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楼市》2007,(14)
近两年,杭州的房产公司频频将眼光对准了金融服务行业,21世纪不动产与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联手,组建金融服务中心,推出了二手房普通按揭贷款、转按揭贷款、按揭贷款、循环贷款及相关金融衍生业务;华立地产也开始向客户提供包括转按揭、加按揭等在内的多形式按揭贷款服务。房产中介将金融服务作为向外延伸的触角,银行对房产中介商涉足金融服务也持支持态度,双方都希望能通过金融服务搭建一个共赢的平台。2007年7月12日下午,在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小礼堂里,来自杭州、宁波等地的二十多家房产中介机构参加了由浙江省房地产协会、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楼市》杂志社共同主办的浙江省2007年度房产中介协作及金融服务论坛。中介、银行、专家济济一堂,在共同探讨问题的同时,中国银行与十多家著名中介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房产中介与银行之间的合作也将更为紧密,金融服务的道路也会愈加宽广。  相似文献   

2.
为规范房屋中介市场管理,培育公平交易和诚心服务,扶持品牌中介企业的发展,引导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即墨市房产管理处开展了房产中介集中整顿清理活动。  相似文献   

3.
吴迅 《上海房地》2005,(4):38-40
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为了控制贷款高速增长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各个商业银行都在紧缩贷款规模。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则由于风险较低、收益较高而不在限制之列。一些开发商抓住银行政策的漏洞,进行“假按揭”,为房地产开发融资;部分不良购房与房地产中介合谋,通过抬高房屋单价等手段,骗取银行资金。“假按揭”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4.
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各商业银行为了控制贷款高速增长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开始着手紧缩贷款规模。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由于风险较低、收益较高,并没有列入限制范围,一些开发商便抓住银行政策的漏洞,通过“假按揭”为房地产开发融资,部分购房者也与房地产中介合谋,通过抬高房屋单价等手段,骗取银行资金。“假按揭”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房地产市场正常的供求秩序,商业银行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自7月1日开始实施行政许可法后,政府对房地产中介行业由原来行政管理转变为现在监督管理,其中对房地产中介机构由原来行政审批转为现在登记备案制,这些都体现了政府角色的转化。近年来由于房产中介引发的事件时有发生,政府在原来行政审批管理中,对房地产中介机构还有一定约束作用,像现在政府只是扮演监督管理角色,这样是否能更好地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房地产中介行业到底该如何规范?为此,记者特约相关专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武汉房地产中介协会于1996年5月18日成立,是经武汉市民政局注册登记,接受武汉市房产管理局业务指导的地方性行业社会团体。协会的宗旨是:组织本市房地产经纪工作研究房地产中介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规范房地产服务行为,提高会员的自律能力,加速房地产流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房价持续走高和银行住房贷款增长过快的现象仍然严重。笔者认为,我国以按揭房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按揭贷款价值是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政策存在的重大制度缺陷,也是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价格高企的根本原因。由此导致商业银行在盲目扩大信贷规模、承担了房地产市场绝大部分风险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成为一个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一、房地产市场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收取定金预售款后不按税法规定时限申报纳税。为了达到少申报或不申报营业税等税费的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按定金或预收款项申报相应的营业税等税费,对房产销售收入,对按揭银行划转过来的按揭贷款售房收入,不及时计提和申报相关税费。(2)房地产开发企业虚列、互串开发成本。在开  相似文献   

9.
手中有房,好不容易在现今不是很景气的市道找到了买家,可房产有按揭在身,没还清之前,银行可不会同意让你买卖,所以只能先提前还清在银行的按揭贷款才能顺利买卖,而在未拿到房款前就要先拿出一大笔钱来还清按揭贷款对绝大多数业主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是否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使有按揭在身的房产也可以转让呢?一般情况下,中介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措施是用买家的首付款来还卖家的按揭贷款,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买家的首付款要少于卖家在银行的按揭贷款,而且很多买家也不同意卖家用首付款先于归还按揭贷款,然后才进行过户手续办理,如此操作…  相似文献   

