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和灵魂。本文认为,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包括独立董事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立董事整体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而且与独立董事的选拔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关,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确保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重要因素,中等程度的激励和中等程度的约束是最佳的“度”。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多数地位是独立董事整体独立性的基本保证,独立董事工作条件的配套也是提高独立董事工作效率(这也是“独立性”的最终目的)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悖论"和有效行权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尚不完善,限制了独立董事作用的有效发挥,尤其是认为独立董事的报酬激励与“独立性”互相矛盾的所谓“独立性悖论”.更是使独立董事制度前景堪忧。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了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内涵.认为“独立性悖论”不是不可克服的,独立董事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作为企业法人利益的维护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人,分享企业剩余并不一定会丧失“独立性”。最后,从独立董事这一角色本身的特性出发,提出了改善现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体系存在“不公正性”、“不独立性”、“不在状态”、“不匹配性”和“不明晰性”等结构性或制度性问题。本文基于独立董事的“广义独立性”.围绕“独立董事协会”的构建,从社会、独立董事和企业三个层面为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一个新的构建框架,以期实现对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体系的“再造”。  相似文献   

4.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及其作用独立董事制度是从西方国家的非雇员董事或非执行董事发展而来的。从国外的情况看 ,公司董事会的演变大体有三种形态 :一是以执行董事为主的形态 ;二是以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并存并以非执行董事为主的形态 ;三是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形态。目前 ,独立董事越来越成为董事会中的主要力量。早在 2 0世纪 30年代 ,美国证监会就建议公众公司设立“非雇员董事” ;80年代 ,英国建立了“非执行董事促进协会”。相对于执行董事 (内部董事 )而言 ,独立董事是能够站在比较客观公正立场上 ,敢于质询、批评甚至公开谴责公司管…  相似文献   

5.
谢永珍 《董事会》2013,(5):42-47
因制度设计先天不足和市场化水平有限,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位和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在现有法律与制度框架下,如何进行制度改良、机制完善,让独董制度这个舶来品真正接上地气,成立独立董事协会、推进独立董事职业化是提高独董制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日前,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建立和履行职责情况,以及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接受记者采访,提出将采取四大措施推动独立董事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属于董事的范畴,它有区别于一般董事所没有的品格和特征:独立董事有其独立性。中国在向英美国家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时,应借鉴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必须考虑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将独立董事制度因地制宜地引入中国以适应中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别要协调好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关系,以实现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日前,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建立和履行职责情况,以及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接受记者采访,提出将采取四大措施推动独立董事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丁世龙 《电力技术经济》2005,17(1):21-25,29
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剖析,对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经营者行为约束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专家透视     
“多股制衡”完善公司 治理结构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日指出,“多股制衡”是更好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厉以宁说,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有助于改变“一股独大”的情况,但是,更好的股权结构是“多股制衡”。一个公司内,有几个相对较大的股东,股东会和董事会就不再是“一个面孔”,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就可能比较健全。当然,公司全部是小股东,也不行。小股东从短期利益考虑的比较多,很少考虑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厉以宁强调,要警惕独立董事制度的变形走样;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完善独立董事权责利相统一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关于独立董事是不是“摆设”的问题,曾经在各大财经媒体上引发过一场激烈的争论。支持这项制度的人认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有利于改善国内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运作质量,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减少内部人控制董事会所引起的种种弊端。反对者则认为,独立董事  相似文献   

12.
黄明 《董事会》2009,(9):86-88
我国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实施近八年,是受到诘难最多的一项制度安排,指责独立董事“独立不懂事”、“懂事不独立”或“既不独立又不懂事”之声一直不绝于耳。独立董事究竟是代表广大中小股东利益,对上市公司高管、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进行监督的“牧羊人”,还是仅为上市公司开拓社会资源、沟通政府关系的“导盲犬”?  相似文献   

13.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目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进行了反思,对于实际运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障碍进行了透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有效实施独立董事制度,必须从组织经济学角度考虑相关制度改革;从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角度考虑进行组织行为改造;从民商法学角度考虑修改《公司法》、《证券法》,制定一系列配套法律条文进行规制。才能保证独立董事制度这一制度安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武立东 《董事会》2007,(11):80-81
股东有设立独立董事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和相关激励机制,使独立董事真正发挥其作用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我国公司治理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所有上市公司都按照要求引入独立董事。但我们发现在强制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主动设立独立董事的"自愿行为",从而使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体现出一定的内生性质,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产生主动设立独立董事的行为呢?  相似文献   

15.
严学锋 《董事会》2010,(10):34-35
董事会一直开到晚上12点,还没有敲定决策?是的。气氛紧张,有董事出门抽闷烟。连楼下的各位司机都急了,说今天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题。但议案一定要表决,“这个时候就感觉到责任重大”,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著名法学家、资深独立董事顾功耘对《董事会》表示,“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有很大促进作用,‘花瓶’一词与我不沾边”。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制度在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一直都是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焦点.本文主要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固有缺陷和与本土环境的不适应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在中国设立的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独立董事受大股东的控制,没有主动监督大股东及其代理人的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落实中小股东的监督权。实行股权分类表决制度,取消大股东对独立董事有关事项的表决权,将该表决权完全交给中小股东,可以保证独立董事脱离大股东的控制,回归到中小股东的利益立场。文章最后还构建了一个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后的新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随着某些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控制董事会,大搞关联交易,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为此,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独立董事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和舆论的焦点。在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和监督作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现就上市公司建立独立的外部董事(以下简称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独立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本指导意见和公司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是为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而产生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它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还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首先说明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执行现状,其中主要强调了其不尽如人意之处,然后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改善对策,即实行独立董事的委派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