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危机区,如果只求规模开发资源,对生态环境不认真保护、治理和建设,就可能会使西部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最终导致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生态、人口和社会无法协调发展,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如何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城市人口、资源、社会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是现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和平衡的原则,通过了解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西部地区土地资源面临的土地承载力超负荷,人口无节制的过快增长、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等问题,解读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保护政策,提出土地税费政策和基础设施占用耕地的补偿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地区人口现状、问题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口现状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大物博、地广人稀。解放前,经济凋敝,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人口再生产长期处于多生、多死、低增长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比较低。解放后,由于国家实行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政策,社会安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族地区人口再生产迅速实现了向多生、少死、高增长型的剧烈变化。到1978年,民族地区人口增长到1.32亿,比1952年的  相似文献   

6.
在法治化社会背景下,切实保护和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应该首先从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开始。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综合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治框架及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努力协调好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从而促进我国环境法将环境与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保护环境与生态建设为基本内蓉,发展成为综合调整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可持续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西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西部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8.
谭世杰  王兆峰 《发展》2007,(11):134-13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西部贫困地区面对融资难的问题急需拿出对策. 一、融资困难是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最大瓶颈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要素发展极不协调,信贷要素的缺失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已经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化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疆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人口增长过快。本文以人口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主线,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协调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以来包头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多、负担重的老工业基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包头模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包头市的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能否做到协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包头市人口现状.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以及作为样本带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西部民族地区既是我国生态平衡的重要地区,又是生态环境遭受严惩破坏的地区。从我国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党中央和国务院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这次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本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和现状,问题和原因,思路和对策等几个方面从较高层次上对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内生增长动力与西部发展方式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是困扰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根源,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投资、国有经济、地方政府及国家援助的高度依赖.培育西部地区内生增长动力将为发挥西部后发优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重要的转折点,"十二五"时期将是西部地区培育内生增长动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是指位于辽宁辽河平原以西的与内蒙古河北接壤的辽宁西部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包含了辽宁西部地区的锦州、朝阳、阜新葫芦岛四市.辽西地区十年九旱,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所以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实现辽西地区适度人口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相互协调,是实现辽西地区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但也应看到西部民族地区存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人口增长过快,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严重不足,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差距不  相似文献   

15.
袁长征 《发展》2005,(4):53-54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西部10省区(不包括内蒙古和广西)少数民族人口5440万,占全部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1.1%,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18.98%,这表明,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间交往与联系增加,民族人口流动和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各民族团结更加紧密,同时民族地区间已经能够承载比过去更多的人口。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少数民族人口的过快增长,在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劳动力,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加剧了民族地区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加剧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难度,制约着民族地区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6.
论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在阐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孟小军 《发展》2006,(5):73-7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大面积的、突出的贫困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应实现一系列转变,使教育更有力地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从而最终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正>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西部地区拥有3.6亿人口,人口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改革完善西部教育体制,在实现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将西部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优势,将人口负担变成人力财富,促进西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至关重要。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部分地区已丧失了基本的人类生存条件,使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长期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在加强这些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时,如何有效地解决这部分特别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理论研究与经验事实表明,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的转变都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我国长期依赖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与制度红利影响逐渐减弱,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型时刻,探寻新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源泉及其作用机制就变成一个重要而充满挑战的课题.该文从新型人口红利的视角探寻其作为经济增长新源泉的内涵、动力与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