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瓦斯煤尘爆炸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威胁并制约着煤矿的生产,因此,瓦斯治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山西阳泉地区某煤矿属高瓦斯矿井,煤层透气性较差,常规的瓦斯治理措施已经不能满足该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抽采钻孔布置措施进行瓦斯治理,以提高其瓦斯抽采率,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对于瓦斯矿井而言,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最大安全隐患是瓦斯事故,瓦斯事故是我旧煤矿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矛盾,有效控制瓦斯事故是解决我国煤矿安全问题的关键。而我国多数煤矿均属于高瓦斯矿井,矿井瓦斯涌出量大,高瓦斯矿井在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也随之加大,  相似文献   

3.
观点篇     
《经贸实践》2005,(5):6-7
黄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促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黄菊出席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现场会讲话时强调,狠抓煤矿瓦斯治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是指煤矿井下的以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指甲烷。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后果严重,因此掌握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白杨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发生的重大瓦斯事故,从煤矿安全监察的角度进行反思,并就加强煤矿安全监察执法,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的最为严重的灾害,其后果极为惨痛,伤亡严重,损失惊人,危害性极大。特别是近年来,煤矿中瓦斯爆炸事故有所回升,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因此,科学认识、科学管理、科学预防对防治瓦斯爆炸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博弈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事故的频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是公共政策部门以及相关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矿工四个博弈主体的利益考虑,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煤矿企业与矿工之间三组博弈的分析解释,分析论述了我国煤矿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煤矿安全治理、降低煤矿事故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煤矿电气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安全、高效、可靠的供用电系统是煤矿生产的心脏;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是整个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系统是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保障之一,对避免和减少煤矿井下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内涵阐述,指出了保证煤矿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切实要做好五项工作,并对加强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煤炭生产行业是高危行业,本文针对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经济学的知识合理应用博弈论方法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建立了煤矿生产安全监管中政府和企业间的二人静态零和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政府罚款金额不高,政府监管力量不足,企业法制意识淡薄等综合因素是造成事故频发根本原因。最后,给出一些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结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煤矿的安全生产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社会和谐。文章以"三E"对策理论为指导,按照管理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则,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煤矿生产中的基础单元——班组为对象,通过与一线煤矿职工进行交流访谈,探索建立有助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并从"技术"、"教育"和"制度"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可为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第二个高峰年1.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急剧增加。2005年我国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事故4起,死亡人数616人,分别比2004年增加1倍、0.96倍。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矿“2·14”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14人;广东兴宁县大兴煤矿“8·7”透水事故死亡123人;黑龙江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矿“11·27”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71人;河北唐山市刘官屯煤矿“12·7”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8人。这些特别重大事故造成了恶劣的国际和国内影响。2.全年煤矿事故多发。(1)全年事故情况与2005年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相差甚远。2004年底,国家…  相似文献   

12.
李桂山 《时代经贸》2007,5(7):185-187
煤矿安全专篇设计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对湖北煤矿安全专篇设计中的设计指导思想、编制内容、基础资料、重点灾害的防治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和完善湖北煤矿安全专篇设计的水平和质量,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频发的矿难以其带来的惨重伤亡后果,再次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思考,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造成矿难频发的原因。煤矿安全生产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煤矿安全事故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运用经济、技术、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对于煤矿事故进行综合整治。财税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手段。应在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中,对现行的煤矿安全财税政策必须进行重大调整,以相应的激励或限制政策遏制或减少煤矿事故频发,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煤矿安全事故博弈分析与政府管制政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煤矿安全管制是一种典型的监管博弈。现实煤矿安全管制体制必然导致当前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结局。政府管制机构的责任心和对煤矿不安全行为的惩罚有效地遏制了煤矿安全风险,加上煤矿企业安全培训与安全投资加大,有力地保障了大多数煤矿的生产安全。但是,地方政府利益保护和管制官员与矿主的合谋,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5.
瓦斯即甲烷,是煤矿事故的罪魁祸首,国内煤矿矿难70~80%都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瓦斯事故主要是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瓦斯窒息伤人等,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常常影响巨大,不但给矿井局部带来毁灭性损失,影响煤炭生产的正常进行,更给企业员工、矿工及其家属带来难以估最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据我国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统计,自2000年7月至2008年底,我国共发生瓦斯相关事故2699起,死亡12291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七成左右,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矿产业的有序管理和安全生产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煤矿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国民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现在的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若干问题。文章通过近几年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数量、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的统计分析,提出了预防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几点措施以提高煤矿安全水平,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煤矿生产主要集中在井下作业,由于井下作业环境又有其特殊性,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突出隐患为顶板、瓦斯、水、煤尘和煤层自燃等因素。其中顶板、瓦斯、水文与地质构造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断层就是地质构造重要因素之一。断层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大型断层的地质要素已经在矿井建立初期已经探明的情况下,如何做好中小断层的预测预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制约着煤矿生产的有序进行,而且也威胁着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煤矿生产中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做出有力把控,无论是对于煤矿行业还是对于社会经济与安全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煤矿企业需要重视开展安全生产预警工作,并通过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预警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对煤矿安全生产预警工作所具有的特点做出了论述,并从煤矿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开发定位与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对煤矿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只有实现安全生产,煤矿企业才能够具有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为此,煤矿企业需要重视强化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率.在此背景下,对煤矿安全生产预警工作的特点以及预警系统构建策略做出探索,对于确保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矿的生产状况,职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责任心与安全意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与基础,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并充分发挥职工思想教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职工思想教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并探讨了职工思想教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有效应用对策,望可以对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安全生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安全发展与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一道,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煤矿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实现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在当前尤其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