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涛 《唐山经济》2005,(6):35-37
随着首钢东迁和曹妃甸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曹妃甸临港工业园区,将成为中国北方发展大型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最为理想的地区;成为21世纪京津唐地区重化工业改造、迁建和持续发展的产业基地。由于依托着经济效益巨大的港口资源,港口码头成为多条现代工业生产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将最大限度地节约各项生产成本,极大增强园区内重化工业的产业竞争力,所以,曹妃甸临港工业园区不仅将成为唐山实施蓝色战略中,发展重化工业的主要形式和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2.
严正 《开放潮》2004,(3):10-11
福建经济是外向型经济,进出口贸易与外商投资是推动福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进大出的大项目和重化工业的发展都需要港口支持,港口是福建基础设施建设的要害与关键,港口工业区是福建经济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从沿海起航、在港口登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临港重化工业,对于港口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撑和导向作用。港口是烟台临港产业的"灵魂",重化工业是烟台临港产业的"躯体"。近年来,烟台发挥港口的枢纽作用,着力培育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现代化工、新型冶金和核电四个潜力产业,使之成为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颖 《浙江经济》2006,(13):18-19
积极而有选择地发展临港重化工业是浙江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浙江“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国外发展重化工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综观世界著名的重化基地特别是亚太地区重化工业发展,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浙江借鉴。  相似文献   

5.
重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提升工业化水平,构筑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重化工业发展,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相似文献   

6.
当前发展重化工业化不能走传统意义上”粗、笨、重”粗放型重化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实施创新。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体制与政策环境,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抓住重要发展机遇期努力加快港口设施建设天津南港工业区港务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在天津成立,注册资金1.3468亿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是天津南港工业区的港口、航道、码头及相关陆域设施的建设、开发、经营及物流、仓储等相关业务。天津南港工业区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大港区,港区布局为石化泊位作业区、通用泊位作业区、港口支持系统区和预留作业区四部分,是以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以承接重大产业项目为重点,以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港口物流业为支撑,建设形成的综合性、一体化的现代工业港区。南港工业区港区性质定位为:服务于天津市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近期重点服务于南港工业区石化产业的发展,以石油及制品运输为主,远期结合冶金工业的布局,预留大宗散货运输可能。通过开发建设,港区将建设成为以进出口重化工业产成品为主的综合性贸易港区、以运作大宗散货为发展方向现代综合物流港区。  相似文献   

8.
《北方经济》2012,(1):17-19
一、我国现有重化工业布局存在的缺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优先在沿海地区布局了一批重化工业项目,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十五”以来,东部部分省市再一次提出工业“适度重型化”和“重型化”战略,在政府主导下,纷纷扩大重化工业规模,延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道路,从西部地区调人能源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和环境形势变得日趋严峻,成为制约东部地区重化工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相似文献   

9.
发展宁波重化工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巍 《宁波经济》2005,(2):22-24
发展重化工业是区域经济演进中的必经之路。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城市,宁波必须充分利用基础条件,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加快建成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本文认为,在重化工业产业国际转移加快和全国部分重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依托浙江深水良港等优势条件,积极而有选择地发展新型临港重化工业是关系浙江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随着浙江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要不要将重化工业作为发展重点,一直是各界人士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当我们回顾近年发生在浙江大地上的一些重化工业发展事实,目睹一个个“巨无霸”级的能源、石化、冶金、船舶工业群的崛起,就会发现市场力量和天然的海港资源这些至为关键的因素正在紧紧地糅合在一起,推动着浙江重化工业稳健起步……  相似文献   

12.
孙涛 《新财经》2004,(12):60-61
从发达国家基本经验来看,我国重化工业至少要持续十年左右的时间。在重化工业时期,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对GDP的需求弹性系数逐渐提高到2~2.7。如果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维持在7%,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会以14%~18.9%速度增长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经贸活动存在区域不平衡,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相对发达,并且这两个地区的对外经贸活动是在中国对外经贸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这决定了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港口货物的吞吐量会以更高的速度增长,处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上港集箱与盐田港的盈利潜力更加可观  相似文献   

13.
金谷 《浙江经济》2004,(12):9-11
在浙江工业化、市场化推进到新的阶段后。重化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与过去及全国一些省市发展重化工业道路明显不同的是,这一发展需求不仅是在人均收入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等阶段。陛特征背景条件下产生的,而且是浙江以加工工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演进中内在关联产业相互扩张的自然结果;与广东、江苏等省市相比,浙江重化工业发展已显滞后。应顺势应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重化工业。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港口成为国际通道连接的重要节点,是区域加入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的基础,港口周边200公里内城市,充分利用港口的有利条件,成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港为城用,城以港兴","要开放,先建港",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们对于港口对区域和城市发展影响的总结.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重化工业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港口吞吐量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同时功能将明显提升,将形成我国港口发展的战略框架,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王建红 《港口经济》2007,(10):32-34
千叶港位于日本首都东京东侧的千叶县,濒临东京湾的东北侧,是日本在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最大的重化工业港口.从1994年起到2000年,千叶港货物吞吐量连续7年居日本第一,堪称日本工业港口的后起之秀.位于渤海湾的曹妃甸港与千叶港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研究千叶港的兴起和发展将对曹妃甸港的开发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区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五”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快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结构上呈现出了重化工业(泛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工业,包括能源、机械制造、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十一五”期间,重化工业将是自治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重化工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就业弹性系数小,如何在进一步加快发展自治区重化工业的同时,解决好资源、环境和就业等问题,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一、我国现有重化工业布局存在的缺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优先在沿海地区布局了一批重化工业项目,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十五"以来,东部部分省市再一次提出工业"适度重型化"和"重型化"战略,在政府主导下,纷纷扩大重化工业规模,延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道路,从西部地区调入能源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和环境形势变得日趋严峻,成为制约东部地区重化工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相似文献   

18.
王益澄 《宁波经济》2004,(11):25-26,29
港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港口的演变过程密不可分的,宁波港口是宁波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是具有国际深水港口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发展目标要求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重化工业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经之路 重化工业大发展是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的一般规律,重化工业阶段的到来既给我们带来一些机遇,也带来许多挑战.重化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包括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七大工业.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化工业倾向有着深刻的消费结构升级背景。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短缺,以“新发展观”为指导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将从多个方面影响未来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