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2007年~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业绩预告误差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如果实际盈余低于业绩预告值,那么管理层更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使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与之前披露的业绩预告值一致.研究还发现,自愿披露业绩预告、在会计年度结束后披露业绩预告和预告乐观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迎合"业绩预告值而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为提高业绩预告信息的可靠性,应完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并加强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自媒体平台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研究自媒体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影响。利用Python爬取上市公司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信息,使用PSM后对匹配的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自媒体信息披露会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产生掩饰效应,导致业绩预告信息质量降低。并且随着资本市场业绩预期压力的增大,自媒体平台可以为管理层的遮掩行为提供便利渠道,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导致业绩预告质量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业绩变脸”的公司会积极地通过自媒体渠道营造业绩攀升的良好氛围,以掩饰真实信息。公司的信息环境越差,即盈余激进度越大、盈余平滑度越大、透明度越低,越有动机通过自媒体平台分散投资者关注,从而减少业绩预告信息披露。研究从自愿性信息披露双渠道的视角出发,探讨企业利用自媒体进行信息披露的掩饰动机,从微观上证明了自媒体已成为操控性信息披露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王惠芳 《经济师》2008,(11):103-104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具有提前释放报表业绩风险的作用。虽然在强制披露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整体执行情况良好,但存在自愿披露动力不足、以及不愿或迟延披露坏消息(预亏、预减)等问题,这与我国现有的业绩预告制度以及市场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青原  王露萌 《经济管理》2020,42(5):173-194
现有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研究公司信息披露与自身股价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发布的业绩预告的信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对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市场反应具有显著解释力,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业绩预告存在信息外溢现象。并且,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外溢效应越显著,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促进了公司间的信息传递,对投资者股票交易具有决策参考意义。进一步检验发现,可比性对信息外溢效应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竞争更激烈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此外,预告公司和非预告公司的信息环境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有所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资本市场外部性现象提供经验证据,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要求以及披露监管政策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05-2009年沪深两市953家上市公司共4 76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控制了内生性后发现:由于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积累的监管经验有限,控股股东往往倾向于让强制披露显得更加完整,以便赢取良好的市场声誉,从而加剧了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隧道行为。为了隐瞒这种行为,盈余往往会被操纵。但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完善的法律保护与监管体系为强制披露的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在这类地区强制披露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7~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数据,实证检验了业绩预告修正信息的可靠性。研究发现,预告修正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原预告坏消息的公司会在预告之后主动修正预告,盈余管理与业绩修正方向相同,而原预告好消息的公司进行的预告修正是被动的,盈余管理的方向与预告修正的方向相反。另外,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是业绩预告修正公司常用的调高盈余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作为一种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证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运用时序研究法,通过考察业绩预告信息发布当日和之后的股票价格波动产生的平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的情况,研究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的信息效应。结果证明我国股票价格对业绩预告信息反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杨德明  林斌 《经济管理》2006,(16):26-31
本文以业绩预告信息为例,研究会计盈余的市场反应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关于年度会计盈余的业绩预告引起了明显的市场反应,但中性的预告信息则获得负的累计超额报酬,这表明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以随机游走模型确定未预期盈余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市场对坏消息反应更为剧烈,这说明广大投资者具备了一定的风险规避意识.市场对于不同属性的业绩预告信息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易志高  张烨 《技术经济》2022,41(1):136-147
信息披露关乎整个资本市场的运行质量和健康发展,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特征和制度环境对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较少考察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借助同伴效应的分析逻辑,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为样本,对自愿披露同伴效应的形成机制、情境因素及经济后果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企业业绩预告披露行为存在明显的"同伴效应";且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高、对外融资依赖强的企业更易受到同伴披露行为的影响;此外,基于同伴效应的信息披露行为,可以提升个体企业的未来价值。本文不仅为企业策略性信息披露提供一种新解释,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管理能力,对于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2002年17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Meek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盈余业绩、公司所在地和第一大股东所有权性质等5大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规模、盈余业绩和公司所在地显著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而财务杠杆和第一大股东所有权性质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本文的研究中没有得到验证与支持。研究结论还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与世界其他国家如美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盈余预告信息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信息都属于预测性财务信息,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以评估企业未来盈利前景的信息,帮助其做出投资决策,在证券市场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盈余预告与盈利预测的定量信息、定性信息、信息供给竞争和信息质量互相监督等相关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证券分析师预测信息的披露行为会形成一种互动,这种互相影响、互相监督的局面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资本市场上预测信息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的意愿可能诱发股权激励实施前严重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模式会对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实行业绩股票模式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实行非业绩股票模式时的盈余管理更加严重;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性质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正向盈余意外的实现原因,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没有通过盈余管理或预期管理实现正向盈余意外,除了业绩较好的情况外,上市公司正向盈余意外的另一原因是分析师为与上市公司高管建立或维持良好关系以便获得私有信息,迎合上市公司高管造成的。可见,我国上市公司与分析师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且利益冲突的主要来源是上市公司的选择性信息披露。因此,为规范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有必要提高证券分析师的独立性,完善信息公平披露制度,提高违背公平信息披露规则的违规成本。  相似文献   

14.
