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7~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数据,实证检验了业绩预告修正信息的可靠性。研究发现,预告修正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原预告坏消息的公司会在预告之后主动修正预告,盈余管理与业绩修正方向相同,而原预告好消息的公司进行的预告修正是被动的,盈余管理的方向与预告修正的方向相反。另外,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是业绩预告修正公司常用的调高盈余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业绩预告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的变迁过程回顾上市公司对业绩的异常变化情况作出预告有助于提高市场信息获取的公正性,增强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2000年12月14日上海  相似文献   

3.
用Baidu指数作为投资者"信息获取行为"的代理变量,以2007-2011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事件为样本,本文重点探讨中国投资者是否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这一基本问题。结果表明,在"业绩预告"公布之前的四个交易日内,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力度日益增加,并在预告公布当日达到顶峰,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McNichols and Trueman(1994)关于"公开信息披露刺激投资者私有信息获取行为"的理论推断。本文接下来进一步探讨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活动是否影响到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业绩预告"前投资者信息获取力度的增强,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即时反应却较弱。这说明,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行为具有价格发现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对"业绩预告"的信息作出反应。此外,本文还发现,随着投资者信息获取行为的增强,股票交易量也显著增加,从而呼应了信息获取影响股价变动的观点。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投资者具有信息获取能力。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中的归因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绩预告是指上市公司在正式公布定期报告前,预先披露公司该会计期间业绩的大致情况,在性质上属于预测性信息。业绩预告制度推行的初衷是使投资者在定期报告  相似文献   

5.
王惠芳 《经济师》2008,(11):103-104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具有提前释放报表业绩风险的作用。虽然在强制披露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整体执行情况良好,但存在自愿披露动力不足、以及不愿或迟延披露坏消息(预亏、预减)等问题,这与我国现有的业绩预告制度以及市场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杨德明  林斌 《经济管理》2006,(16):26-31
本文以业绩预告信息为例,研究会计盈余的市场反应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关于年度会计盈余的业绩预告引起了明显的市场反应,但中性的预告信息则获得负的累计超额报酬,这表明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以随机游走模型确定未预期盈余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市场对坏消息反应更为剧烈,这说明广大投资者具备了一定的风险规避意识.市场对于不同属性的业绩预告信息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在正式公布定期报告前对公司未来业绩情况所作出的预测,属于一种内部预测性信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凸显.由此.一方面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这种内部信息的需求逐步增加;另-方面,为了降低相伴而来的高额代理成本、防止"柠檬市场"崩溃,公司也需要公布这种内部信息.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选择管理层业绩预告这-方式向市场传递信号,这一问题也引发了国外学术界的在此问题上的争议.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作为一种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证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运用时序研究法,通过考察业绩预告信息发布当日和之后的股票价格波动产生的平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的情况,研究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的信息效应。结果证明我国股票价格对业绩预告信息反应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自媒体平台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研究自媒体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影响。利用Python爬取上市公司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信息,使用PSM后对匹配的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自媒体信息披露会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产生掩饰效应,导致业绩预告信息质量降低。并且随着资本市场业绩预期压力的增大,自媒体平台可以为管理层的遮掩行为提供便利渠道,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导致业绩预告质量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业绩变脸”的公司会积极地通过自媒体渠道营造业绩攀升的良好氛围,以掩饰真实信息。公司的信息环境越差,即盈余激进度越大、盈余平滑度越大、透明度越低,越有动机通过自媒体平台分散投资者关注,从而减少业绩预告信息披露。研究从自愿性信息披露双渠道的视角出发,探讨企业利用自媒体进行信息披露的掩饰动机,从微观上证明了自媒体已成为操控性信息披露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近年来频发的个股崩盘现象,本文运用2013-201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大股东减持前的业绩预告信息进行分析,探究业绩预告、大股东减持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针对不同市场环境和股份性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倾向于在减持前公布积极业绩预告。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股价崩盘现象的发生率,在熊市和民营公司中作用更加明显,消极业绩预告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信息披露与股价反应的相关文献,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做出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青原  王露萌 《经济管理》2020,42(5):173-194
现有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研究公司信息披露与自身股价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发布的业绩预告的信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对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市场反应具有显著解释力,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业绩预告存在信息外溢现象。并且,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外溢效应越显著,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促进了公司间的信息传递,对投资者股票交易具有决策参考意义。进一步检验发现,可比性对信息外溢效应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竞争更激烈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此外,预告公司和非预告公司的信息环境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有所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资本市场外部性现象提供经验证据,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要求以及披露监管政策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2008—2009年沪深A股市场上业绩预告发生"变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逻辑回归相结合的实证方法研究了业绩预告发生"变脸"日的市场效应。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变脸"日市场股价波动剧烈。已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其业绩预告是否会发生"变脸"与其第一次业绩预告类型、公司行业类型、非经常性损益和公司规模具有相关性。业绩预告"变脸"破坏了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了业绩预告制度提前释放风险的作用,给中小投资者带来损失,因此中小股东权益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13.
