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经济政策面对两难境地:一方面经济增长迟缓,失业率居高不下,需要继续实行扩张性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另一方面,预算赤字和政府债务不断扩大,需要尽快实施紧缩性政策,尤其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恢复市场信心。美国经济政策摆脱困境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松紧搭配,即在紧缩预算的同时,继续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二是首先采取紧缩性政策,恢复市场信心,然后再实施扩张性政策。在此之前,必须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服务出口,以实现再平衡。  相似文献   

2.
“防风险”和“稳增长”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目标,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平衡兼顾双重政策目标的门限理论模型框架,基于反事实方法评估了动态平衡上述两大目标的最优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研究表明:(1)2008年以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表现出较强的稳增长政策功效,但国际金融危机后,政策取向更倾向于动态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目标。(2)财政政策对三部门杠杆的影响呈现显著增强态势,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则在经历“增加—下降”周期后趋于稳定,利率政策效果显著而且近年来呈现增强态势,由此表明利率的传导效果正在不断得以强化。(3)从反事实结果看,宏观调控的最优政策搭配抉择取决于政策当局在动态平衡不同目标中的政策取向,特别是,依赖于精准调控“稳增长”与“防风险”目标的偏好强度。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欧债危机发生的原因分析已经很多.本文首先分别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用不协调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将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目的.然后从欧元区的制度性缺陷出发,重点分析了欧元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引发欧债危机的,认为扩张的财政政策是诱发欧债危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双紧”政策的积极意义应从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意义上去理解,不能笼统地归结为“抑制物价上涨”。今年我国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这种同向搭配的政策组合一反多年来财政、货币政策通常互不配套、相互脱节的做法,成为我国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套的一个良好开端,其意义不容低估。但我们以为,双紧政策的积极意义不能简单地、笼统地概括为“抑制物价上涨”,而应从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意义上去认识。  相似文献   

5.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问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针对在政策搭配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从短期、中期以及长期来考虑政策的选择和配合.  相似文献   

6.
后危机时代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渐渐平息,国际经济正逐步步人到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体遇到的国内难题,必将以各种形式表现为国际间经济利益的冲突.中国作为在危机中率先崛起的经济体,选择适当经济政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不仅对中国经济,甚至对世界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合理搭配,方可以发挥其政策效应.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已经出现重大转折,经济发展的中期上升趋势已经确立,原有行之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也因此难以适应实际需要,必须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下行期。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产后,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世界经济因此急速下滑,我国同样不能独善其身。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研究日本实施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经验指出在目前传统利率刺激经济政策空间缩小的情况下,我国应采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并配合财政政策以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展开了力度空前的救助计划和刺激行动,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松组合,通过充裕的流动性注入形成短期内对区域、全球经济的强劲推力,遏制了世界经济的加速下滑。但与此同时,双松政策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隐患,有些隐患或正酝酿一场新的危机。本文尝试从虚实经济间的流动性博弈问题出发讨论本轮刺激政策带来的虚实经济间流动性漂移,并对这种流动性异动如何影响实体经济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后危机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五大领域凝聚增长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中央政府及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拉动内需,同时将宏观调控基调转变为“保增长、促发展”,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的政策组合刺激经济增长,防止宏观经济出现“硬着陆”。  相似文献   