李哲  黄静  简泽 《金融评论》2021,13(3):56-78
本文研究企业突破式创新对管理层自愿性披露业绩预告的影响.利用专利分类和引证数据,本文构造上市公司突破式创新的度量指标,发现进行突破式创新的企业增加了自愿性业绩预告的频率和乐观业绩预告的次数,但业绩预测的准确度却不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进行突破式创新的企业发布业绩预告的动机在于以较低的信息违规成本获得外部融资.证券分析师增强了突破式创新对业绩预告频率的影响,削弱了对业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业务和财务信息融合抑制了突破式创新对业绩预告乐观性和准确度的影响.本研究为企业创新策略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证据,丰富了自愿性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理解创新策略,促进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济研究》2017,(11):150-164
本文基于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和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从管理层信息披露和分析师预测的角度研究融资融券交易的信息治理效应。通过比较分析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加入融资融券标的前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差异,我们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同时具有内部信息治理和外部信息治理的作用。其中内部信息治理效应表现为,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有效促使了管理层对非强制信息和坏消息的披露,提高了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融资融券的外部信息治理效应体现在显著降低了财务分析师对目标公司盈利预测的偏差与分歧。在控制相关因素以及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控制内生性后,以上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通过影响管理层和分析师的信息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的信息环境,这为融资融券交易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和市场质量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投资者有限关注的视角,以中国上市公司2005-2012年业绩预告信息为样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信息披露存在时机选择行为,相比业绩预告信息少日和其他周历,管理层更倾向于在信息多日和周五、周六发布坏消息业绩预告。这有助于分散投资者注意力,从而减少坏消息导致的股价波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或正式盈余公告披露目的数据为样本,通过计算隐含相关收益率并构造投资组合,系统地研究了公司的盈余公告信息对行业内其他公司以及其他行业相关公司的影响,发现盈余信息在行业内及行业间存在传递性。同时,在控制盈余动量效应和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效应的基础上.发现市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反应不足。可以认为,这种反应不足是中国股市长期存在但并未被证实的市场“异象”。交易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此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5~2013年间披露了年度业绩预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财务报表可比性与管理层业绩预告乐观偏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务报表可比性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业绩预告乐观偏差越小,且财务报表可比性对业绩预告乐观偏差的抑制作用在较差的信息环境和监督环境下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高了财务报表可比性,进而降低了管理层业绩预告的乐观偏差。这表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通过可比性这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间接影响了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从而丰富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和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是扩大国际融资、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和上市公司行为具有多重外部治理效应。本文借助我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陆港通”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2)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而“陆港通”机制开通后,能够缓解标的公司代理矛盾,进而约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当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改善、管理层面临较大股票抛售压力以及大股东监督力度较强时,“陆港通”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更强。本文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及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是扩大国际融资、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和上市公司行为具有多重外部治理效应。本文借助我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陆港通”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2)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而“陆港通”机制开通后,能够缓解标的公司代理矛盾,进而约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当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改善、管理层面临较大股票抛售压力以及大股东监督力度较强时,“陆港通”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更强。本文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及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