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煤炭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炭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对于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我国GDP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的数据,首先,得到我国煤炭消费收入弹性系数依然过高的结论;其次,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是均衡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与双向因果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即政府需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建设国家煤炭储备体系,实施煤炭供应国际化战略,以保证能源供应安全,保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文章选取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这一指标对环渤海地区各省市能源消费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工业能耗和生活能耗两方面比较了环渤海地区内各省市的能源利用水平,结果表明环渤海各省市能源利用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和山东,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油价进入超高价区、世界对能源安全担忧加剧的背景下,我国也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所以我们必须分析清楚能源消费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大力发展新型能源、清洁能源,把节能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待.最终,更好的协调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使我国可以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国志  徐庆 《经济论坛》2007,(21):12-13,32
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GDP总量不断提高,其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两者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对河北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强度两项指标的分析,对河北省能源消费与GDP的关系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能源消费量也逐年增加.运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三次产业及工业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能源密集型产品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2003-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2006年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0.87,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单位产值能耗在逐渐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能源消费特点,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者.其中高耗能行业又是耗能大户;能源密集型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分析,主要从工业方面提出了节能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6.
福建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榕 《发展研究》1998,(8):22-22,27
进入90年代以来,福建逐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都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见表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小于1。1990年~1996年,福建能消费年均增长率为8.3%,比1981年~1989年的能源消费年增长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目前能源形势分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持续走高的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随着矿物能源的不断枯竭,能源危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未来我国的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继续增长,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制订能源发展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姜磊  柏玲  季民河 《经济前沿》2011,(5):140-149
目前研究中国能源问题大多集中在能源消费总量上,而常常忽视了入均能源消费量的问题。通过地图显示,可以初步判断中国人均能源消费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经济因素和能源资源禀赋因素。通过加权最小二乘(WLS)基准模型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资源禀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与人均能源消费成正比关系;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下的能源价格抑制了人均能源消耗。然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结果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沿海能源资源匮乏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的地区的弹性系数较高;在25%-80%分位数段内,第三产业比重的弹性系数基本相同;虽然市场化通过能源价格起到了调节人均能源消费量的作用,但分位数回归的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仍然是扭曲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加上国家巨大财力支持下的石油进口,能源供应在现阶段是可靠的.但美国考虑到本国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及石油输出国的限制措施等因素,提出了能源供应立足本土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替代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并十分重视能源节约.美国这种未雨绸缪超前应对的做法值得借鉴.本报告在对美国能源消费、节约、替代能源开发现状及政策进行了概要介绍,在对我国能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述中国能源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强调发展新能源技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中国21世纪能源可持续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分析了世界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演变历程,分别从中东、中亚—俄罗斯、亚太、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区阐述了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战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美国能源市场的供给水平、供给结构、需求水平、需求结构和能源的进出口贸易水平及其结构,用大量的数据将美国能源市场的概貌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还分析了美国能源供给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出二者之间的一般变动趋向。最后,作者还介绍了美国政府对能源市场的干预政策,显示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能源产业的调节职能与所使用的调节手段。这些对发展我国的能源工业和能源市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能源市场的上游价格已完成市场化并与国际接轨,而终端零售市场价格却仍然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有证据表明,政府的这种管制很可能是出于对于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的担忧.政府在价格管制的同时也对国内炼油、发电等下游企业进行补贴和税收减免,以缓解企业压力.从长期来看,这种管制不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转型,势必将影响居民的长期福利.但在现在的经济局势下,立刻解除管制必然会对经济产生过大的冲击,政府应该通过鼓励能源企业用户进行节能设备的投资,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减少价格干预,才有可能最终实现能源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市场化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国际能源运输系统是当前实现能源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分配的途径,它主要由海洋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构成。国际能源运输系统线路长、环节多、整体性强、受攻击门槛低,它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脆弱性;而来自于途经国家政局、大国地缘政治上的博弈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等方面的威胁加剧了这种脆弱性,并导致了国际能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国际社会应当从世界经济的全局出发联手建立国际能源运输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消除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它的威胁,以确保世界经济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6.
The procedure described allows comparison of various energy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including those using fossil fuels, solar energy, and conservation. The procedure allows a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of each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surplus of energy beyond the output that could b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process energy (i.e., the energy needed for self-reproduction). The analysis includes all energ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mmitted to the process, throughout the entire economy.To quantify the feasibility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 input-output ratio was calculated for 44 processes. The calculations exclude fuels transformed directly into energy output. Adjustments were made for differences in quality, end use, and time of use. A low ratio means that the process should receiv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ing or else should be dropped from consideration. The input-output ratio of a feasibl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may decline with time because of a resource scarcity, indicating a falling desirability. Highly desirable processes, ones with ratios that show the least signs of declining, should also be compared for future use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lative effects on labor needs, capital requirements, the demand for critical material,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Policy conclusions are hampered by an unevenness in the quality of the available data. Nevertheless, a useful and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energy analysis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7.
能源消费、经济资本化与节能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面板协整技术考察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经济资本化视角经验分析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的现实选择.研究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能源中性”假说均不成立;(2)地区间能源产出弹性差异较大,各地区适宜制定差别化的节能减排目标;(3)为增长而挖掘和重估各项资源经济价值的经济资本化模式不利于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荷兰《2011年能源报告》,可看出该国能源政策的要点是既要朝着低碳经济过渡,也要为保经济增长而适度使用燃煤和天然气;在巩固其在天然气领域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保持荷兰在西北欧能源枢纽地位。通过以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和智能电网为例,凸现荷兰在这几个领域里的独到之处,借以说明该国能源政策的产业技术背景。  相似文献   

19.
节能减排的长期国策以及发展中的贸易大国的基本特征,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我国对外贸易在能耗和环境方面的独特影响力。本文基于内涵能源的角度,运用投入产出法,从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两方面分析了2002~2008年对外贸易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并利用优化模型对BAU情景下2020年单位GDP所对应的能源消费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了测算。分析结果显示,内涵能源出口量随着贸易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贸易结构呈现不利于节能降耗的发展趋势。2020年能耗下降预测值与我国新近确立的减排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而我国对外贸易的节能潜力非常可观。因此,提升对外贸易对节能降耗的贡献度应该是我们深化重大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加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加拿大在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还是做了大量工作,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本文着重介绍了加拿大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发展战略、科技规划和科技行动、相关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有关作者的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