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给国内农产品价格也带来了一定的下跌压力。小麦价格在政策的主导下稳步上涨,并未出现大幅波动,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的收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及其对近期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已有相关研究和各主要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政策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近期全球和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表明,生物能源发展是近期全球粮食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不但提高了对能源作物的需求,而且通过密切农产品与石油两个市场的联系,使粮食价格紧随能源市场价格而波动;生物燃料乙醇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也将是长期的:我国政府应当尽早采取措施以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海南城镇最低收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1993—2012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粮食价格和可支配收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以2012年为基准测度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启用边界和补贴标准。实证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将降低粮食安全水平,而可支配收入增加可以提高粮食安全水平,这意味由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可以用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来化解。政策模拟发现,海南城镇最低收入人群可以承受粮食价格上涨21.93%,当上涨幅度超越这一边界时就需要启动粮食安全保障政策,如果粮食价格在此基础上再上涨1%,需要补贴海南城镇最低收入人群20.22元/人·年以帮助他们应对粮食价格上涨、保障既有的福利水平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袁隆平:我国应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食价格猛然走高.与此相关的面粉、大米、饲料等加工品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扬.粮食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粮食供求关系日趋紧张.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绩效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主要调控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大米、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储备制度的执行情况,探讨粮食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调控政策目标的两重性加大了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难度;粮价上涨的预期也隐含着较高的市场风险,高额的国内外价格差使我国承受着巨大的进口压力。因此,需要构建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粮食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专家谈食品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粮食经济》2004,(4):54-54
袁隆平:我国应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食价格猛然走高。与此相关的面粉、大米、饲料等加工品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扬。粮食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粮食供求关系日趋紧张。有专家估计,到2005年前后,我国粮食市场的“拐点”就可能出现。“民以食为天”,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社会就得不到保障。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吃饭依赖国外,必将受制于人。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只有立足国内,基本实现供需平衡,才能保证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同时要发挥科技…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产品的工业及能源用途拓展,我国未来粮食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至2020年将达到14000亿斤左右,未来7年需增加2000亿斤。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内涵没变     
近来,国内外粮食市场波动和价格上升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然而,近年的国际和国内粮价上涨,并非表示全球和我国基本粮食安全保障格局发生实质性逆转,也并非意味着马尔萨斯预言重新变成现实。冷静分析新一波粮价上涨根源,理性审视新一代粮食安全问题的新内涵,才能沉稳有效应对粮价冲击。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物燃料及原料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石油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生物燃料作为一种环保和可以再生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生产量不断增加。我国石油资源短缺,更应重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本文着重就我国生物燃料发展状况以及原料供给和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国内蔬菜价格波动较大,菜贱伤农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粮食供求会更加紧张,粮价持续上涨或将常态化。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粮食增产面临挑战。粮食安全——这个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松懈不得。  相似文献   

11.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之一,在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主产区农民和小麦消费者的利益。1990年以来,我国小麦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规律,但相对于其他大宗农产品其价格较稳定。本文通过构建小麦局部均衡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和情景模拟,检验传统供求因素对小麦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并找出价格相对较稳定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2年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均GDP的增长是小麦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且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影响更大;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了小麦生产的稳定,贸易小国地位较大程度上规避了国际小麦价格波动对国内的传导,从而平抑了国内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业呈现强劲发展之势,过大的发展规模不仅引发了玉米本身价格的上涨,而且对玉米相关产业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负面效应。为促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前提下,对玉米加工业发展规模进行控制,实施玉米加工业向原料优势区域集中的政策;科学合理地确定玉米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建立与玉米加工业相适应的玉米种植业结构,实施玉米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而农产品价格风险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创新型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初步探讨了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可能功效。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大体上经历了恢复性上涨、适度回落、上涨三个阶段,一度引起了涉粮产品及相关农产品价格的连环上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4]10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短期内平抑了粮价,确保了粮食安全和农资市场稳定。之所以出现大幅度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是我国对待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一贯态度。当前我国除开面临农业生产领域内部的长期矛盾,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部分对于农村部门农业劳动力的"虹吸"效应外,中美贸易战的出现又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认为只有农业生产率的长期、稳定、有效提升才是彻底降低我国粮食安全风险的基础和必要途径,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除开落实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福利的政策目标外,另一大政策考量就在于彻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林毅夫(2012)~(〔1〕)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的具体政策导向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在制定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具体政策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优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粮食连续多年增产,粮食价格保持稳定上涨。从长期来看,对于在巩固和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出现的新挑战和问题,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化认识,寻求根本性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本文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粮食的生产、流通、存储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我国当前粮食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升生产质量、强化流通过程监督力度、使用新型存储方式的方法,旨在解决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系数低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保障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料,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影响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国连续数年出现粮食价格大幅上涨、食品价格飙升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相关事件频繁发生,触动了消费者脆弱的食品安全神经,再次敲响了我国粮食安全的警钟。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否有保障,不少人提出了各种质疑,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该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分析,认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任重道远,并提出了必须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发展道路,努力降低粮食产后损失,充分利用政策手段调动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达到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20.
国际粮食形势及我国粮食生产潜在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世界谷物需求不断扩大,谷物库存不断减少,国际谷物价格快速上涨,粮食价格危机在全球快速蔓延。粮食出口国纷纷出台控制粮食出口政策,粮食进口国纷纷到国际市场抢购粮食。一些经济较贫困的国家因无力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或无力通过财政补贴抑制国内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诱发社会动荡。尽管我国因有较充足的粮食库存,受国际粮食危机的冲击不大,但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潜在危机,还需采取强化耕地资源保护、水利设施和依靠科技等措施,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基本自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