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宣布将优化和完善人民币中间报价方法,所以"811汇改"成为我国人民币外汇市场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在岸银行间外汇市场中间价定价机制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个市场化进程。自从我国实施"811汇改"后,人民币离岸与在岸外汇市场之间的汇率呈现出显著的双向波动、汇率价差越来越大的特点。所以,对离、在岸人民币汇差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重要。文章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人民币离、在岸汇率价差的波动特点,通过建立科学实证模型对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和传导路径等进行实证研究后的结果显示:离岸人民币资金存量对汇率价差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作用,离、在岸利率价差与汇率价差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对汇率的预期、量化后的风险偏好、人民币利率、人民币汇率波动、资本项目管制等因素与离在岸人民币利率价差呈正相关。尤其是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改变会直接导致汇率价差的反向变动。  相似文献   

2.
《商》2015,(49)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汇聚了大量的离岸人民币。香港离岸市场成为投机者的天堂,对存在的人民币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之间的汇差进行疯狂的套利活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汇率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3.
控制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差在合理水平是保障人民币外汇市场稳定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以香港人民币市场为代表,运用时变转移概率Markov模型研究了2011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内地与香港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区制特征和区制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汇差表现出显著的区制特征,在大部分时期内,汇差处于"正汇差-低波动"区制,这一差值可视为资本管制和内地与香港人民币市场结构差异对入境资本征收的"托宾税";在考察期的其他时段,汇差则处于"负汇差-高波动"区制;(2)汇差在区制间转移的概率受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境内外利差水平的影响,其中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境内外利差扩大会促使汇差扩大,保持或转入"正汇差-低波动"区制的可能性提高。货币当局可以将影响人民币预期与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境内外人民币汇差、稳定人民币币值和防范潜在金融风险的备选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4.
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发展,离岸人民币汇率价格体系不断地完善。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BEKK-GARCH(1,1)模型,研究了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在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对离岸汇率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NDF汇率对在岸即期和远期汇率有显著地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远期汇率有显著地价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较弱;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即期汇率未产生价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由在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CNY)、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CNH)、境外远期无本金交割市场6个月期汇率(NDF6)及1年期汇率(NDF12)、在岸远期6个月期汇率(DF6)及1年期汇率(DF12)组成的人民币汇率系统.然后,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GARCH模型等分别从平稳性、协整性、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等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系统内的在岸即期汇率、离岸即期汇率、在岸远期汇率和离岸远期汇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CNH对CNY存在报酬溢出效应,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CNH、CNY、NDF6和DF6间的关联性可能大于CNH、CNY、NDF12和DF12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加快进程,离在岸间利差促使套利的发生,利差与汇率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溢出效应,不同期限品种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强度。文章将离在岸隔夜、一月期、三月期、六月期、一年期的利差与离岸汇率进行整理,并运用GARCH-BEEK(1,1)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除了六个月期利差与汇率间没有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外,其余期限品种均体现出不同强度的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外汇市场微观理论认为,指令流作为连接微观市场和宏观市场的桥梁,是外汇市场交易者获取内部信息的重要源泉,能够反映市场参与者对短期汇率的态度。选择2004年2月至2017年6月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人民币汇率升贬值预期、指令流、香港人民币资金存量等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宏观变量经由微观变量指令流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结果显示:宏观变量会在短期内显著影响指令流,并经由指令流影响汇率价差,但汇率价差的变动受指令流的影响较小,受自身滞后二阶和人民币资金存量滞后二阶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自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CNH)形成以来,关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认为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汇率具有引导关系。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人民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两地之间汇率联动关系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研究CNY与CNH的动态联动关系:带断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样本初期阶段CNY对CNH有引导关系,随后两者之间相互引导,近期CNH对CNY具有引导关系;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显示,CNH对CNY的影响逐渐增强;考察在岸离岸利差对汇率影响的结果显示,在岸离岸利差增大会导致离岸汇率贬值和在岸汇率升值。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方法规避了静态系数回归模型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之间开始有均值(或波动)的相互影响。该价格信息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均值溢出效应不太稳定,波动溢出效应相对稳定;内部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当期升值较快的市场往往会主导均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是由受政策预期影响的在岸市场所主导;利好消息会减少离岸市场的波动,但会加大在岸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6)
本文以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价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岸在岸人民币价差产生的原因、造成离岸在岸人民币价差波动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人民币定价权方面,在岸比离岸人民币更具有定价权;同时在中国逐步推进外汇制度改革、人民币与美元汇率逐步脱钩的背景下,在岸与离岸人民币的价差将进一步缩小,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最终将趋向统一。  相似文献   

