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低碳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经济领域的新探究热点。但是,迄今为止关于低碳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鲜有文献发表,学术界对农业低碳发展的研究和考察大都限于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定性探讨上,对低碳农业的量化评价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衡量标准。因此,如何科学地阐述评估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构建合理有效的低碳农业综合评价体系,对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低碳转型意义重大。有鉴于此,对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若干探讨,以期为科学的量化评价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提供若干依据,实现对低碳农业评价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为农业决策者制订和实施科学的低碳政策,促进我国尤其是广东农业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综合协调度评价为基础,从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两方面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各市州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评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循环经济内涵基础上,构建了张家口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1999-2005年张家口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张家口市农业循环经济整体水平逐年上升,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区间(1.1,1.4)内,其中,资源循环利用指标增长水平最快,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数增长不明显,而资源的减量投入指标则一直呈下降趋势.结合评价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促进张家口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农业对于当前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从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减量投入、能源低碳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四个维度构建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测算广西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和评价广西2000—2018年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结果表明,广西农业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化肥和翻耕是广西农业碳排放的两大主要碳源,两者合计约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75%;低碳农业发展质量指数随时间推移而逐年递增,主要受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公因子的推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优化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经济圈主要省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首先构建以碳排放水平、低碳技术水平、碳源控制水平、碳汇建设水平、碳吸收水平及经济综合水平6个指标作为准则层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型;最后针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主要5个省市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提出针对性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成果,结合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数据可得性等原则,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的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河南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计算了2005—2010年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最后指出推动和制约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科学地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城市低碳经济的现状,改善城市低碳经济实际效果的关键。文章通过建立多指标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综合评价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该市发展城市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首次建立了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运用Super Decision软件进行实证演算.研究得出:①影响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地均GDP、地均碳排放、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②1998-2009年南京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评价指数从0.41增加到0.55,年均增长速率为2.72%;③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低碳水平和可持续性制约了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发展,是未来改革方向.所构建模型和ANP方法有助于客观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下城市土地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新农村综合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立的27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对2005年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能综合反映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五大主因素,并对其分别命名为农民生活水平因素、农业现代化因素、精神文明因素、农村改革因素、农村环境因素.得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不高、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地区内部各因素发展不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了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层面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究了各城市在不同指标层面的发展优势和短板。研究表明:(1)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较全国低,部分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广东4市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高于广西7市,其中广州、佛山在资源节约、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指标的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而广西7市在环境友好指标的发展上具有相对优势;(3)经济带内两广各城市间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但各有优劣,具有较大互补、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