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江工商》2008,(9):F0002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是民营股份制的大型工业企业。自1994年创立以来,遵循“信誉万丰、绿色万丰、数字万丰”的经营理念,从行业的追随者逐渐上升为行业的挑战者、领跑者,打造了亚洲最大的铝合金车轮生产基地,发展为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金融投资三个产业,控股子公司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内首家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1(12):17-18
一家由很少几个人很少几个钱创办起来的企业,短短十余年时间就成长为亚洲最大的铝轮生产基地,经营范围涉及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等3个产业,跻身浙江省百强企业。它,就是民营股份制大型工业企业--万丰奥特控股集团。  相似文献   

3.
《浙江工商》2007,(12):41
11月29日-12月1日,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万丰汽轮、万丰机械、万丰镁业、万丰进气歧管等产品与国内外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同台展示,万丰奥特200平方米展区以前所未有的不凡气势配以高档次的精美产品、高雅的艺术节目表演及模特展示,从各个方位、各个层面展示了万丰奥特几大产业的整体实力和企业形象,扩大了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展会期间,浙江省外经贸厅厅长冯明等领导参观了万丰展台,给万丰展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楚风 《浙江经济》2003,(16):50-51
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的生力军。如果说上个世纪末是浙江民营企业创业和低成本扩张的重要时期,那么新世纪则是这些企业走向国际、追求卓越的战略机遇期。加入WTO、长三角一体化、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正使一大批优势企业蓄势待发。这当中,万丰奥特集团尤为引人瞩目。从1994年起步,万丰奥特集团以每年67%的速度快速增长,实现了从一个汽车零部件的横向产业延伸到整车发展的跨越,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铝合金车轮生产基地,中国成长性企业100强。现在,万丰奥特集团正以“营造国际品牌,构筑百年企业”为目标,向着国际化、现代化的长寿型企业发展。透过万丰奥特集团的发展轨迹,可以较为清晰地体察到转型中浙江经济的脉搏。  相似文献   

5.
“资本运作有两种模式,一是日韩式,拣到篮子里便是菜;另一种是欧美式,谨慎从事,不打无把握之仗。扩张有三个原则,即本行业扩张,争取行业市场前三位,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从汽车零部件到整车的并购,万丰奥特董事长陈爱莲正是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的。而万丰奥特能够在短短11年时间内,成为亚洲铝轮生产最大的厂家,资本运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继宁波奥克斯汽车公司在2005年正式退出汽车制造业之后,又一家民企汽车公司上海万丰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也步其后尘,退出汽车制造业。在前赴后继的民营企业造车道路中,巨大的风险已开始凸显。[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报废汽车中塑料的回收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将一辆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甲壳虫”汽车摆在面前,我们会发现它的全身几乎都是用钢铁制造的;而对于一辆20世纪90年代生产的“奔驰”车来说,它自重的10%却是塑料制品。从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汽车塑料的用量已成为衡量汽车生产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从现代汽车使用的材料看,无论是外装饰件、内装饰件,还是功能与结构件,到处都可以看到塑料制件的影子。外装饰件的应用特点是以塑料代钢,减轻汽车自重,主要部件有保险杆、挡泥板、车轮罩、导流板等;内装饰件的主要部件有仪表板、车门内板、副仪表板、杂物箱盖、座椅、后护板等;…  相似文献   

8.
《重庆经济》1994,(6):54-55
我国微型汽车生产始于1984年,至去年末的10年间共生产了微型轿车与微型商用汽车60万辆,年均生产6万辆,约占同期垒国汽车生产量的10%左右。但是日本微型汽车自1959年开始至1967年来的9年内生产微型汽车315万辆、年均生产35万辆。相比之下,我国年均生产量仅及日本的17%。但是微型汽车开始生产的当年汽车保有量与生产量日本均比我国落后:1958年,日本汽车保有量只有81.7万辆,  相似文献   

