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教学改革深入,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愈来愈大,受到了职业倦怠的严重影响。职业倦怠的实质是自我效能感的一个危机。自我效能感,这一作用到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对预测、调节教师职业倦怠有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策略有效运用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学习策略使用频率都偏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运用呈现正相关关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高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学习策略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列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及危害:从组织因素方面分析了职业特征、工作负荷过重、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公平感等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提出了重视学生工作、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岗位职责、合理减轻工作负荷,引入竞争机制、倡导流动机制,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等对策.以期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改善辅导员教师生活质量、实现辅导员队伍动态稳定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社会化保安队伍是高校安全管理者、服务者和守护者,是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力量。然而,校园保安人员工作压力较大、任务繁重、工资待遇不高、组织归属感不强以及自我认同感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十分明显,重视和解决保安队伍职业倦怠感,不仅可以激发保安人员工作热情,增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保安队伍的整体工作效能。文章分析了高校社会化保安队伍职业倦怠感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因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能力因素等内容的影响而出现浮动,对高校体育教育而言是十分不利的。通过对教学效能感以及其影响因素的介绍,探索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提高的合理途径,旨在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锻炼与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对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有着很多负面影响,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水平的下降,对学生的发展以及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从引起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对个体的影响及其信息来源等理论,其次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师改进教学以培养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途径: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方面有足够的成功经验;通过榜样的示范为学生提供成功学习的替代性经验;通过提供合理的言语说服对学生进行鼓励;时刻关注学生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健康等。  相似文献   

8.
高校中老年教师已在职业领域有所建树,然而开拓新职业领域的兴趣则有所减弱。如果中老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停滞不前,势必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完善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效实现中老年教师的自我成长,必须从制约中老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分析入手,从教师个体的生命发展阶段、动机水平、教师社会化水平、教育观念、教学效能感、及教师的教学自我监控和反思等个体因素和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这将对探索中老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效途径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秋玲 《黑河学刊》2011,(11):155-157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生集体效能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集体效能感分别对学生学习效果、班级教学效果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在研究学生自我效能感、班级集体效能感对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正向作用,以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班级集体效能感,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当下许多语文教师在授课、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极其缺乏自我效能感,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学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师自我效能感低的现状和成因的分析,阐述了培养自我效能感对语文教师的意义,并给出了一定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1.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常见的职业心理疾病,在高职教师身上出现比较多。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表现为:厌烦教育教学、工作热情度降低、社会交往闭塞等等,然而引发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进行解决呢?文章试图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分析,以期可以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相似文献   

12.
江春强 《发展》2010,(12):136-137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信息及网络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社会节奏加快、从业压力增大,这使得许多从业者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很多人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3.
毕岩  邓祥波 《魅力中国》2014,(7):188-188
在当今中国.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像公务员那样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原因诸如待遇低,压力大,工作繁琐.劳动时间长等等。导致很多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4.
中层管理者是组织中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文章探讨了中层管理者职业倦怠的表征及其对组织的影响,分析了中层管理者由于社会环境、职业特征、外部因素和个体的自身因素而导致的职业倦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对中层管理者职业倦怠进行干预,以切实的发挥组织中中层管理者的作用,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主要有驱动作用、认知制约作用和感染作用,其形成因素是教师自我效能感、归因、教学环境、人际偏好及个性等,其调节方法是认知调控、心理匹配、归因控制、自我排解、自我暗示、师生沟通等。  相似文献   

16.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完成工作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调查的对象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四个年级的学生,结果表明:文科与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女生;学生考研倾向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差异显著,有考研倾向的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没有考研倾向的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张宏祥 《黑河学刊》2011,(2):151-151,153
结合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和当今我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阐述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功能,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出发,探讨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和具体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琼微 《魅力中国》2011,(10):266-266
本文从身边的培训谈起的,论述了如何借助培训这外力.促进已有职业倦怠感的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理论和自身案例的佐证得出: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类针对性的培训,再次激发和觉醒自己的工作热情;激发和警示自己的危机感;激发和唤醒自己的教学勇气;加强和提高自己的教学热情:从而促使自己在教学道路上再次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9.
用自我效能感的视角来调查大学生党员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党员中存在明显的思想与行动脱节现象;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预备党员的自我效能感整体低于正式党员;研究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本科生。分析调查结果精准瞄向党建目标,即消除影响大学生党员自我效能感的消极因素,进而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的增权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李金明 《魅力中国》2011,(21):548-548
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职业倦怠的状况,学生研究是教师提高责任感的源泉和动力,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基石,是拓展教师学科知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