11.
并编者注:长期以来,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搭配的有效性一直是宏观调控争论的焦点.本文剖析了1998年以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的绩效和问题,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协调搭配的空间和条件做了分析,并大胆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潜力、合理调配政策,可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的论断,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资本流入的突然逆转会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东南亚国家在金融危机前后的政策反应认为,双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对拯救危机的作用有限,而紧缩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的改革政策相搭配则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马勇  吕琳 《金融研究》2022,499(1):1-18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多部门和多元宏观政策的DSGE模型,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最优反应规则及其协调组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货币政策可继续盯住通胀和产出的稳定,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可分别重点盯住产出稳定和债务稳定,而宏观审慎政策则可重点关注以信贷利差和信贷波动为代表的关键金融变量;(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组合使用,能比任何单一政策工具都具有更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应;反之,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将显著削弱彼此的调控效应,加大经济和金融波动,从而导致显著的社会福利损失;(3)从多种政策协调搭配产生“合力”的内在机制来看,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对产出、通胀、就业和债务等变量的稳定效应,对货币政策产生额外助力,而宏观审慎政策则主要通过稳定金融体系和降低金融风险对货币政策产生助力。上述结论表明,在多种经济金融政策并存的情况下,基于良好设定的政策规则,同时加强政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是确保多元政策产生积极合力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准确把握“稳中求进”的政策内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稳定预期,实施消除市场疑虑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笔者在近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中发现,疫情依然是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全球经济结构可能进一步分化,中国的外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发达国家货币政策面临艰难选择,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要密切关注,但不宜简单推论外溢效应;内需疲弱仍然是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稳增长压力较大,需要采取超常规的政策组合进行应对。政策设计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建议采用兜底的财政政策与精准稳健的货币政策,围绕“稳中求进”的内涵发力。  相似文献   

15.
债务危机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和利益分配的工具。在欧元区的政治框架下,二者具有难以克服的内在冲突,这是欧洲主权债务面临的根本性难题。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可简单归结为:欧元国际化要求统一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与之不匹配,欧元区各国宏观调控政策失效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政府救助措施不力最终引发欧债危机。由这一欧债危机的货币传导路径可以看出,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是欧元危机,其根源是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16.
张明  刘瑶  张冲 《财政研究》2023,(10):31-43
为切实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搭配在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笔者选择南方沿海省份X进行实地调研,发现:第一,X省份在减税降费、提高专项债比重、践行“补改投”实践、深化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支持“稳就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效果;第二,X省份在总量型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扩张、加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投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货币政策效果。同时,笔者发现两大政策执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一是X省份财政政策执行面临着减税降费获益不平衡、资金流向不明确,一般债发行规模有限、专项债支撑作用不足,地区财力不平衡,“财政贴息”操作难度大等问题;二是X省份货币政策执行面临着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审批流程繁杂等障碍;三是两大政策协调搭配方面存在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与专项债、银行贷款之间的替代效应不明晰,财政、产业和金融发展规划间缺乏有效协调的挑战。基于调研结果,笔者分别从优化财政政策执行、优化货币政策执行、促进两大政策协调搭配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方案。  相似文献   

17.
2013年3月启动的美国自动减支政策将对美国经济复苏和就业,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程度不大。为促进就业、继续保持经济恢复性增长,一定程度上冲销自动减支政策的负面影响,在目前至2014年中期选举之前,美国将继续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行较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由于美国政策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由此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加强对美政策和形势走向的研判,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历史罕见的剧烈震荡。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危机境外金融市场救市政策更为迅速,货币政策着力于提供短期流动性,财政政策聚焦于危机中的预防、对冲和纾困。两次危机救市政策推出后,市场均不同程度改善。后疫情时代,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是支持流动性直达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其他监管措施的有效协同,强化对杠杆资金、自动化交易等微观市场因素的监管,加快对限制股市做空措施的研究探讨,有利于抵御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9.
重大危机事件所特有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使用综合实证检验与理论分析,系统探讨重大危机视域下的经济(需求侧、供给侧)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冲击的影响动态、微观传导机制和政策应对方案。研究发现:重大危机事件下不确定性冲击具有多维性与异质性特征,需求不确定性(金融不确定性)往往在经济(金融)危机事件中起主导作用,但次生不确定性同样值得警惕。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由于其传导机制的差异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冲击影响。其中,需求和供给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性冲击,而金融不确定性则在短期表现为紧缩性冲击。在应对多维不确定性冲击时,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可为财政政策创造空间,增强政策可持续性,特别是"增加财政支出+债务管理+混合型货币政策"方案在调经济、稳金融和控债务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中央果断决定,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今,积极财政政策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