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西龙胜平安壮寨农家旅馆是随着平安壮寨乡村旅游的发展而出现的,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同质化、缺乏特色等一系列问题。居民地方感主要被划分为地方归属、地方认同、地方依恋等维度,是旅游地方感研究的重要视角。文章在地方感视角下,基于对平安壮寨的田野调查,通过与农家旅馆经营者的深度访谈,分析平安壮寨农家旅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地方感的理论视角对平安壮寨农家旅馆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是对民族村寨农家旅馆升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生态风险评价是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将其应用于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能够为旅游地的资源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途径。从旅游地自身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构建了旅游地生态风险评价双层分析模型,从方法论上为该理论在旅游功能区域中的研究提供一种探索性模式。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应用分析与评价证实了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其评价结论也带给人们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梳理国内外有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活动的分析,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的情绪反映,是在旅游过程中一系列的具体体验的集合。进一步研究发现,旅游体验由于旅游客体的不同,存在人—地、人—人、人—物三种旅游关系,并且这三种旅游关系对应着不同的具体体验,即人—地关系主要是审美体验、人—人关系主要是服务体验、人—物关系主要是认知体验和娱乐体验。最后归纳得出旅游体验是具体的、无形的、多样化的,是旅游心理完善和修复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相对剥夺理论是二战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中可用于研究旅游地相对剥夺感的表现形式、成因、疏导机制及程度测量等方面。一些红色旅游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被边缘化,沦为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的现象普遍存在。对红色景区进行的实地问卷调查发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存在相对剥夺感,应采取政策倾斜、思想引导、公平分配、提升参与程度等措施,建立居民相对剥夺感的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5.
客源结构特征的调查研究分析是一个旅游地提供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的重要基础,为旅游地制定正确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凤凰旅游抽样调查问卷和当地旅游局提供的统计资料,从游客时空分布结构、游客经济特征构成、游客人口特征分析、游客心理及行为特征分析4个大的方面对凤凰文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将为凤凰文化旅游市场开拓和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遗产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及其塑造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产旅游地的商业化趋势及遗产旅游与当地文化脱离的现象日益严重,直接导致对遗产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关注激增。目前遗产旅游体验的真实性陷入了“符号与内涵”,“通俗与高雅”和“商业化与地方化”的困境,不利于遗产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塑造。以“存在性真实”为出发点,总结出4种塑造遗产旅游体验真实性的途径:(1)旅游对象价值感觉化;(2)居民意见主导化;(3)体验形式参与化;(4)旅游解说全面化。  相似文献   

7.
以创意体验和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构建链式中介模型,研究文化创意旅游游客旅游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结果发现:游客旅游涉入正向影响地方依恋;游客旅游涉入通过创意体验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游客地方依恋;游客旅游涉入通过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游客地方依恋;游客创意体验、满意度在旅游涉入和地方依恋关系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旅游地生命周期衡量标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上最具争议的理论之一,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视角对它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衡量标准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以“游客人数”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衡量标准存在着重大误区,不符合旅游地发展的长远利益,应该以更能反映周期性演进规律的"旅游地利润"作为新的标准来指导旅游开发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9.
基于“P—E”状况分析的旅游地生命周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上的颇多争议,本文利用“P-E”①状况分析矩阵研究的成果[1],从新的角度对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剖析,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高度下,进一步阐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体系,并在实证研究中揭示了旅游地资源保护、开发到旅游地生命周期,又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逻辑关系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旅游地形象设计的“双筛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旅游地“名片”,对旅游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地形象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完成。旅游地形象设计理念伴随着旅游规划思想的演变而不断向前推进,目前旅游地形象设计理念大致经历了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地形象设计、旅游资源与市场结合的旅游地形象设计和社区参与旅游地形象设计三个阶段。“双筛法”是一种应用于旅游地形象设计的新方法,它致力于协调旅游地形象设计过程中旅游规划专家、旅游开发者、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者)和旅游地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解决其间的矛盾,最终构建“和谐旅游社区”。它包括旅游资源普查及其市场评价、旅游地形象专家创意、旅游市场认可调查、开发者与社区居民对旅游地形象创意的接受性调查、旅游地形象最终确定五个基本步骤。当然,随着旅游业实际情况的变化和旅游规划思想的演进,旅游地形象设计中的“双筛法”也应不断地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以20世纪末以来西方的体验经济理论为指导,探讨以文学作品为资源的文学旅游的发展.对国内文学旅游、体验经济和旅游结合发展的研究做了简要的综述.认为体验经济和文学旅游都具有体验性、审美性、广泛性、表演性,二者存在结合的可能性.体验经济与文学旅游的结合方式有4种:将体验引入文学旅游产品开发;文学旅游产品中体现人文关怀;重视文学旅游纪念品开发;文学旅游体验性营销.