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姜仿其 《时代经贸》2011,(22):248-248,F0003
“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创新。鉴于当前大学生比较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借助学习践行“红船精神”,创新学习“红船精神”系列活动和践行“红船精神”系列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条嘉兴南湖上的小船,它的名字叫:“红船”!一百多年前,这条“红船”,带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嘉兴南湖扬帆起航。每次到嘉兴南湖,看到这条“红船”都会心潮澎湃,产生一种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事实上,“红船精神”早已融入到人们特别是嘉兴南湖人的血脉中,时时激励着南湖人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忠诚奉献。也就是南湖区人常说的“硬核鏖战的锐气、迎难而上的担当”“干事创业的壮志豪情,专注创新的执着拼劲,逆势突围的果敢闯劲”。  相似文献   

3.
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开放,人民精神需求的快速增长,宣传思想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在中共南湖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持“三贴近”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线,南湖革命纪念馆作为党的诞生地纪念馆有着“资政育人”的独特政治资源。要从当代政党建设的科学内涵出发,保持理论上的清醒,认真研究纪念馆的价值取向,把握好党的建立和执政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复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红船精神”是教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价瑰宝。  相似文献   

5.
赵树梅 《江南论坛》2005,(12):13-14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以人为本,社会和谐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展望“十一五”,作为党的诞生地——嘉兴市南湖区,更应以“红船精神”为行动指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走在时代前列。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22,(1)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形成的伟大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牢牢记住建党之初的愿望和誓言,无数革命先辈为了这个愿望和誓言抛头颅洒热血,始终践行着这伟大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继承并弘扬红船精神,做一个创新型人才,在奋斗中不断成长,在任何时候都要甘愿为祖国而奉献的时代新人,要时刻铭记红船精神,不忘革命先辈的初心,为了祖国更加强大而努力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10)
红船是党的根脉,中国共产党始终一心向民,同时代共命运,走在时代前列。新时代发扬"红船精神",有助于把过去的历史与当前的现状、未来的发展有效联系起来,树立民族自信,培养担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陈建平 《江南论坛》2021,(12):48-49,58
嘉兴南湖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红船精神发源地、党的根脉之地, 也是江南文化和儒商文化发祥地.近年来,南湖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不断放大现代先进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精神文明高地领域"首批试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精神富有"早已成为检验共同富裕程度、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南湖区通过构建"船?扬文明"4321工作体系("4"既指打造弘扬红船精神示范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样板地、江南文化文明高地、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地"四个地",也指构建主流思想领航铸魂体系、最美风尚引领体系、优秀文化润心体系、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四个体系";"32"指的是实施32项行动计划;"1"指的是实现1个目标, 即把革命红船起航地打造成为"物质富庶、精神富有"的共同富裕美好南湖), 着力探索有效路径,使"精神富有"成为"共同富裕"的最亮底色.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以来,嘉兴市上下掀起了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功经验的热潮。在学习过程中,干部群众从通俗化角度、用形象化语言概括提炼了“中央花园”、“梧桐树”、“凤凰涅檠”、“连理枝”、“八面来风”、“安全岛”、“新大禹治水”、“红船领航”等新八大现象。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龙江精神文化凝聚了龙江人的精神力量,对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索龙江精神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的价值意蕴是前提和基础,能够更好发挥二者的育人价值。通过从龙江精神文化涵养“概论”课教学、“概论”课教学指引龙江精神文化发展、龙江精神文化与“概论”课教学同向同行入手,分析龙江精神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是增强“概论”课教学、弘扬龙江精神文化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初探蓝勇长江上游自古滩多水险,舟行稍有不慎即遭覆没。早在唐代就有专门的“篙工”专司引导航,明清时期也有专门的滩师专司过滩引导,但是仍免不了常常失吉成灾。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东移南迁已成定局,四川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长江上...  相似文献   

12.
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在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老字号品德是老字号在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北京精神是老字号品德的全面提升与高度溉括,老字号品德是北京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同仁堂企业精神是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十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面对信息化浪潮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要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的任务,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需要提炼新的时代精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五种精神,是新世纪新的时代精神。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时代精神。五四运动时期,热血青年呼喊出“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向封建专制主义发起了冲击;延安时期的艰苦环境诞生出“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4.
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续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数应比以前统计的更多,地域分布也更广一些;同时对清代救生红船的形制、每船水手数、运作经费和水手报酬、救护奖励和义埋制、管理体制与衰败原因等问题作了更深入的考证,提出救生红船的每船水手数在实际运行中并不固定,而水手的报酬因时因地相差较大;最后提出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除随时救险外,还有租赁护航的功能,其救护制度在中国水上慈善救护史上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5.
刘玲 《经济改革》2010,(4):76-76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奠基人。黄帝时代,解决了人类衣、食、住、行问题,诸如制衣冠,造舟车,创文字,教蚕桑,种五谷等,使人们逐步走向了文明有序的生活道路。黄帝时代的伟大功德,结晶成了黄帝精神,黄帝精神集中体现为“创造”、“奉献”和“团结”,这一精神结晶,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伟大精神精髓,  相似文献   

16.
公共精神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如何培育公共精神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的重点与难点。现有关于培育公共精神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缺乏与村庄发展和村民生活的内在联结。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时间银行”从乡村治理切入,以“时间币”为桥梁将时间、积分和服务有机串联,在培育乡村公共精神方面作用明显。那么,“时间银行”何以提升乡村公共精神?其作用机制是什么?文章基于大余县案例,运用社会交往理论,提出了“时间银行—社会交往重构—价值整合—公共精神提升”的解释路径,“时间银行”的运作机制在于构建以“主体间性”为核心的社会交往模式,村民的个人价值与公共价值得以整合,进而催生公共精神。研究结论丰富了“时间银行”在乡村领域的实践,在理论层面分析了“时间银行”提升乡村公共精神的机制,并讨论了通过重构社会交往提升乡村公共精神的一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芦靖玮 《经济师》2023,(5):132-133
“吕梁精神”发端于抗日战争时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涵。“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高度凝结了“吕梁精神”的内涵,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需要利用好“吕梁精神”,把“吕梁精神”融入到育人过程中,关键在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创新宣传渠道、融入“四史”教育、以及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江南论坛》2008,(3):I0008-I0008
创办于1950年的通德桥小学,坐落于五爱路中段,是一所承载着深厚人文底蕴的窗口学校。 “凝聚校园文化精神,打造实验优质品牌”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几年来,学校坚持以办学理念为先导,突出“人文熏陶”,立足“文化育人”,注重“持续发展”,“争管理育人之先,创全面发展之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炼出“求实创新、勤勉进取、服务至上、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  相似文献   

19.
喻文 《大陆桥视野》2012,(16):91-91,93
本文通过分析“瀚海舟”特色企业文化的形成,明确了“瀚海舟”品质是对老一代石油人优秀品质的传承,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弘扬。“瀚海舟”特色企业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将安全文化建设与推进安全工作结合起来,将传承历史品质与弘扬大庆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品牌建设与促进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根本。同时文中提出,“瀚海舟”特色企业文化今后的建设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人本理念,坚持不断创新,坚持联系实际,坚持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  相似文献   

20.
一、艰难的嬗变:从“文化宣传事业”到“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一论断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所谓文化产业,就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文化服务的产业。其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等精神需要。“文化产业”一词在西方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用以概括大规模、大批量、工业化的文化精神生产的特点,而在我国,“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