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王朝葡萄酒,很多人都会自然想到“老干红”,并将其视作一种品位。这不得不说是王朝的一个成功。然而,当张裕&;#183;卡斯特、张裕解百纳、华夏葡园A区、长城年份酒等在中高端领域节节攀升之时,王朝老干红显然已经不能充分承载其高端品牌形象的根基了。伴随着成功上市和内部调整的完成,近年来表现相对稳定的王朝酒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跳高”筹备。  相似文献   

2.
阻碍干酒和消费者“亲密接触”的到底是什么因素?很多经销商的答案是价格,认为过高的价格阻碍了干酒市场的发展。但是在我们调查中发现,低价干红并不旺销,相反,一些高端干酒却显得比较活跃,比如张裕解百纳系列、华夏长城年份酒系列。张裕解百纳在商超中最低价格都在60元/瓶以上,而华夏92在华南市场的餐饮终端的价格高达300多元/瓶。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低价干红不旺销呢?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徐景新经理认为:价格是干红旺销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张裕·卡斯特系列产品是张裕与法国卡斯特集团合作.于2003年推出的一款高档干酒产品。该款产品与略早一些推出的张裕1995解百纳一同,作为张裕公司从当年开始重点打造的品系,成为张裕品牌形象重塑的开端。至2004年,张裕·卡斯特酒庄酒实现亿元销售额,从2004~2006年的年增长幅度超过50%,迅速成为国产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之一。张裕借此开山拓地,极大提高了其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4.
张裕·卡斯特系列产品是张裕与法国卡斯特集团合作.于2003年推出的一款高档干酒产品。该款产品与略早一些推出的张裕1995解百纳一同,作为张裕公司从当年开始重点打造的品系,成为张裕品牌形象重塑的开端。至2004年,张裕·卡斯特酒庄酒实现亿元销售额,从2004~2006年的年增长幅度超过50%,迅速成为国产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之一。张裕借此开山拓地,极大提高了其市场占有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6,(35):10-10
茅台出了年份酒、五粮液出了年份酒、酒鬼出了年份酒……还有更多的知名或不知名的白酒企业也在争着推年份酒。有5年特贡、8年精品、10年陈酿,甚至15年、30年陈酿酒。有人说年份酒纯属概念炒作,因为从产品酿造工艺上极少有企业能把酒贮藏几十年以上的。更别说不成规模的小企业,这样盲目跟风,不属于正常现象。然而,知名企业的年份酒却在白酒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尤其是茅台的30年陈酿,在有的地方卖到3000元以上,依然是需求严重过剩。  相似文献   

6.
张裕总经理周洪江表示:张裕中高端战略的成功。增量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核心子品牌张裕解百纳;二是四大酒庄酒品牌。而张裕在近几年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其中的一条战略转型主线——定制营销。  相似文献   

7.
长空 《糖烟酒周刊》2006,(32):94-95
泸州老窖也推出年份酒了! 在销售额排名前五位的历史名酒厂中,目前还在坚守、还没有开发年份酒的,好象只有剑南春一家了。  相似文献   