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的民族地区居民为例,通过对假设关系的验证性分析,研究居民地方感、社区参与对旅游影响感知各个维度、态度及资源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就研究结果做出形影行为分析,可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情的基础上,为促进居民持有积极的旅游发展态度并支持当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地理名称。文章选取贵州县级以上行政单位的地名,利用GIS的空间分析能力,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贵州地名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的研究了贵州地名景观空间分布特点,以期望对贵州地名的保护和延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旅游歌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歌曲流派和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各地旅游歌曲的质量参差不齐,对地区旅游形象的宣传和传播作用差异很大。为了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有效确定旅游歌曲的质量,为促进地区旅游歌曲建设、旅游形象传播、旅游知名度提高和旅游业蓬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以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34个省域为例进行旅游歌曲对地区旅游形象作用的评价研究。方法/过程根据歌曲在民众中传播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提出百度大数据查询、音乐播放器评论、听众欣赏调查与层次分析四种评价方法。在旅游歌曲评价中以层次分析法与听众欣赏调查法为主,百度大数据查询和音乐播放器评论法为补充。然后分别对中国34个省域的旅游歌曲进行评价,最后综合四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获得对各地旅游歌曲评价的最终成绩。结果/结论云南的《彩云之南》、新疆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四川的《看山看水看四川》、山西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广西的《山歌好比春江水》、香港的《东方之珠》、北京的《故乡是北京》、江西的《江西风景独好》、海南的《请到天涯海角来》、湖南的《家在湖南》为综合质量排名前10首旅游歌曲,其评价得分在100分至83.7分之间。云南、四川、江西、海南、湖南、贵州、青海、甘肃等地区都非常重视旅游歌曲创作与推广,而部分省域重视不足。旅游歌曲建设要防止“造歌运动”,应该重视创作客观、科学描述旅游地,深入打动游客心灵,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精品之作,为各地旅游发展服务,为游客深入感知旅游地景观、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全国范围内的温泉旅游开发已进入火热阶段,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尚需要倡导温泉敬畏精神,以平衡正在出现的过度开发现象,能够体现温泉敬畏的场所以泉源区最为重要。可以泉源内涵、场所依赖及旅游情景等学术成果为理论基础,研究并提出了泉源观光化、泉源小体验、方位指示、投宿泉源、泉源市井化、泉源以远的功能分异、仪式空间等情景类型。  相似文献   

16.
知识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使得“知识管理”日益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对国内外旅游业知识管理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比较,以发现相关研究中的缺陷,从而为我国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并增强可操作性。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论文刊物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知识管理的理解往往从狭义角度出发,并出现了较多结合案例的实证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所发表的刊物档次较高。我国学者则多从广义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十分缺乏。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从狭义和广义两种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旅游业知识管理”的含义,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提升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体验经济"新论与旅游服务的创新--《体验经济》读书札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由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提山的"体验经济"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后,正进入体验经济.作者认为"旅游就是异地体验",旅游经济是体验经济的典型形式.把体验经济理论引入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的全过程,对提高旅游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是泛旅游时代的产物,是一种崭新的产业业态,理论上是对既往各种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融合创新,具有多产业、多功能、多目标、综合性等显著特点。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开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综合性创新工程,需要从现象中总结运行规律,在理论创新中寻求发展模式。文章梳理了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的实践背景及研究现状,初步构建了以定位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开发ALLTICCE(八大要素)理论模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可为中国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的理性投资开发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9.
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经历了从缺失到凸显的过程,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我观的”、“主位的”、“宽语境的”、“过程化的”的视角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出一些理论假设。研究意义在于将社会表象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管理理论等引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中,拓宽理论研究的视域。采用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包括利用渥太华大学的电子期刊和图书馆图书资料收集相关文献,研读,总结,比较。研究结论主要有:基于社会表象理论的“我观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型;自内而外的“主位的”参与模型;超越经济价值、兼顾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宽语境的”社区参与理念;将计划-监控-评价(PME)的过程管理模式运甩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化”管理,重视社区公众参与的要素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年出境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和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对老年出境旅游市场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对老年出境旅游市场的研究尚待深化。该文通过比较2006年上海市对老年出境旅游者的调研数据与该年总体出境旅游者的调研数据,分析了老年出境旅游者在人文统计特征、消费决策制定阶段特征、实际消费阶段、消费评价与消费意向等方面的消费特征,为开发老年出境旅游市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