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经济与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及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污染愈发突出,我国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也日益严重。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城市垃圾与日俱增,土壤污染面积增加,污染程度加重,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质的来源与特点,并提出了相应治理措施,希望对土壤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西北地区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除了工业发展、采矿、污水灌溉以及滥施化肥、农药等造成污染之外,更与缺乏专门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法规有关。西北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壤环境多样,保护西北地区的土壤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应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立法,健全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责任,严格执行环境标准和生产标准,切实改良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长春莲花山农用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中常见的部分重金属污染物Cd、Hg、Pb、As、Cu、Cr、Zn、Ni为评价因子,采用复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依据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对研究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只存在单一元素污染区域,分别为Cd、Pb元素污染,污染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1%,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区内未污染区域的等级均为警戒;作为评价因子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莲花山全区土壤风险管控类型均为优先保护类。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土壤污染,全国10%以上的耕地已受重金属污染,因此,对土壤污染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论述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具体应用建议,以期全面改善我国土壤环境,进一步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效果,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重金属含量高及农药施用不当等严重威胁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安全。鉴于我国土壤污染仍比较严重,应从减少土壤污染物投入、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等多方面着手改变土壤污染现状,并通过外源和自身因素来分析农田土壤污染成因.借鉴国内外修复技术,有效治理受污染的农田土壤。  相似文献   

6.
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污染同时会对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会在大气圈、水体圈和生物链中不断进行转移和富集,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安全,并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治理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治理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它能把大量有机物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各种土壤基肥的其他组成部分,但当施入的废弃物超过土壤的自净力时,就会破坏土壤的正常机能,使之失去自然生态平衡,从而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污染土壤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三废和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污染物可通过灌溉水进入土壤,也可通过大气污染、空中的颗粒物(含重金属和致癌物质等)沉降地面造成土壤变质,前者称水污染型土壤污染,后者称大气型土壤污染.各种污染造成蔬菜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省内     
《浙江经济》2010,(23):11-11
浙江近20%农用地不产绿色产品 浙江省政协组织一调研组专题就“食品药品安全”赴杭州、台州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显示:工业“三废”及城市生活污染物排放,引起重金属污染农产品。浙北、浙东和浙中地区因土壤污染,有近20%农用地不能种植绿色农产品;城郊传统的蔬菜基地、部分基本农田都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严重,氯溶剂、苯、持久性有毒物质、多环芳烃等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较普遍的土壤现状,介绍了污染土壤多种修复技术,并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相关前沿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展望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污染土壤修复以及在该领域的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化工业、农业生产等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导致土壤质量恶化和生产力下降。当污染物质累积到一定浓度,对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产生毒害,并最终通过食物链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对于研发效率高、可操作性强、成本低、环境友好、适于大面积推广的土壤修复技术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通过在污染土壤上种植特定的植物(如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园林植物等)可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可以去除、降解或者钝化土壤中的污染物,将污染土壤变废为宝。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中,生物修复是对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在生物修复方法中,植物修复因兼顾了重金属修复与美化环境的双重优点,这些具有修复功效的植物被称为“土壤清洁工”。  相似文献   

11.
内梅罗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是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方法。本文采用这两种方法对海宁市土壤中Cd、Zn、Cu、Pb、Ni、Cr、Hg、As八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评价,并对两种评价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各有优缺点,因此,人们应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研究区域的土壤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加快,原处于城市中的重工业企业进行了搬迁,遗留场地对人类健康、环境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危害较大。以某化工厂搬迁后遗留场地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0~20 cm土样18个,测试了Ni、Cu、Cd、Pb、Hg、As和Zn共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运用质量比统计分析、污染特征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判断场地内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Ni、Cu、Cd、Pb、Hg、As和Zn含量分别为30.16、35.10、0.28、31.74、0.92、18.99和72.63 mg·kg~(-1),受测的7种重金属与关中地区背景值相比超标率为83.3%,以Hg、As污染为主且已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筛选值,说明化工厂对研究区域的重金属含量有极大的影响;重金属主要在污水池与反应堆处明显富集,说明化工厂可能存在渗漏或偷排现象,这也是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垃圾场周边、农田、菜地和企业周边土壤污染较重。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和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呈现如下规律: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进一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农业等领域,与此同时土壤污染问题频发,而农药、工业污水、废气等都是土壤污染形成的因素.土壤环境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若污染的土壤不及时修复,土壤中的污染物不仅会伴随着雨水渗入地下,还会扩散至江河.近些年来,污染土壤修复备受人们关注.本文讨论了当前应用较多的土壤修复技术,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整体状况已经非常严重,特别是土壤中占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污染土壤修复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修复污染土壤势在必行,其具体修复方法值得探讨。本文介绍了土壤污染的种类和危害,并从多角度探讨了污染土壤的修复路径。  相似文献   

16.
郑新华 《魅力中国》2014,(17):16-16
本文分析了农业生产活动、农村养殖、农村工业企业和农村生活垃圾方面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指出土壤污染的后果.提出农村土壤污染的治理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他沉着冷静,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着力量;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他博学多识,将自身所学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创新不止,不断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人的智慧。他,就是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主任曹树青教授。寻根溯源,生物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众所周知,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土壤污染的重金属可通过农作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及人类健康。而作  相似文献   

18.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淮南矿业集团所辖3 000 km~2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土壤表层样品269件,通过对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测定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多指标生态评价法对土壤中As、Cu、Zn、Cr、Ni、Cd、Pb、Hg8种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检测、评价,提出煤矿区土壤污染环境管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日益增加,城市用地形势日益紧张,人们对居住和商业娱乐质量要求普遍提升。旧厂房改造已成为有效利用城市有限土地资源的形式之一,重金属土壤污染及修复已成为旧厂房改造常面临的难题。笔者结合近年国内外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农业生态修复经验,分别从原位修复与异位修复角度,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旧厂房改造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环保意识的匮乏,粗放的企业发展模式造成全国大面积的土壤受到污染,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人们日益重视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因此,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和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缺陷,分析了常用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展望了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