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在教育领域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硕果累累的另一面,我们也清晰的看到了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和谐的一些现象,大学生逃课即是其中之一。大学生逃课这一现象给高等教育的质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成为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长远发展问题之一。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拣取了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此次调查主要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分析、隐性逃课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隐性逃课这一现象等几个方面入手。以发放问卷为主,访谈为辅,以求能更真实地反映在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同学们更好学习、教师更好授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高校的新建以及高校的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课堂。然而和这种扩招现象一并出现的还有大学生的不上课现象。逃课之风愈演愈烈并有随年级上升的趋势,面对不上课现象,学生和老师各持不同观点。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搜集数据,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分析学生逃课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在当代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如此普遍的逃课现象着实让学校领导和老师头疼,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员,笔者想用目前所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来浅析一下大学校园里这一日益严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刘琦  胡柳洲 《北方经贸》2011,(5):127-128
大学生逃课现象普遍存在,其逃课归因方式与年龄、学习成绩、逃课频率等因素相关,应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意志力培养,培养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吴彧 《商》2014,(14):189-189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像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心理、逃课从众心理、教师教学没有吸引力、教学管理不到位等,接着从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逃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隐性逃课"是指上课时学生从事与课堂教学无关事情的心理旷课行为。大学生隐性逃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进而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调查,探寻此现象的成因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的现象愈演愈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个学校和各个院系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加以应对,但最后的效果大多不是很明显。从博弈论知识出发,先做出基本假设,然后建立一个师生博弈均衡,以此来解释大学生逃课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这类逃课的相关建议。当然,这种现象只有多种措施合理配合使用,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9.
高校人才引进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琦 《价格月刊》2006,(12):37-38
高校引进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但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着风险,把握不好就会造成高校的损失。在对高校人才引进的成本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后,本文提出了提高高校人才引进成本收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一门课程,但是因教学内容的理论化、教学方式的僵硬化使得许多大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枯燥,甚至出现大量学生逃课的现象,从社会实践出发,丰富教学资源、突破教学方式等多重路方法,将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国内学生逃课的现象和特点,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针对逃课的防范措施分析得出,国内学校对于逃课多采用硬性处理措施,而国外高校多采用柔性的管理体制,以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从而吸引学生回到课堂.尽管中外国情差异较大,但国外高校建立于严格的法律与纪律基础上的个性化管理制度对于我们的教育管理实践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的逃课现象日渐突出,不仅影响了逃课者的日常学习,更严重干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这一现象在成人教育学生中更为严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违纪行为是一种理性活动,即行为者在做出违纪决策之前也有一个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鉴于大学生相时于中小学生来说更符合经济学关于人的经济理性的假定。探讨了高校内的违纪现象.即他们的行为更多出于权衡利弊后的理性考虑。  相似文献   

14.
胡振波  武英杰 《商》2013,(20):364-364
外语是很多在校大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让一些理科生颇感头痛。学习的难度造成了兴趣的降低,由此也就带来了出勤的问题。逃课在高校中并不新鲜,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约束逃课的最普遍管理策略就是签到,为探究签到在大学外语教学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作者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专业结构对当代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许多障碍,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是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专业设置现状特点,提出了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罗鄂湘 《商场现代化》2008,(11):162-163
本文经过对上海市中小科技型企业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小科技型企业与在校大学生在互动行为中各自的收益与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互动行为博弈模型,最后在对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逃课"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大学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大学生上课出勤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探索出勤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突显信念,提出引起出勤行为最显著影响因素变化的有效途径,设计知觉行为控制的干预实验。  相似文献   

18.
高云涛 《商》2013,(11):286-286
以学生逃课率的相关统计数据简要的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以及危害性,并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公平性原则等相关知识从学生本身和教师一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存在的现象及其原因。笔者结合实际分析提出了加强改进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北方经贸》2014,(1):19-20
大学生与农民工收入确实存在一定差异。依据相关经济理论,从成本和收益、非工资性收益、社会经济结构和工龄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对读书无用论提出质疑。只有理性对待大学生和农民工的收入问题,促进高学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够正确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