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贾军  廖荣 《发展》2003,(12):60-61
合同自由原则是我国合同法的主要原则,其主要内容有:缔结合同的自由,选择相对人的自由,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选择地域管辖的自由,选择适合法律的自由,选择解决合同纠纷方式的自由。合同自由原则还应包括违约自由,即对非金钱债务,合同当事人从经济利益上衡量选择违约后,可以通过赔偿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涉外经济事务日趋频繁,签好涉外经济合同对于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促进中外资本、商品、劳务、技术交流,吸引外资与先进技术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的拘束力。但是。  相似文献   

3.
对外经济往来,从法律角度,就是不断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因而涉外经济合同在对外开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关键。1979年至1985年6月,我国企业与外商共签订投资合同3600多个。85年7月1日施行的涉外经济合同法及时地适应了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也是一切涉外经济工作人员必须学习、掌握的。涉外经济合同涉及问题很多,与国内经济合同比较有其显著特点:其关系复杂,涉及国家间关系;涉及面广,涉及经济、技术、政治诸方面;合同金额大,100万美元以上的合同算不上大数合同,上亿美元的  相似文献   

4.
王河 《亚太经济》1989,(4):74-80
<正> 涉外经济合同,是我国调整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涉外经济合同的运用日益广泛。为了严格执行《涉外经济合同法》,有必要对涉外经济合同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探讨研究。 一、涉外经济合同和涉外经济合同法的概念 (一) 涉外经济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10,(37):40-42
一、合同谈判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当数量的法律、法规、规章。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颁布的法律逐年增多,当事人面临着怎样尽快熟悉、使用这些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问题。在进行谈判、签订合同、确定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时,要求谈判人员除具备必备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关法律知识的储备,  相似文献   

6.
付颖 《理论观察》2008,(2):42-43
国家主权是国家固有的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标志,是国家的根本属性。这是在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而形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的含义。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国家主权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主权原则也因此受到冲击。对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主权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做出理性抉择以便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特别是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更应该重新认识这一问题,端正自己的态度,使我们能在这场全球化运动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杜伟立先生:每年地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给我国涉外经济合同当事人按期履行合同带来严重影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由于我们是刚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还不太熟悉这方面的规定,为此请您给予帮助。内蒙乌美玲乌美玲女士: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给您作如下介绍:去年夏天,我国部分省区连降大暴雨,不少地区洪涝成灾,又有部分地区遭受地震灾害,的确严重影响到我国涉外经济合同当事人按期履行合作。遇到这种情况,出口企业通常援引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向出具不可抗力证明的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出具不可抗力证明以终止或延期履行合同。有…  相似文献   

8.
一、特许经营制度的概念及背景 从理论上说,特许经营制度是指在一个口头或书面的合同或协议中明示或默示地规定一人允许另一人使用其商标、商号名称、服务标记、标示或类似特征而形成的一项技术转让制度。由于处于该合同或协议中的双方当事人在批发、零售等环节上对经营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存在共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啜姗 《魅力中国》2012,(32):76-76
侵权是仅次于合同的债的发生的原因。但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私法的领域里,侵权法相对于合同法而言,却是一个被忽视的课题。涉外侵权之债的法律适用对于当事人的利益影响重大,各国对于涉外侵权之债的准据法的确定原则规定各不相同,而我国对此缺乏比较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法律的统一执行。我国立法应以侵权行为地法原则为主,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辅,二者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作为原则来确定我国涉外侵权之债的准据法。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经历了陆上到海上的发展过程,各国在反恐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行动。国家的主权是国家固有的在国内的最高权力和在国际法上的独立权力。在反恐过程中,国家的反恐措施对国家主权原则造成很大的冲击。在国际反恐斗争中,各民族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坚持经济主权原则,坚持自主让渡治权的原则,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际和平秩序。  相似文献   

11.
涉外经济合同,具有风险大的特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怎样防范涉外经济合同的风险。 一、合同谈判及签约阶段 (一)在谈判阶段应当对合同对方当事人进行慎重选择,严格审查其基本情况,主要是资信状况。确定资信状况良好、履约能力强的当事人,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以感情印象代替审查  相似文献   

12.
建设工程担保作为规避工程风险的市场运行机制,已逐步应用于我国建设工程领域,新制度的推行给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加强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担保管理,使工程担保制度在工程实施阶段充分发挥利益制约机制的作用,达到规避工程风险、保障建设工程合同顺利实施、维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作为国际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之一,由国家主权独立引申而来,其和联合国授权安理会的涉及国家内部事务的人道主义干涉必然会存在冲突,如何正确认识此矛盾是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在简要分析国际法律规范基本原则和当前国际局势的前提下,结合利比亚局势对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与人道主义干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一种,是指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可以拒绝自己的债务的履行的权利。自《合同法》确立同时履行抗辩权以来,该制度对于鼓励、督促履行合同义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交易当事人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纠纷发生以后,法院也易于依此规则准确判断是非,维护社会公平,也符合《合同法》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合同审计是企事业单位对对外签订的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财产及设备租赁合同、对外投资合同、涉外经济合同和其他经济合同的规范性、合法性、效益性及其履行过程进行的审计监督工作.进行经济合同审计是保障签订经济合同真实、规范、合法,维护企事业单位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长海 《特区经济》2012,(10):216-219
"注册"("登记")的知识产权所涉的主要是注册(登记)国的权力,这是专利等注册权利的效力问题由权利注册(登记)国法院专属管辖的主要原因。至于版权等不须注册(登记)的权利,由于这些权利的成立无需国家公权力的介入,国际立法都将其纳入一般管辖或协议管辖范围。对于侵权或合同诉讼中作为抗辩或反诉提起的知识产权效力问题的处理,《ALI原则》排除了注册(登记)国法院对此类问题的专属管辖权,但将此类判决的效力限制在诉讼当事人之间。ALI方法具有司法成本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下的不同主权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两种国家主权观 我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届第十七次会通过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中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并坚持权利与义务平衡、循序渐进开放市场的原则,以确保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1]  相似文献   

18.
据法学教授公丕祥对新合同法解析,新合同法将《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这三个合同法归纳在一起,打开新的《合同法》,什么都清清楚楚了,并有以下几个新特点:新特点一:确立准则建立体系把合同关系最基本的准则、原则确立下来,如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等。建立了基本合同制度,如订立合同制度的条件、形式,订立合同主体资格问题等。建立了合同效力制度,即在什么情况下合同生效,什么情况下合同失效。还建立了合同履行制度、变更转让制度、权利义务终止制度、违约责任制度等。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合同体…  相似文献   

19.
“合同自由原则”是我国新颁布的《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原则之一。作为贯穿于各国、各时代合同法的第一性元素,它充分反映着合同的本质——当事人自由意志的结合,即在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国家听任当事人自己决定相互间的法律关系,一切权利义务的产生都必须是基于他们之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意。  相似文献   

20.
岳树平 《魅力中国》2013,(20):364-364
铁路工程合同管理是现代铁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铁路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郑州铁路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重视铁路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加强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领导,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健全合同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合同管理人员,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从而加快中原铁路的法制建设进程,更快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一、铁路工程合同管理应遵循的原则第一,依法国家及铁道部相关法律法规签订合同,保证合同的合法性;第二,切实履行合同,提高合同的履约率;第三,及时处理合同纠纷,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第四,签订有利的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