11.
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理论、汇率形成机制的演进以及各个市场相互之间的引导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远期汇率走势反映了即期汇率的走势,离岸市场对于在岸市场具有较强的引导关系,而在岸市场对于离岸市场的引导关系则不是十分显著。最后再结合我国外汇市场的现实情况给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龙佐佳 《商》2015,(3):175-176
本文分析了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联动的机制,并运用VAR模型等定量的方法检验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联动效应已经初步存在,但存在较明显的单边效应,在岸人民币市场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有显著的引导关系,反之不成立。据此,本文认为应从提供足够的离岸人民币存量、促进离岸人民币需求从投机转向投资等方面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还应从政策层面逐步放开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管制。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稳步推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离在岸的联动更加紧密。离岸市场通过形成境外或跨境人民币循环,提高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的便利性,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的国际地位。然而2015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市场出现的几次异常波动也表明,离岸市场正通过引导投资者情绪变化、资金流动等多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探讨在岸人民币即期、香港离岸人民币以及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的信息溢出效应作为切入点,通过构建三元VAR-DCC-MV-GARCH模型研究从均值和方差两个视角展开研究。此外,本文还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在岸市场如何掌握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以更加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13年6月23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日度数据,通过构建人民币离岸和在岸货币市场利率的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手段,研究了人民币离岸和在岸货币市场利率的价格引导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离岸和在岸货币市场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不存在显著的引导关系,主要是由于离岸和在岸市场割裂所致。由此,本文提出了发展离岸货币市场、增强在岸货币市场定价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升值预期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本文利用2006年到2014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日汇率数据建立了随机游走模型,运用ARCH族模型检验其残差发现,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时间序列r具有"尖峰厚尾"和集群性特征。并且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对人民币升值与贬值存在不同的反应,并且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市场信息有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通过构建ARMA-GJR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的特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正向"非对称性"特征,即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应,人民币升值会给市场带来更大幅度的波动。最后针对汇率波动"非对称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巧用远期汇率获取进口业务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是处于不断的波动状态的,正是这种波动使得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存在一定的汇差,这一方面给进口业务带来了一定的汇率风险,比如,2002年下半年,欧元大涨,很多企业签订进口合同没有锁定汇率,导致到实际付汇时,增加了采购成本达20%以上。另一方面,这种汇差也可以给  相似文献   

19.
全球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人民币是否具有避险属性引发关注。本文将反映投资者避险情绪的恐慌指数以及货币期权风险逆转共同纳入货币避险属性的研究中,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的避险属性。结果发现:在岸人民币具有较高的避险属性,在新冠疫情期间可有效规避全球汇率风险,在欧债危机期间可有效规避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的汇率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避险属性存在显著差异,在岸人民币避险属性更强。基于此,应持续推进稳增长措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有深度、广度的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深化外汇市场改革,有效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借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助推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安全网络中的影响力;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督体系,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20.
苏玉华 《商场现代化》2014,(25):184-185
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浮动较大。并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受很多因素影响,其走势呈现非线性,所以本文采用能对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进行精确分析的门限自回归模型(TAR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情况,然后引入影响汇率变动的要素,并结合ARIMA模型、TAR模型进行人民币汇率的预测,结果表明TAR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拟合度较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