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公司     
黑石集团首次撤资中国房地产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已将所持有的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95%的股权出售给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价格为14.6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黑石集团首次从中国地区房地产投资中撤出。野村证券认为,中国房市正接近"临界点"。经历  相似文献   

2.
李斌 《新财经》2007,(7):106-107
2007年6月25日,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权(PE)投资公司黑石集团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将出现中国股东的身影——在这宗美国近五年来最大的IPO中,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SIC)可能在黑石集团IPO后持有9.7%的股权。SIC在尚未正式成立之前,就投“石”问路,完成了外汇  相似文献   

3.
或许换一种思维,一切问题都能够找到答案。今年9月,全球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黑石集团以14.6亿元人民币出售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95%的股权。此后,众多评论把黑石的反常抛售行为解释为"不看好楼市前景"。且不论住宅市场和商业地产之间是否"牛头对马嘴",  相似文献   

4.
张锐 《沪港经济》2013,(1):11-11
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黑石集团(以下简称“黑石”),收购澳大利亚最大养鸡场haghamsEnterprises的进程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不过,这一次黑石又没有“吃独食”,而是再次选择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其合作对象是作为中国最大肉类、蛋类与奶制品供应商之一的新希望集团。据悉,双方联手投入的收购金额达15亿美元,一旦收购成功,这将成为2012年亚洲最大的私募股权收购案。  相似文献   

5.
8月26日,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原“顺驰置业”)、软银亚洲投资基金、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在北京举行了战略投资签约仪式。软银亚洲、凯雷集团分别投资3000万美金和1500万美金,占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15%和7.5%的股权。这是迄今为止世界顶级投资机构首次与中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进行合作,海外资金第一次将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扩大到了“三级市场”领域。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从无到有,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我国金融政策的不断完善。它作为一种房地产金融创新产品.将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将提出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特点.研究国际私募股权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大力发展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黑石集团的联合创始人苏世民表示自己是一位不愿冒险的投资人,当被问及为何黑石不去投资互联网业时,他表示这是因为对互联网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8.
伴随中国资产市场的发展,企业资产中股权投资占额比重正在逐年的提升。股权转让逐渐成为企业资本募集、产权流动与重组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股权投资一般涉及大额资金,在股权转让的过程中的税收负担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文章通过对不同股权转让方案下所得税税负的差异,对房地产企业股权转让涉税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从国内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推行效果、当前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和作为国企股改的过渡方案入手,导出中小型国有房地产企业实行虚拟股权的必要性:其次对虚拟股权有关的内涵进行阐述,包括定义、激励对象、激励条件、考核标准、考核周期:再次提出了一个中小型国有房地产企业的虚拟股权设置方案,并用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最后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丁志杰 《新财经》2007,(8):110-111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之所以入股黑石,并不在于入股本身,而在于通过黑石开辟一条在美国进行股权投资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天津经济》2008,(10):20-20
自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在外资投资中国的主战场——房地产市场上,便接连传出各大海外投资机构计划出售物业的消息。相关信息现实,雷曼兄弟意欲转让其拥有的上海四川北路商务楼盛邦国际大厦的股权,另外,其对浙江绿城、天津融创等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也很可能发生变化。而摩根士丹利在2003年至2006年间收购的改造为酒店式公寓对外出租的住宅楼,  相似文献   

12.
花蕴  汪红艳  王烨 《特区经济》2011,(12):274-276
近年来房地产面临更加严峻的信贷政策,传统融资渠道受限。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及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REPE)成为关注的新型融资渠道。本文详细辨析了REITs与REPE的概念,探讨了REITs与REPE在国内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其在国内应用存在的障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6亿入股蓝星,完成对亚洲区域最大投资;吸引中投再次增持沸扬一年多的蓝加黑(黑石入股中国蓝星)终于在近日尘埃落定,美国百仕通集团(The Black stone Group,又称黑石)和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下称中国蓝星)已正式对外宣布:百仕通集团出资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翟鹏 《特区经济》2005,(8):137-138
一、房地产股权化的设计思路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但最近3年的房价涨幅过大使得不少买房者望房兴叹。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使得买房者规避这种涨价的风险,并使一般投资者分享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收益而免去各种繁杂的交易手续和高昂的交易费用呢?我的设想是成立一家股份公司REIPV(Real Estate investment Purpose Vehicle).把房地产基础资产装入REIPV。但房地产基本上都是特定物,具有个别性,如自身的设计风格、外形规格、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我国房地产企业传统融资方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房地产融资方式创新的必然性,并从利用房地产信托进行融资、利用卖方信贷创新融资方式、阶段性股权融资模式创新三方面论述充分利用金融工具的创新,实现融资方式多元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6.
私募股权并购基金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并购基金的发展起源于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和国际并购浪潮的推进,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悄然兴起,经过了80年代的喧嚣和90年代的沉寂后,在21世纪初从西半球重新崛起,并一举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金融投资模式。在此期间涌现出一批专门从事行购交易的机构和著名人士,如KKR、黑石集团、凯雷等,如今这些公司仍然存发挥他们的人员优势和运作优势,逐渐凸显出 了他们作为私募股权并购基金的世界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7.
2007年5月20日,即将成立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签下了它的第一笔投资协议:在美国黑石集团即将进行的全球首次公开发售中,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将投资30亿美元购买黑石低于10%的无投票权股份,并承诺至少在4年时间内持有其对黑石的投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房地产是否回暖问题,从融资结构即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房地产投资信托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认为房价下降压力极大,说房市回暖尚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9.
在2007年的黄金时期,美林、德意志银行和其他金融巨头把赌注放在了一个中国房地产大亨身上。它们借给他的公司恒大地产集团4亿美元。鼓励他买人大片土地,并在2008年初筹划恒大在香港上市,规模达到21亿美元。分析家说,恒大已经成为中国投资快速获利时代的标志。国际银行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都把目光投到这里,希望能注资到世界上最庞大的建筑热潮之中。  相似文献   

20.
沸扬一年多的“蓝加黑”(黑石入股中国蓝星)终于在近日尘埃落定,美国百仕通集团(The Blackstone Group,又称“黑石”)和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下称“中国蓝星”)已正式对外宣布:百仕通集团出资6亿美元,持有中国蓝星20%的股份已交割完成与此同时,尽管账面亏损将达到20亿美元,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还是在近日强势增持百仕通……这些都再次将这家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推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