10.
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各商业银行为了控制贷款高速增长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开始着手紧缩贷款规模。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由于风险较低、收益较高,并没有列入限制范围,一些开发商便抓住银行政策的漏洞,通过“假按揭”为房地产开发融资,部分购房者也与房地产中介合谋,通过抬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份以来,紧缩银根成为各地银行一场自发的“集体行动”:在北京。银监局要求辖内银行业审慎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在上海,多套房按揭贷款收紧。多家银行提高了两套以上住房贷款的申请门槛;在浙江,建设银行暂停二手房按揭贷款,多家银行已冻结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1998年1月1日起 ,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限制 ,中国房地产按揭款服务将会越来越普遍 ,而房产按揭是法律性很强的行为 ,必须符合许多条件才有效。因此 ,市民在接受房地产按揭服务时 ,最好先有一定程度了解 ,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选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有六种房产不得设定按揭 :(1)权属有争议的房产 ;(2)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产 ;(3)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 ;(4)已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产 ;(5)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它形式限制的房产…  相似文献   

13.
6月20日,杭州又一家老牌房产中介企业——杭州华立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华邦地产”。继今年3月份杭州金丰易居换牌为“易居臣信”之后,半年内杭州两家月成交金额排名前5名的品牌中介公司相继换牌,这是否意味着杭州的房产中介行业又要迎来一次业内整合的高峰期呢?  相似文献   

14.
风云之际     
《房地产导刊》2005,(17):3-3
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4年房地产金融报告》。该报告深刻地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系列问题,如,市场信息不充分、不对称,政府监管效率有待提高,房地产企业不规范,某些开发商和某些基层银行相互勾结进行假按揭、假担保等。报告特别指出,房地产行业存在的上述问题,特别是期房预售中的不规范问题使国家面临巨大金融风险。因此建议取消期房预售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外地人眼里,杭州是相对比较排外的一个城市,在房地产领域也是如此。从1998年开始,杭州房地产经历了几年发展,形成了众多自身的房产品牌,本土房地产行业也有了相当的规模。然而,几年下来,真正进入杭州市场的外地房地产开发商寥寥无几。但延伸到杭州房地产的三级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除了公众、裕兴、华立、外滩、中大、中庆等几家本土中介保持着相当的规模和品牌知名度以外,真正可以称得上品牌中介的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来自外地的,这与二级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有业内人士称,外地优秀企业的进入有助于杭州市场竞争氛围的健康发展,但与二级市场的鲜明差异以及本土中介优势的逐渐丧失,不得不让人思考其中的原由。  相似文献   

16.
5月30日下午,省房协房地产中介专业委员会在杭州召开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形势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近20家省直属房产中介企业和杭州房产中介企业的负责人,省建设厅住宅与房地产业处副处长寿欢林、省房协中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豪世沃德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邓力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座谈会由省房协会长唐世定主持。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文化》2004,(8M):75-75
一位同事在房地产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举债买了一套价值33万元的房产,除了欠亲戚朋友3万余元外,每月还需向银行支付2500元的按揭款。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按揭是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企业联合开办的一项新业务,来源于香港的“楼宇按揭”。按揭意即抵押贷款。严格地讲,房地产按揭是指购房者在向房地产商交付首付款后,由银行以贷款给购房者的形式将不足款项部分付给房地产商,以房星作为抵押物,由购房者以分期还款的方式向银行偿还借款的一种制度,房地产按揭,必须签订按揭书面合同。但与房地产按揭业务大量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东南置业》2013,(1):120-120
12月20日,福州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行业维权”新闻发布会在金源大饭店隆重举行。会议以“‘跳开’中介,私下成交或用其亲属名义购买房产属违约你怎么看r为主题,阐明了在房产中介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跳单”行为的危害:明确了房地产经纪人的劳动受法律保护,“跳单”属于违法行为:并对避免“跳单”行为提出了“看房实名制”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年初以来.杭州房地产中介行业就没有"安耽"过。先是有包括中原地产、cb信义房产在内的几家知名中介公司因收费过高被有关部门下令调整。之后.先后有cb信义、住商不动产等房产中介向房管局和物价局等有关部门上书要求提高中介服务收费标准。而此后,又由杭州市中介协会出面,向有关部门呼吁,适当提高中介收费标准上限。事关杭州市中介行业的发展以及二手房消费者的利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业内业外对此也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