8.
黄更 《糖烟酒周刊》2005,(12):33-34
2005年3月12日,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举行商界名流品酒会,宣布中国首个酒庄俱乐部——张裕&;#183;卡斯特VIP俱乐部正式投入运营。张裕发言人表示,此举目的是为了实现与国际营销方式接轨,率先占据中国葡萄酒文化创造者和引领者的地位;张裕&;#183;卡斯特VIP俱乐部的正式成立令张裕实现了从单纯的产品营销到以文化为内核的服务营销的转变,同时将对中国葡萄酒营销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品牌》2005,(1):69-69
<正> 张裕是中国最早、具有110多年历史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随处可见:坎坷传奇的创办经历、创始人张弼士与清廷千丝万缕而错综微妙的关系、孙中山、康有为、张学良等先贤名流与张裕的渊源、神秘的百年地下大酒窖、耐人寻味的酒文化博物馆以及富有异国风情的葡萄酒庄园……这些历史沉淀下来的财富不仅仅属于张裕,更属于整个社会。国内工业旅游的日渐兴起,唤醒了张裕人的意识,充分挖掘张裕的旅游资源,依托工业旅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中国品牌》2014,(3):70-72
眼下,在白酒市场,一种现象不得不引人关注,那就是年份酒。现在二三十年、动辄五六十年的年份酒充斥市场,那么这些酒到底有没有那么长的年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2008,(4):86-91
古越龙山"一窖陈香酒中金"系列平面广告广告目的:"古越龙山陈酿年份酒"是中国高端酒类市场中的高档黄酒品牌,共有30年、40年和50年年份酒系列产品。在其众多卖点中,我们锁定古越龙山年份酒最突出最显而易见的一个点——"年份",在新创意当中"年份"的珍贵会华丽地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春季糖酒会上,张裕发布了国际化战略。现在来回顾并剖析张裕的国际化战略,可以明显看出张裕的发展轨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梁剑 《华糖商情》2001,(24):21-21
在日前烟台张裕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上海一位股东关于为何在上海等大城市的酒店很难喝到张裕葡萄酒的提问,使张裕老总陷入了沉思,张裕因此将把市场营销网络工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并提出了十大重点,用来治疗“营销”这块硬伤。其实,营销缺陷不只是张裕的硬伤,也是整个葡萄酒行业的硬伤。网络建设不健全,使各品牌偏安一隅;渠道过窄过长,他通路阻塞、堵死;营销过程不完整,卖了酒就完事儿,顾客满意率、回头率低  相似文献   

14.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37):A0044-A0046
张裕解百纳系列是张裕集团着力打造的形象产品,据透露,2003年张裕解百纳的销售增长超过70%;2004年市场销量为5000多吨,销售额达到几个亿;2005年迄今销量已经突破万吨。同时,张裕集团对其解百纳品牌的塑造和推广也不遗余力,花重金买下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播映权,并大力发展蛇龙珠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15.
梁剑 《华糖商情》2001,(32):18-18
近日,烟台张裕集团公司已在精心设计,推出一条特色旅游专线,专线以张裕化博物馆和山庄为中心。这条专线正式成为该集团化营销的组成部分。为了推出这条专线,该集团投资8000万元的张裕酒化博物馆改建扩建工程和张裕葡萄酒山庄正在建设之中。张裕化博物馆改建扩建工程自2000年开始动工,它以独具特色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传播化的窗口,全面展示张裕乃至世界的葡萄酒化。  相似文献   

16.
阿罗 《糖烟酒周刊》2007,(20):61-61
张裕是国内葡萄酒企业中的一个“另类”。在市场运作方面,张裕坚持自己的三级营销体系,有意识地规避超级经销商。业内人士分析,张裕的这种营销策略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还带有一点老国企的色彩,但这种完整而严谨的销售体系,使得张裕成为渠道网络最为稳定也最为安全的葡萄酒企业。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内葡萄酒业,风头最劲的当属烟台张裕.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张裕在企业运作方面匠心独具,尤其在市场营销方面煞费苦心,从而造就了百年传奇. 提到张裕,就不得不提到其创始人张弼士.张弼士的创业过程充满传奇色彩,其间的创新元素俯拾皆是,其对张裕的成长发展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08,(10):55-58
<正> "解百纳"三字,在几番周折后,显得愈发扑朔迷离。究竟"解百纳"是张裕的自主品牌,还是葡萄品种通用名称?媒体中,有声音力挺张裕,认为像"解百纳"这样的民族品牌,应当得到法律保护。为此,笔者采访了数位商标法专家。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张裕在品牌高端化方面取得的成绩的确可圈可点,但是要进一步站稳脚跟,还面临一系列挑战。2009年9月底,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张裕集团宣布,拥有七大顶级酒庄品牌的张裕国际  相似文献   

20.
米塔尔钢铁公司控股华菱管线2005年1月14日,米塔尔钢铁公司以25.9875亿元人民币受让华菱集团持有的华菱管线656250000股国有法人股股份(占华菱管线总股本的37.17%)。转让后华菱集团将继续持有华菱管线656250000股国有法人股股份,与米塔尔钢铁公司共同控制华菱管线。张裕集团股权转让2005年1月18日,意大利意利瓦公司以4.81亿元购得张裕集团33%股权;美国国际金融公司以1.46亿元购得张裕集团10%股权。新的股权结构为,烟台市国资委持有12%的股权,境外机构共持股43%的股权,职工和管理层持有45%的股权。张裕集团完成了股权多元化、国际化的改造后,管理层成为第一大股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