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税收救济“双重前置”规则的法律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陈辉 《税务研究》2015,(3):78-82
立法者制定《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的根本目的是保障纳税人的司法救济权,"双重前置"规则只是防止纳税人滥用救济权利而设置的平衡机制。然而,实践中"双重前置"规则却破坏了立法者的根本目的,"清税前置"规则的存在将一部分纳税人排除在救济程序的大门之外,"复议前置"规则更是增加了纳税人的救济成本,成为其行使权利的阻碍。因此,有必要取消税务救济的"双重前置"规则,同时加强复议机构的中立性,改革其经费来源制度,以保障纳税人的救济权利,实现立法者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税收征管实践中税务争议数量增多且日益复杂化,纳税人权利救济成为保障税务部门公正执法的重要路径。然而,我国纳税人权利救济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纳税人行政复议权和行政诉讼权保障不充分。基于此,本文从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一是提出"清税前置"和"复议前置"规则下纳税人权利救济体系的维权阻碍及其成本,并基于"当事人主义"提出改革路径;二是基于审查范围和审查力度提出纳税人权利救济体系低效及其修正的逻辑机制;三是从审理机构设置与案件事实查明的难易程度等视角分析纳税人权利救济裁判结果的质量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张永刚 《中国外资》2012,(16):190-191
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复议在税务机关的具体化,但现行的税务行政复议存在着复议机构缺乏中立性、提起复议存在限制性条款、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诉讼脱节等现象,为此,结合以上问题,就如何设立独立的复议机构、取消复议提起的限制性条款等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建议,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不断完善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税务行政复议听证制度的正确实施有利于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弥补书面审查的缺陷,保证行政复议权的公正行使。新《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新增了5条关于税务行政复议听证的内容,但均为概要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税务复议机关只能参照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制度来具体实施复议听证,存在一定弊端。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必须在完善立法、重新考量复议听证的适用范围、提升复议听证的法律效力、健全复议听证制度、细化听证环节重要内容、简化复议听证会流程等6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5.
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复议在税务机关的具体化,但现行的税务行政复议存在着复议机构缺乏中立性、提起复议存在限制性条款、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诉讼脱节等现象,为此,结合以上问题,就如何设立独立的复议机构、取消复议提起的限制性条款等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建议,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不断完善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崔飞  林雯 《税收征纳》2001,(5):33-33
税务行政复议,是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税务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由复议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和活动。但是,有些纳税人往往错过了规定 的行政复议时间。那么税务行政复议时限有哪些规定呢?  相似文献   

7.
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对保护纳税人权利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税务复议前置条件的规定严重妨碍了纳税人救济权的行使,应予以取消;应引入回避制度和复议决定说明理由制度,以有效防止复议人员偏私,促使他们更审慎地作出决定;应采取措施增强复议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独立性、提高复议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以有效保证税务行政复议决定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不当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保护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则。第二条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依法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规则。第三条本规则所称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以下简称复议机关),是指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税务机关。第四条复议机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税收工作的实际,现就税务行政处理或处罚前后,相对人应有哪些权利进行梳理规纳,以供广大税务干部、财务人员和纳税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税务执法的正规和严格、税务干部服务意识的加强,再加上税收宣传的启蒙,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在我们这个“官”、“民”意识特别浓厚的国家开始有了觉醒。  相似文献   

11.
税海短讯     
浙江省台州市国税局推进国地税部门深度合作。整合并成立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开展联合登记、联合定税、联合评估等,实现纳税人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力争让纳税人办税更方便、更快捷;采用“一人双机双屏双系统”模式,在税务登记、代开发票窗口实行国地税“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出件”的联办模式,并落实“一周七天工作制”;实施联合税务检查,建立检查情况通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增强税务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检查效率,切实维护纳税人权利。  相似文献   

12.
《税收征纳》2013,(12):15-16
2008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执法检查工作组对某市国家税务局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的部分税收执法事项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该局稽查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程序违法问题:一是调账检查未依法审批,审批权限不符合法律规定;二是调账时间超过法定时限;三是《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未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权利;四是《税务处理决定书》或《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告知的复议机关错误;五是《税务处理决定书》或《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未告知复议诉讼权利;六是有关文书上时间的倒置问题.即先审理后立案检查、先出审理报告后做稽查报告,先调账后审批。  相似文献   

13.
陈挺 《福建税务》2003,(7):50-50
新《行政复议法》取消了“通知当事人限期补正”的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复议申请的审查带来了困难。旧的复议制度规定,复议机关对于未写明规定内容的复议申请书,应当退还给申请人,并  相似文献   

14.
聂敏 《税收征纳》2012,(12):16-17
案情介绍 申请人:A公司 被申请人:B县国税局 2012年6月B县国税局依法对辖区A公司下达《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A公司对处罚决定不服,依法向c市国税局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机关维持了原《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但该公司既未向人民法院起诉,又拒不履行复议决定,B县国税局于复议决定作出后第65天,向C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协助强制执行该行政处罚决定。本案中:  相似文献   

15.
聂敏 《税收征纳》2014,(10):13-15
税务行政复议是解决税务争议的重要途径。好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不但便利相对人申请复议,能够公正、迅速地解决争议,稳定社会关系,而且在解决争议的过程中还能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已于1999年10月1起施行。它是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之后的又一部规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该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行政机关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行政复方乐趣,切实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又制定了《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复议规则),此规则也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依法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是纳税人和其它税务当事人的一项权利。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由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税务行政复议申请,并作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其任务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不当的具体税务行政行为,保护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的佥权益。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那么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应当如何正确进行税务行政复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笔以《行政复议法》和《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试行)》为依据。结合工作实际,就有关规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据1998年第12期<涉外税务>刊载:深圳市国税局1996~1997年共受理复议案件24宗,其中维持原决定的4宗,撤销原决定的6宗,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的14宗.这就是说,抛开撤回申请的14宗,被申请人(税务机关)失败的占60%,申请人(纳税人)获胜的占了大多数.最近烟台市国税局也进行了国地税分设以来第一宗纳税人申请复议案件的审理,结果是撤销原决定,税务机关失败.税务机关缘何在复议中屡屡失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税务机关深思和分析,找到症结之所在,采取应对措施,以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陈挺 《税收征纳》2005,(9):16-17
一、案情简介 2004年3月某区国税局对某珠宝有限公司进行增值税纳税检查。发现该公司自2003年1月至12月期间偷税62.3万元.占应纳税额9.3%。2004年4月6日区国税局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责令该公司补缴税款.同时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公司不服,向市国税局申请行政复议。经复议审查,复议机关认为区国税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准确、程序合法,决定维持区国税局补缴税款故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19.
2008年6月,某地税稽查局查实某企业5月份采取虚假纳税申报偷税5万元,并依法定程序分别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该企业补缴税款5万元,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并处所偷税款1倍的罚款。该企业不服,于6月25日向市地税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地税局于收到复议申请书后的第8天才作出决定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海南省国税系统税务行政复议案件大幅度增加。复议案件的增多,说明了纳税人的法律意识的提高。但是,通过办理这些复议案件,也暴露出一些地方税务机关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此谈一点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