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会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使得传统利润表提供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纷纷提出改进财务业绩报告的建议,全面收益报告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全面收益。通过比较全面收益与传统收益的差异及国内外全面收益理念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在中国推行全面收益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3.
徐丽华 《时代经贸》2007,(5Z):88-89
每股收益既是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也是企业财务报表中利润表的一个计算项目。本文主要介绍企业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同时,对于计算每股收益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作了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控制权收益作为国有控股公司高管激励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巧平 《经济管理》2006,(20):55-60
本文将控制权收益分解为隐性收益和显性收益。结果表明,显性收益占控制权收益的9%左右,隐性收益仍是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首要激励因素。研究还显示,隐性收益和控制权收益与企业规模和经营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显性收益与企业规模和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隐性收益还与公司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负相关。最后,提出将自我隐形激励转变成市场显性激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保护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城钢 《经济师》2008,(10):84-85
文章首先解释了控制权收益概念,然后总结了国际上对控制权收益的研究证据,并重点分析了投资者保护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进一步对我国控制权收益的未来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收益递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惠 《技术经济》2001,20(9):20-21
发达国家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离知识经济时代似乎还比较遥远,但必须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是一回事,因为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不具备知识经济时代条件的国家,并不等于可以免受知识经济的威胁。有的学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在发达国家的现实化,全球经济系统将面临一次新的国际分工,在这次分工中,知识经济国家将进一步摆脱物质生产的拖累,成为向全球经济提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的“头脑国家”,而另一部分无法进入这一时代的国家,将成为利用这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进行物质生产的“躯干国家”。显然,发展中国家必须攻克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否则,而是在发达国家因知识经济极大扩张了自己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战略性努力,避免国际竞争地位的进一步恶化或改变自己被动地位的问题。因此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发展中国家不容犹豫的选择,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经济,任何国家也无法逃避。  相似文献   

7.
廖建  洪震 《经济师》2003,(12):162-162
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只是对企业的收益高低水平作出评价 ,而没有对这些收益的含金量高低作出评价 ,这是传统财务分析的一个重大缺陷 ,财务收益质量评价有助于弥补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8.
鉴于日益严重的财务报告失实,人们对收益质量的高低逐渐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论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对于收益质量的研究都如火如荼。文章回顾了收益质量的定义,分析了影响收益质量评价的因素,介绍了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收益质量评价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健明 《经济师》2001,(7):136-137
据报道,198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通过调整折旧年限,大幅降低了当年的折旧费用,从而提高了当年的收益。无独有偶,我国也存在类似情况。部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变更、关联方交易、非货币交易等方法调节利润,这在那些想获得配股资格或避免停牌的上市公司中尤为重。但是,这种做法的危害性很大,不但对的长远发展不利,而且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误导信息。因此,如何对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作出正确的分析,就是一个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析目前中国航空公司收益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收益管理在中国民航业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但是目前传统的收益管理并没有给航空公司带采预期收益,针对航空收益管理现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综合收益报告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当代财经》2003,(12):102-105
本文对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已颁布的综合收益报告准则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比较其异同之处,并探讨综合收益报告的未来改进,以期对我国未来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15.
论收益及收益信息的列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慧 《生产力研究》2008,(9):145-146
收益信息是广大财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心的信息之一。因此,文章在系统阐述经济收益、会计收益等收益概念及其组成的基础之上,总结了英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收益信息列报问题的做法,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对收益信息列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收益信息是广大财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心的信息之一.因此,文章在系统阐述经济收益、会计收益等收益概念及其组成的基础之上,总结了英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收益信息列报问题的做法,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对收益信息列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贺勋 《经济师》2003,(8):192-193
随着“总括收益观”逐渐深入人心 ,传统财务业绩报告已不能满足相关信息需求。有关国家和机构提出“全面收益”报告的改革思路 ,主要是为了解决绕过利润表而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项目中有关项目的列示问题 ,这些改革思路将对我国财务业绩报告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交易机制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检验了交易机制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在开盘交易采用集合竞价 ,收盘交易采用连续竞价的条件下 ,比较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1 0只股票开盘收益与收盘收益的行为。结果发现 ,开盘收益比收盘收益具有较大的离差 ,更偏离于正态分布 ;在序列自相关上 ,开盘收益表现为负 ,而收盘收益表现为正。从而本文得出结论 :交易机制对股价行为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利琴 《经济师》2009,(1):144-144
文章论述了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涵义以及两者的差异,通过分析全面收益理论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阐述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李巍 《技术经济》2001,20(6):31-32
一、技术成果与其价值1、技术成果。技术成果是指可以直接投产和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中某个具体生产部门的应用和开发研究成果 ,应用后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带来明显的可用财务累计定量计算的经济效益。这类成果包括 :新产品、新材料 ,建筑结构改革 ,新的改良和发展的生物品种 ,新工艺 ,新的试验、化验、检验技术 ;新的栽培技术 ,新的植物保护技术 ,新的养殖技术 ,物资贮藏、养护、运输技术 ,新工具 ,新设备 ,新装置 ,新仪器仪表 ;有效利用原材料、能源、动力设备以及其它自然资源的新技术 ;还有其他各种具有明显可定量计算经济效益的应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