李哲  黄静  简泽 《金融评论》2021,13(3):56-78
本文研究企业突破式创新对管理层自愿性披露业绩预告的影响.利用专利分类和引证数据,本文构造上市公司突破式创新的度量指标,发现进行突破式创新的企业增加了自愿性业绩预告的频率和乐观业绩预告的次数,但业绩预测的准确度却不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进行突破式创新的企业发布业绩预告的动机在于以较低的信息违规成本获得外部融资.证券分析师增强了突破式创新对业绩预告频率的影响,削弱了对业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业务和财务信息融合抑制了突破式创新对业绩预告乐观性和准确度的影响.本研究为企业创新策略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证据,丰富了自愿性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理解创新策略,促进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与股价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 《经济与管理》2005,19(11):80-82
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日益健全,且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也在变化。虽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在不断地完善,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总体上的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健全,导致业绩预告制度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较大。所以,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的完善和监管,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2007年~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业绩预告误差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如果实际盈余低于业绩预告值,那么管理层更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使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与之前披露的业绩预告值一致.研究还发现,自愿披露业绩预告、在会计年度结束后披露业绩预告和预告乐观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迎合"业绩预告值而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为提高业绩预告信息的可靠性,应完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并加强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业绩大幅下降强制预告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监管机构对业绩下降的强制预告要求会诱发上市公司向上调高利润以避免业绩预告的盈余管理行为,表现为具有该类动机的上市公司可操纵性应计显著高于披露了业绩大幅下降预告的上市公司,但是该类公司并没有由此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研究结果表明,强制的业绩预告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善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同时也会诱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盈余质量;但是市场可以对这种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发现与纠正。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文化日益深入人心,投资者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充斥着海量资料的信息披露中,投资者能否从中获悉投资的实质性信息?而模板规范、内容整齐划一的年报、公告、业绩预告是否考虑过投资者真正关注什么内容?面对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信息"鸿沟",如何才能使个人投资者的"价值投资"具有可行性?这一系列的问题考验着我国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7,(11):150-164
本文基于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和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从管理层信息披露和分析师预测的角度研究融资融券交易的信息治理效应。通过比较分析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加入融资融券标的前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差异,我们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同时具有内部信息治理和外部信息治理的作用。其中内部信息治理效应表现为,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有效促使了管理层对非强制信息和坏消息的披露,提高了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融资融券的外部信息治理效应体现在显著降低了财务分析师对目标公司盈利预测的偏差与分歧。在控制相关因素以及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控制内生性后,以上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通过影响管理层和分析师的信息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的信息环境,这为融资融券交易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和市场质量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4年1季度-2007年4季度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检验了在面临财务风险时,管理层对不同性质的盈余消息预告披露的选择及态度倾向。检验结果发现:随着面临财务风险的增大,管理层将会选择精确程度较低的预告形式、预告的偏差更大,而且,坏消息相对于好消息,其预告形式的不精确程度更高,预告偏差更大。建议投资者在利用盈余预告消息进行投资决策,以及监管机构制定盈余预告的相关规定时,应该对管理层面临财务风险时的机会主义披露选择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5~2013年间披露了年度业绩预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财务报表可比性与管理层业绩预告乐观偏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务报表可比性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业绩预告乐观偏差越小,且财务报表可比性对业绩预告乐观偏差的抑制作用在较差的信息环境和监督环境下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高了财务报表可比性,进而降低了管理层业绩预告的乐观偏差。这表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通过可比性这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间接影响了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从而丰富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和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