钱,我应该怎么办?……”只要打开“欧洲消费者中心”设在比利时的网站,这些普通消费者所遇到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8.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信不信?”“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坐下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55期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她不信。“…  相似文献   

9.
场景一: “有兴趣来我公司发展吗?” “我现在的待遇还可以.” “我可以给你涨薪.” “呃……我考虑一下.” “我还可以给你干股.” “我明天就可以入职了.” 场景二: “老板,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年底股东分红.” “老板,我回去工作了.” 移动互联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人力资本的拥有水平和对人力资本潜在价值的开发能力上.从理论上看,人力资源所有者的“自有性”、使用过程的“自控性”和“质与量的不可测量性”等特征,使得传统的、简单的劳动契约无法保证知识型员工尽最大努力地自觉工作,管理手段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约束.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提出的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结构说”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等方面。他对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三层作了一些修正,从而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以“叛逆”为主题的广告在这里得到独特的阐释,青年处于“超我”与“本我”的最激烈冲突点,广告率先打出使青年跟随自然释放叛逆以便减轻“超我”的束缚的口号。而从这点意义上来看,叛逆成了顺从的叛逆。其实在现实中,“自我”的处境就像同时扶持三个暴君的仆臣,这三个暴君便是:外部世界、“超我”、“本我”。于是中兴百货的广告大声呼喊“做消费者比做公民更幸福”,因为快乐原则总是比现实原则更开心。  相似文献   

11.
“假如我是经理”老师让学生写一篇“假如我是经理”的作文,其它学生都沙沙地动起笔来,唯有一经理的儿子靠在椅子上不动。“为什么还不写?”老师问道。“假如我是经理,我一定有秘书,我在等秘书呢!”学生答道。“假如我是经理”...  相似文献   

12.
别强暴自己     
《新前程》2007,(10):44-47
“你有病?” “不可能!” “你真的有病!你的病就表现在你太要求上进了。” “我承认,我可以算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不过,我没有病。”  相似文献   

13.
你能把“忍受”变成“享受”,把“辛苦”转变成“幸福”吗?每个人都会有觉得不如意的时候,我也一样。生命中总有看不到希望茫茫然的时候,但有一个我曾看过的故事,它一直让我改变心情和想法,让我总能过得好一点,把“忍受”交成“享受”,把“辛苦”感觉成“幸福”。今天我把这个故事跟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蒋开伦 《乡镇论坛》2009,(22):14-14
我曾任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党委副书记、武装部长。2006年10月,组织下派我到唐家乡东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个村曾因村民胡建华向温总理“告御状”而出了名。我用了近3年时间,将这个“上访村”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老百姓说我是“现代焦裕禄”,省、市领导称赞我是“官越当越小,事越做越大”,我被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5.
1.“我不在乎你有没有钱,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前途2.“我做菜的手艺很不错,下次有机会做给你吃。”3.“不管怎样,我相信你。”4.“你很有才华,能够认识你真的好幸运。”5.“亲爱的,我会永远爱你。”6.“没什么事,只是想你了。”7.“我不要求名份,重要的是我们彼此相爱。”8.“你是我的第一次,你一定要好好爱我啊。”9.“饭在锅里,我在等你。”10.“想离婚(分手)没门!除非等我死了!”打动男人的十句话  相似文献   

16.
张鸣跃 《财会月刊》2014,(4):I0014-I0014
最近,我应聘到一个名为“老人之家”的养老院做秘书。我的新老板叫海伦。 海伦在9点钟准时走进办公室。简单的介绍之后,就开始厉声发号施令:“给我这个!”“把那个递给我!”俨然一个训练下属的警官。整个早上,海伦几乎是跳着对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说话。“没事,”我想,“也许她的神经绷得太紧了。”但在下午,她还是这样对待每个员工。我几乎崩溃了。  相似文献   

17.
王越 《监督与选择》2009,(10):30-31
做个手机容易吗?不容易,真的,你看看我下面一路的“旅程”就知道了。其实,这还不是我全部的行程,仅仅只是我硬件测试中的一部分,我还有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一致性测试等等。这趟“旅程”是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出行”的。对了,我们叫手机,姓“中兴”。  相似文献   

18.
审缘     
审缘刘建军秋林沉寂,残叶偶落。我和他。“你不去不行吗?”我抬起头。“不行,我是主审。”他很坚决。“你们审计不是有回避制度吗!”我有点生气。“咱们———不是还没登记吗?”“你……”我扭头就跑,这头犟牛,出道没几天,竟要“大义灭亲”,查到他未来岳父的头上...  相似文献   

19.
王蒙 《秘书工作》2012,(4):58-58
我不只一次在电视剧中听到,一个人提到对方的父亲时,说“你家父”如何如何,不免有点惊吓,不知身陷何处。因为“家父”是说自己的爸爸,别人的爸爸只能叫“令尊”。“你家父”之不通,就与“我阁下”、“您鄙人”或“他小可”一样,干脆分不清你我彼此啦。  相似文献   

20.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10,354(1):125-125
(续上)“是吗?你们老在那儿看他们也不知道?“ 好像知道吧,我也不知道,”我说,“反正他们从来没说过我们。” “你老看这个多不好呀,”严红严肃地说。 “我觉着他们那样儿特好,真的,我说不出来,反正不像我妈说的那样儿,说人流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