9.
张磊 《中国经贸》2010,(1):62-64
美国素以“车轮上的国家”闻名于世,而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在2009年年底已经突破1.8亿辆,并仍呈快速增长之势。在“低碳经济”成为世界潮流的时代,中国,离车轮上的国家究竟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0.
重庆汽车工业(含摩托车.下同),经过“七五”和“八五”前期的高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重型汽车,轻型汽车、微型汽车和微摩托车的多品种、系列化生产格局.从1990年到1993年汽车工业的销售收入以年均3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汽车生产大国,也是私车普及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据2002年日本的统计资料,日本全部就业人口约6412万人,而直接从事汽车制造业的人数达537万人,占就业人数的8.4%,当年生产汽车1032万辆,出口476万辆,仍有超过半数的汽车在国内销售。此外,日本每年要进口国外汽车约30万辆。  相似文献   

12.
杨建梅 《中亚信息》2006,(12):29-30
据欧洲驻俄罗斯企业协会汽车生产商联合会公布的资料,2006年1~9月外国汽车生产商在俄罗斯销售汽车68.57万辆,比上年同期(43.44万辆)增长了58%。而且,这仅仅是指纯外国汽车的销售量,从加里宁格勒到新西伯利亚很多汽车组装厂生产的外国品牌汽车都没有计算在内(俄罗斯去年销售的外国汽车,包括俄罗斯国内组装的外国品牌汽车共57.5万辆,比2004年增长62%)。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向新昌县慈善总会提供慈善冠名基金3000万元”“向绍兴市总工会职工救急帮扶基金提供本金为人民币3000万元的留本基金。捐赠时间为2008年7月1日起连续5年”——在内外经济形势如此困惑的08年.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万丰奥特)的这两大慈善之举显得尤为可贵,因为它至少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在“经济冬日”下,万丰奥特的经营情况良好,企业发展健康。  相似文献   

14.
1996年.我带领三十多名下岗工人踏上创业之路,创办安阳宏源型钢公司。经过16年的艰苦奋斗,现已拥有6家分公司,是目前田内汽车车轮和轮式工程机械车轮行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车轮型钢及配件生产基地。在带领企业“冲锋陷阵”的16年中,我总结了一些比较珍贵的管理经验,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不能以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经营,否则,一旦遇到风险,企业就会瞬间倒闭。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私人汽车发展概况 (一)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增长和分布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23.3%。从1987年至1999年间,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先是用了5年突破100万辆,又用了5年突破300万辆,仅又用了2年就突破了500万辆,这虽然不是我国居民汽车的准确消费量,但反映了我国居民汽车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6.
见到陈爱莲女士,你会被她身上那种成功女性所特有的优雅大气的高贵气质所折服,这位出身优越,却仍不断自我加压、自强不息的商界女英杰,进入汽车零配件行业仅8年时间,资产总额已超10个亿,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是亚洲最大的铝合金车轮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全球汽车销售量2005年可望增加2.6%,尽管如此,全球汽车生产供过于求的情况并未改变。这将给汽车业的获利带来压力。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并未根本消除,世界主要贸易国经济回升乏力,受此影响,世界汽车工业整体表现较为低迷。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统计,2009年全球共生产汽车6098.70万辆,同比下降13.5%,降幅较上年加大9.8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生产4722.77万辆,同比下降10.4%,降幅较上年加大9.3个百分点;商用车生产1375.93万辆,同比下降22.7%,降幅较上年加大1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全社会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每个市民在意自己的出行、生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五年,生活的幸福指数将由车轮来决定。"全国人大代表、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拥有一辆汽车是国人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如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美梦不再难圆。随着中国车市的日益升温。全球汽车巨头纷至沓来.争夺这块“唐僧肉”。乘此东风.中国汽车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初露峥嵘。汽车市场上美日欧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这些昔日的霸主已不再笑傲江湖。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记录不断刷新。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带来的优势,使我们一跃成为汽车大国。然而,我们是“汽车强国”吗?回答是肯定的——不是!美国有通用、福特;日本有丰田、本田;德国有奔驰、宝马。我们有什么呢?桑塔纳、捷达在国内生产了近二十年。创造了世界车坛“神话”.但这最终还是德国的品牌。20多年的合资道路使中国汽车依附于世界品牌,滚滚的财源也蒙蔽了领军者的双眼,而属于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则丧失了发展壮大的宝贵的时机。但不幸中的万幸,我们还是幡然悔悟了。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勇敢地扛起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让我们透过阴霾看到一丝曙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